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廉政风暴”逼出来的

2013-12-29 00:00:00毕轲毛予菲
今日文摘 2013年14期

“我不喜欢富人。”法国总统奥朗德曾说过这么一句“名言”。他要把对富人的最高税率提高到75%,也发誓自己要过“普通人的生活”。如今,他发动公布官员财产的“透明度攻势”,令富裕的法国政要们感到很不舒服。

百万富翁真不少

4月15日,法国政府在其官网上公开了总理及37名部长的财产状况,其中8人资产超过100万欧元(1欧元约合8.08元人民币)。总理埃罗的资产不是最多,却很受关注。他在3家银行有存款,还有两份保险单,两套住房,两辆轿车,资产总值155万欧元。埃罗出身贫寒,父亲是农民,后来在纺织厂工作,母亲是家庭主妇,没有什么祖传家产。在1986年当选议员之前,他当了10多年德语老师。有人就质疑他“以前只是个德语老师,怎么能有这么多钱”。他驾驶一辆大众汽车,也被说成“流露出他的亲德情绪”。

外交部长法比尤斯是内阁“首富”。67岁的他生于巴黎,是内阁最年长的部长。他1978年首次当选为法国国民议会议员,1984年当工业部长,随后出任总理,还当过社会党第一书记。但他的钱主要是遗产。他父亲安德烈是位富有的古董商人,法比尤斯继承了近400万欧元的房产,包括巴黎一套公寓和两栋分别位于诺曼底和阿列日省的乡间别墅,一家拍卖行价值120万欧元的股份,加上其他资产,总资产为604万欧元。不过他没有车,似乎也不擅长理财,还欠了银行3万欧元。

社会及健康事务部长德劳内财产排名第二,其财富也是来自父母遗产。她拥有530万欧元财产,包括在波尔多的两处房产,价值超过300万欧元,还有超过100万欧元的存款。但她强调自己“从未过上富人生活”。

多数部长的财产都高于52万欧元,这远高于法国家庭的平均财产。但也有些部长比较穷,比如36岁的妇女权利部长贝尔卡桑,这位最年轻的女部长除了价值3000多欧元的人寿保险及数万欧元的存款外,只有一辆价值500欧元的摩托车,财产总价值不到10万欧元。内政部长瓦尔斯的银行存款更少,只有1000多欧元。财政部长莫斯科维奇只有20万欧元的房产,银行账户上有230欧元的欠款。环境部长巴托除有限的存款,就只有父母的照片算是资产。39岁的文化部长菲利佩蒂有一套位于巴黎的70平方米的公寓和一件英国球星大卫·贝克汉姆的T恤;欧洲事务部长卡泽纳夫则还在为一处价值50万欧元的住宅还房贷。有9名部长没有汽车,有车的部长也多数驾驶法国产轿车,开雷诺的最多,其次是标致和雪铁龙。

“晒”财产还是头一回

在法国,官员“晒”财产还是头一回。按照法国的传统,公开谈钱是忌讳的,政界人士的个人财产也一向被视为隐私。此前,议员们向议会领导层申报的财产内容都属于机密,也没有监督机构审查。法国的部长都是由总统直接任命,不需经过提名调查或立法机构审查。但奥朗德希望用公布官员财产的方式,来净化政治生活,打击腐败和逃税、漏税行为,因而向内阁提出了这一要求。

奥朗德的举动在法国引起不小反响。媒体调查显示,在总理及部长们公开资产前一天,超过60%的法国民众支持这一举措,认为它“能有效保证现代民主下的政治透明”,仅36%的民众认为该举措“具有消极意义”,“仅仅是在满足人们的偷窥癖”。而当被问到“一旦知道政府官员的财产价值过高”时会有什么反应,70%的人表示并不在乎,只有25%的人会觉得震惊。

然而,当总理及各部长的资产状况被真正公开时,民众还是被吓了一跳。有的人在问“他们的钱是怎么来的”。法国高级公务员的收入不算特别丰厚,而且还降过薪。去年5月,奥朗德把部长的薪资削减30%,由每月14200欧元下调至9940欧元,以至财政部长的薪资还不如财政部的资深公务员。无论如何,仅依赖薪资部长们是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的。为了解开民众的疑惑,政府在发布财产信息时,也披露了一部分资产来源信息。比如,对投资股市或有其他投资行为的官员,政府公布了他们的投资状况。对不动产,无论是自购、继承,还是接受赠予,都在网上说明得一清二楚。当然,为了保护官员隐私,有些信息并不公布,如官员的住址、银行账号以及第三方信息,如向官员出售房产的前业主信息等。官员与配偶的共同财产及配偶个人财产也仍是保密的。

民众还在追问:“我们怎么能知道官员们是否在公开财产前已将财产转移?又怎么能知道官员们是否公开了所有财产?”事实是,确实有一些官员不愿公布资产,或者申报信息不完整。比如,国防部长勒德里昂只说自己有日本和意大利产的汽车,却没有按要求列出这些汽车的价值。有的官员反应更激烈。国民议会下院社会党领袖巴托隆和法兰西银行行长诺耶尔说,让官员把所有资产公开,无异于“偷窥隐私”。前总统顾问盖诺则说,公布财产好似被“当众扒光”。极左翼政客梅朗雄故意将自己的身高、体重及衬衫、裤子尺码和鞋号都公布出来,还说自己的头发“纯天然,没染过”,以示讽刺。波尔多市的一名官员则说,财产公开“没有任何意义,也不会阻止那些人弄虚作假,完全是一场滑稽的闹剧”。

面临最大的信任危机

其实,奥朗德这一廉政措施,也是被腐败官员“逼”出来的。去年12月,时任财政部负责预算事务的部长级代表卡于扎克被曝隐瞒海外账户,进行税务欺诈及洗钱。他被指控在瑞士拥有秘密账户,2010年还将账户中的资产秘密转往新加坡。媒体披露了一段卡于扎克的电话录音,舆论一片哗然。录音中说:“最让我头疼的是我在瑞士联邦银行还有个账户,虽然里面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唯一关闭它的方法就是去银行,可是我去不了啊。我3月还要出任市长,在这节骨眼上我可不能出任何差错。”

这一丑闻,令奥朗德面临上任以来的最大信任危机。有人说他可能早就知道卡于扎克在海外有秘密账户的事,在野党领导人高备指责奥朗德“假装老实,实际在欺骗”。此后,媒体又陆续披露财政部部长莫斯科维奇曾暗中保护卡于扎克,奥朗德在“避税天堂”的开曼群岛注册了两家离岸公司,甚至说外交部长法比尤斯也在瑞士拥有秘密账户。这些报道真假难辨,却让奥朗德的威信大受损失。

起初,卡于扎克坚决否认所有指控,一直强调自己的清白,还威胁要控告媒体诽谤。不过,3月19日,他已辞去在内阁的官职。4月2日,他在两名法官的盘问下,终于承认他在海外确实有一个存有60万欧元的秘密账户,2000年底关闭后将钱转到了新加坡一家银行中。他表示“深受良心的谴责”,对犯下的“卑劣的错误”向所有人道歉。奥朗德临时决定发表全国电视讲话。他说:“他(卡于扎克)欺骗了这个国家最高权威: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议会,并通过这些渠道欺骗所有法国人”。

法国一民意调查机构负责人富尔凯说,卡于扎克曾掌管国家预算大权,被左右翼都视为“正直、诚实”的人。他的丑闻无疑严重打击了奥朗德团队的形象和政府宣称“坚决打击逃税”的信誉。这是奥朗德执政以来面临的最严重政治危机。为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心,奥朗德才痛下决心,推动包括公开官员财产信息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他竞选时曾承诺“打造一个模范政府”。现在看来,要兑现这个承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