在野时喊得欢无所谓,一旦真上了台,有没有真才实学就一目了然了。
在12月16日举行的日本大选中,民主党失去了半数以上的议席,并失去了执政党地位。此次选举中,现任文部科学大臣田中真纪子、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等国务大臣以及元内阁官房长官仙谷由人落选,前首相菅直人虽未落选,但过程十分艰难,这也是民主党党史上前所未有的。
目前民主党的状态与2009年9月自民党下台时很像。当时,国民厌倦了自民党的门阀政治以及以大企业为主的经济政策,把选票投给了民主党,原首相海部俊树等著名政治家纷纷落选。三年后,自民党获得过半数以上议席,夺回了执政党地位。《朝日新闻》进行的调查显示,57%的国民认为自民党重新上台是好事,《读买新闻》的调查也显示58%的日本人支持自民党再次当政。这足以证明日本国民三年前对民主党抱有的期待变成了失望,那么为何民主党失去了多数日本人的支持?
在野与执政是两码事
首先,民主党尚未达到成熟执政党的水平,面对国内外问题时暴露出缺乏执政经验、处理问题不妥善的缺陷。2009年政权替换之时,民主党作为最大的在野党,批评自民党的政策,并提出与自民党处处针锋相对的政策。回顾战后的日本政治历史,日本社会党曾是昔日最大的在野党,也一直批判自民党以美国为主的外交政策以及以大企业为主的经济政策,并提出以国民生计为主的政策。在政党政治中,在野党要发挥批判和监督执政党的作用,因此可以随便提出政策,反正也不会真地实行。而执政者必须考虑现实问题,当年日本社会党与自民党建立联合政权时,就抛弃了自己提出的否认自卫队等政治主张,走上自民党化的道路。
民主党在实现政权替换之前,在竞选纲领上提出“高中教育免费”、“高速公路免费”以及“孩子补贴”等政策。当时民主党的政治主张是“国民生活第一”,其政策充分地反映出这种理念。但民主党没有执政经验,因此没有想到实现这些政策难度会这么大。鸠山由纪夫执政时期,民主党竭力实现在竞选纲领中提到的目标,结果困难重重。关于普天间美军基地的搬迁问题,鸠山曾强调该基地要搬到县外或国外。实现这种构想需要充分谈判,但鸠山没有任何准备就先提出,使得美国的态度变得强硬,日美关系因而冷淡。
另外,民主党曾在上台之前指出,国家预算应减少经费。鸠山内阁成立后,建立“行政刷新会议”,检查各个机关的预算以及所建项目。民主党在2009年竞选纲领中提出,“到2013年,要减少16.8万亿日元的经费”。从理念来看,这种方向没有错,但推行改革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往往会遇到强大阻力。为了顺利进行改革,需要与相关部门磋商。而民主党在预算改革上也没有采取这种方式,因此也没能实现当初提出的目标。
而且由于民主党坚持“政治主导”的理念,积极排除官僚的影响力,竭力让政治家自己处理问题,在国内外政策上遇到困难时,难以提出有效的对策。
自民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与官僚保持着密切关系,充分利用官僚的专业知识处理国内外政策上的一些问题。但由于政治家与官僚关系非常密切,时常会出现贪腐现象,而且官僚在制定政策的过程缺乏透明度,一般国民难以理解。因此日本国民曾普遍认为,日本政治的最大问题便是官僚与政治家的关系异常密切,支持坚持“政治主导”路线的民主党。
自明治时代起,日本政治基本上都是以官僚为主的体制,难以在短时间内推翻颠覆。“政治主导”的理念本身没有错,但民主党急于改革,上台后积极排除官僚的影响力。民主党本身就缺乏拥有专业知识与经验的人才,于是难以妥善处理国内外政策中的问题。
自我左右摇摆
民主党“政治主导”的弊端在对华关系方面充分暴露出来。2010年9月,在钓鱼岛海域发生渔船撞船事件之时,民主党缺乏外交经验,难以提出有效对策,致使中日关系变冷。当时民主党主流派的政治家中拥有同中国政府对话渠道的人很少,受党内斗争的影响也没能利用党内的亲中派。外务省长期积累的外交经验以及专业知识,民主党政府也没有好好利用。
2011年3月11发生的大地震也暴露出民主党政府的经验不足。当时的菅直人内阁在政治主导的理念下,竭力自己处理问题。灾害发生需要迅速开展救援工作,但菅直人内阁没能充分利用相关部门的知识和经验,因而拖延了灾区的救援工作。
“政治主导”并不意味着完全排除官僚的影响力、自己制定政策。野田佳彦上台后便开始利用官僚的知识和经验,但民主党已经失去了国民的支持。
民主党重视政局、忽视政策。民主党是在野党时,以实现政权替换为目标,批判自民党,但并未充分考虑政策问题。其2009年制定的竞选纲领中提出重视国民生活的一些政策对于国民来说容易接受,但实现则需要大笔资金,这方面民主党没能提出实现政策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2009年年初,民主党的领导者是小泽一郎,其基本主张是选举时不需多谈政策,夺取政权后再说,因此,民主党在选举中没有过多讨论财源问题。2010年9月,小泽在参加民主党代表选举时强调反对增税,坚持2009年的竞选纲领中的路线,但仍没有谈及实现政策的具体方案。
此外,民主党党内在消费税问题上产生分歧,最终使得小泽和支持他的一些政治家退党,导致分裂。执政党应具有稳定的权力基础,可民主党经常发生内讧,暴露了权力基础的脆弱性,这也是失去国民支持的原因之一。
今后民主党要走上什么道路?笔者认为,民主党还是会回到作为批判者的在野党。在此次大选中,具有右翼思想的日本维新会获得54议席,以日本社会党与日本共产党为首的左翼影响力下降,进一步加速了日本社会的右倾化。当下的日本几乎没有对抗右翼势力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民主党需要再研究路线,提出有民主党特色的政策。民主党本身是由自民党、日本社会党以及日本新党的成员分离出来构成的政党,思想不统一,既有右翼也有左翼。
在2009年的竞选纲领中贯彻“国民生活第一”的理念,提出重视国民生活的政策,该纲领的基本思想是社会民主主义,可以说,民主党能够成为对抗保守主义的自民党的力量。而在今年制定的竞选纲领中,民主党一方面提出重视社会保障、促进就业以及支援中小企业的经营等具有左翼色彩的政策,另一方面提出强化国防力量、维护日本领土等具有右翼色彩的政策,可以说,目前民主党的路线是夹在社会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的中间。
民主党已经有了执政经验,今后他们将能够根据执政党时期积累的经验,提出与实际相结合的政策,这是与其他在野党不同的地方。目前民主党的当务之急是尽快举行党代表选举,建立新领导班子,并总结这三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决定今后的工作方针。
抽文:在此次大选中,具有右翼思想的日本维新会获得54议席,以日本社会党与日本共产党为首的左翼影响力下降,进一步加速了日本社会的右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