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轻了说,这种现象暴露出地方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监管的松散、怠于履行监督职能;往重了说,这种现象暴露出地方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地方利益故意实施舞弊行为。保证每个考生有一个公平的起跑线,既是公权力运行的最重要原则,又是宪法、法律对于公权力的基本要求。”
2013年高考,个别地区出现了地方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包庇甚至参与高考作弊的权力舞弊现象,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余雅风这样说道。
“如果按照学校类型划分,高等学校学生的就业率排第一位的是‘985工程’包括的高校,排第二位的是高职高专学校,其他学校都在两者之后。也就是说,大家普遍认为的毕业生的学历越高就业率越高的情况已被颠覆。其实,这种情况在国际上也很普遍。”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分布情况时这样说道。
“教材用书不是不能调整,也不是不需要调整,而是要以学生利益为重,同时遵循科学严格的程序。正是有了调整,中小学教材用书才改变了很多地方多年前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局面;正是有了改革,才激活了中小学教材用书编写主体的积极性,提升了中小学教材的总体水平。教育部这种对教材用书通过审核就允许其面世,鼓励教材用书编写主体积极竞争的改革值得推崇,也理应得到遵循和执行。但滥用手中权力,无视教材用书调整的科学程序,既使学生难以适应调整后的教材,又需要教师重新积累教学经验,更影响教材用书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
云南腾冲县“盗版《新华字典》事件”还没淡出公众视线,广东、海南等地又发生违反教育部规定顶风调整中小学教材的事件。此类无视学生根本利益的行为令人惊诧,而事件背后的肆意妄为须引起足够警醒。有网友对此事件这样评论道。
“二十年前恋爱送冰棍,十年前恋爱送玫瑰,现在恋爱送iPhone。”
这是不久前一位网名为“笑笑”的大学生发的一条微博,道出了如今高校人情成本激增的事实。
“今年到底是天气反常,还是对天气的反应反常?”
大学生在期末遭遇高温,有些学生露天睡在宿舍楼顶,有些学生在校内体育馆里打地铺,甚至还有些学生因为想给过热的宿舍安装空调而与校方发生了不愉快。这样的情况让许多人大呼“反常”。其实,真正“反常”的是学校环境与一些学生的家庭条件之间严重脱节。大学生宿舍装空调回避不了以下问题:所有的费用谁来支付?所有大学生及其家庭都愿意支付吗?所有大学生及其家庭都负担得起吗?即使同一宿舍的大学生都同意装空调,但大家在何时使用空调的问题上很容易达成共识吗?如果一个学生待在宿舍里开空调,那么其他学生愿意支付电费吗?归根结底,公共财政没必要为宿舍空调支付电费。
“调查显示,不少女学生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就受过侵害,但她们不知那是性侵害。虽然在长达一年或几年的时间里反复遭受侵害,她们害怕、讨厌,却只能默默忍受。这些现象反映了学校对未成年人预防性侵害教育的严重缺失。”
短短一个多月,性侵儿童案件在全国接连被曝光。近日,在北京举办的“儿童性侵害防治论坛”研讨会上,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创始人王行娟呼吁加强学校对未成年人预防性侵害的教育。
(责任编辑:马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