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了一位妈妈的博文,这篇博文的题目引起我的关注:《我愿女儿是个自得其乐的无能者》。这位妈妈博文里所列的那些小事例和教育观点与当前很多妈妈不同。她的教育观念让我陷入沉思。
她说:“孩子,别的孩子在家长的督促下,又报补习班又做课外卷,还得担心进不去好学校。而你呢?妈妈从不让你做作业到晚上九点以后,从不让你参加补习班,有不会的题目,从不逼迫你一定要弄懂、弄会。偶尔老师留作业多了,妈妈也会帮你完成,不让你熬夜。发现你对数学没有兴趣,妈妈便鼓励你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只要你的数学不考零分就行……与名目繁多的培优补习班相比,妈妈更希望带你到大自然中去看看花草虫鱼,让你体会一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幸福。对于你,妈妈没有太高的奢求,妈妈只希望你能快快乐乐地长大,因为在妈妈的眼里,让孩子拥有感知快乐的能力远比让他拥有万贯家产更重要……如果可以,我宁愿你是个自得其乐的无能者。”
我把那篇博文打印出来,我想把它交给女儿,看她有什么看法。
那天的晚餐桌上,我们一家人讨论那位妈妈的博文。
“淼淼,看了那位妈妈的博文你有什么感触?”我问她。
“我真是佩服她哦。做她的孩子,肯定很幸福。不用弹琴,不用天天面对那么大的学习压力,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妈妈对她的教育如此宽松,肯定很多小孩都喜欢这样的妈妈。”
“你希望妈妈也是这样的妈妈吗?”
“不希望,因为你根本不可能做到。”
“那你就是说妈妈给了你很大压力?”
“我可没那么说。我羡慕那个小孩目前的生活状态,她目前是比我们要轻松一些,但她长大了会不会是一个快乐的大人呢?她今天不用写作业,不用为考试考不好担心,到处转转玩玩,是很快乐。可是明天呢,明天她拿什么去工作,去生活?今天多一个快乐的小孩,明天可能就多一个不快乐的大人。将来她面对的生存压力可能要比今天她要面对的学习压力大很多。”
“那你想要一个快乐的今天,还是要一个快乐的明天?”
说真的,我给她看那篇博文,是希望能探触一下她的内心,了解一下孩子心目中的好妈妈到底是什么样子,她却说出这样一番话,大大地惊住了我。我都没有想那么多,那么远。而她接下来的那一番话,不得不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某些时候,孩子可以做我们的老师。
她说:“快乐的现在,一定要与学习这些事情割裂开来吗?为什么不能把它们统一到一起?我很努力地付出,是很累,但我也从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累并快乐着不好么?所以,我要快乐的每一天,今天快乐地学习,明天快乐地工作。”
“累并快乐着”、“今天快乐地学习,明天快乐地工作”,不知道那些与她同龄的孩子听了这些话会作何感想。我却只有深深的欣慰,因为孩子的理解,因为我与那位母亲的做法恰好相反。
我会关注孩子的成绩,在孩子每一次大大小小的失误面前,我都会坐下来认真地替她分析总结以求她下次不再出现这样的失误。我也鼓励孩子读自己喜欢的文学书,但我同时还会告诉她,要想将来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仅凭兴趣做事是不够的,有些技艺,你也许没有兴趣,但你还是要想办法培养起对它的兴趣,因为它可能对你以后立足社会大有益处。我们从她七岁起就带着她到几十公里外的老师家里学古筝,她曾经因为一个无论如何也弹不好的章节急得掉下眼泪来,但我还是不允许她放弃,我告诉她任何一个领域,要想有所建树,都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所以,她坚持下来了。如今她每每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坐在古筝前,奏一曲《高山流水》或者《梅花三弄》时,她是快乐的,而且那份快乐是从心底散发出来的。
做父母的,要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快乐?像那位妈妈一样,带孩子进入大自然,让孩子远离作业的烦扰,是一种快乐;如我们一样,从小培养孩子对读书学习的兴趣,她也会从学习中得到快乐。可见,这其中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因为每个人对快乐的定义不同。依照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选择,不逼孩子盲目遵从,但也不可放任自流。毕竟我们是孩子的领路人,不光要对孩子的现在负责,还要对他们的未来负责,更要教会他们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作家张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靠没有种子的人去充填,但世界却不会由他们去创造。”我愿意孩子是那个从小就怀揣一颗梦想种子,将来能够为自己、为这个世界创造一些什么的人,而不是只懂得肤浅的快乐。
很欣慰,在这一点上,女儿一点儿也不用我苦口婆心地给她讲。她懂得享受学习的过程,也懂得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