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内地的新疆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对比研究

2013-12-29 00:00:00古拉依木•阿克木
中国市场 2013年17期

[摘要]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开展时间非常短,在大学之前,学生还有民考民,民考汉,实验班学生之区分,因此,高中毕业进入大学时,英语水平相差极大。给英语的教学及学生自身的英语学习带来很多的困难。本文,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并对比新疆高校和内地高校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及教师的教学,得出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高校阶段的英语学习应结合之前的学习经历和英语水平,同时从正确的学习策略,教材编排、分级教学、互动这几个方面入手。最后,强调新疆地区少数民族英语教学巨大提升潜力和英语培训的可观的潜在市场,呼吁重视新疆英语培训市场。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预科阶段;水平差异;互动式教学;分级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7-0108-02

1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我国已是举世无双的英语教学大国,我国又是少数民族众多的大国,他们居住于60%以上的国土,且主要处于国境线上,他们学习外语的迫切性,较汉族学生有过之而无不及”。(原一川,2007)但目前,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新疆籍的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存在诸多问题。

1.1造成英语水平差异的原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最西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相对偏远地区。受地域以及教学设施、教师队伍、教学材料等教育资源的限制,在新疆各个地区英语课程的安排也不尽相同。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教育在新疆范围内存在不均衡。

1.2按照英语水平大致可分为三类

按照英语水平大致可分为三个群体。

(1)占相当一部分的民考民学生。他们在上大学前没有学过外语。特别是在南疆(阿克苏、库尔勒、和田、阿图什、喀什)的少数民族学生都没有在大学以前学习过英语。不要说英语水平,他们当中相当大比例的学生汉语水平也很低,甚至在进校后的第一年和第二年需要预科,进行汉语学习。

(2)民考汉学生。民考汉学生因为从小和汉族学生同校,通常情况下,现在的民考汉学生是从小学3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偏远地区,最晚也是初中开始学习英语。由于从小在双语的影响下,对语言学习的敏感度较高,并且学习策略上有技巧,因此,他们当中有一部分的学生在学习第三门语言——英语时,成绩优异,尤其是口语较好。

(3)早期的实验班的学生。早期的实验班的学生可以说是将母语、汉语、英语的学习三者结合的一类学生。此类学生掌握的最好的是母语,其次是汉语,最后是英语。他们的英语水平处于民考民和民考汉学生的中间水平上。

这些事实造成了新疆地区特有的民考汉学生,民考民学生、实验班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

2进入大学阶段后的英语学习现状

2.1民考民学生和部分实验班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

实验班的学生在高考报名时,可以选择以民考汉或者民考民的身份报考。

(1)以民考民身份报考的此类考生和高中阶段就为民考民的学生若考上内地的高等学府,在开始专业学习之前,需要先进行两年的预科阶段学习,学习汉语和英语。由于报考身份都为民考民,因此在预科阶段两者虽然英语水平不同,但是,在大多数预科培养基地,他们都被安排在同一个平行班级里学习。教师安排课程困难较大。

他们的英语水平呈现较大的差异性,但是,学习英语的策略,主要都倾向于口语的练习。笔者曾在陕西师范大学的预科学生中和南昌工学院的预科学生中做调查,询问他们学习英语的侧重点及喜欢采用的策略。200张有效问卷中,80%的学生选择了以口语为学习的侧重点。仅有3.5%的学生选择了语法。10%的学生选择了听力。6.5%的人选择了阅读。喜欢采用的策略为背诵和与外国人交谈。

(2)此类学生若留在疆内高校,通常,北疆学校会为几乎所有的学生安排简单的少学时的零基础英语课程,选用教材一般为“新概念”。学生反映较好。南疆高校因为客观条件限制,只安排基础英语的选修课程。学生会通过参加辅导班来满足学习英语的需求。对塔里木大学少数民族学习英语的学生进行调查,他们的学习策略为背诵和在英语角练习口语。

2.2民考汉学生和部分以民考汉身份报考的实验班学生

(1)这类学生中,考上内地高等学府的学生,需要进行一年的预科阶段的英语和汉语学习。在大多数预科培养基地,他们也被安排在同一个平行班级里学习。教材较难,一个班只有大约10%的学生认为跟得上进度,其中几乎都为民考汉考生。大部分学生听不懂,赶不上课程的进度。给教师上课带来极大困难。笔者在陕西师范大学的民考汉班级中进行问卷调查,50位学生中,58%的人选择以口语为侧重点,14%的人选择了语法,20%选择了阅读,8%的人选择了听力。学习策略为背诵,选择去英语角的学生较少。可见,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学习侧重点呈现多极化。但是,民考汉学生在使用英语和他人交流的渴望相对于民考民学生较弱。

(2)在新疆高校的学生与汉族学生同班学习,没有太多问题。

3通过对比以上两大类,四小类学生的英语学习得出

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起步时间短,呈现较大的英语水平差异性。还没有完全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教与学双方都在探索中前进,需要面对和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教学大纲的制订,教材的选定,教学进度的把握,教学效果的评定,学生的学习策略,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障碍的克服方式,等等。

3.1需要结合学生之前的学习经历和水平进行分级教学

“我国自1862年开展学校型英语外语教学以来,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外语教学却是‘一锅煮’”。(原一川,2007)水平极大的差距会使英语优异的学生和基础弱的学生都失去学习的兴趣。分级教学有利于教师安排课程进度和授课内容,进行高效教学。

3.2针对民考民和民考汉学生强调不同的学习策略

大部分民考民的学生重视口语,忽视语法和词汇积累的现象非常普遍。口语在语言学当中被认为是输出的过程。在达到良好的输出之前,大量的输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初级阶段,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如果出现语法错误,不会过于影响交谈者之间的理解,但是,进行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谈话时,无正确的语法结构,往往会造成理解的困难甚至误解。如若进行翻译等活动,更无法达到基本的准确性。

大部分的民考汉学生,对于口语的使用做得不够。主动使用语言和他人交流的渴望较弱,性格相对民考民的学生内敛,应该尽量克服。

3.3在课堂中增加互动环节,进一步提高学生热情

每年新疆地区学生参加 CCTV 的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时都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因为:①新疆的少数民族,尤其是维吾尔族,天性开朗大方热情,学习语言时,喜欢说,喜欢交流,不怕错;②维语和英语所具有的共性使维吾尔族学生学习英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③生长于双语或多语环境,对新的语言有较高的敏感度。利用他们爱说爱交流的优点,在课堂中增加互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4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编写适合的教材

教材的匮乏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如何有针对性的编写一套适合不同类少数民族学生的教材是我们英语EAi/SZ1fy8eANI8s43qs/vhzr/2HMskaFAhsAHdJwQg=教育工作者要面对的问题。起点不同,针对民考民学生,如果能配上一定的母语解释,尤其在语法的讲解部分,会有更好的效果。避免生词过多的长篇课文。这对他们的自信心的建立有害无益。同时,他们学习语言的能力很快,大部分的学生,采用背的策略,在教材中若加入较为简单的美文或幽默短文让他们背诵,也会产生积极的效果。针对民考汉学生,在第一年预科阶段,尤其是第一学期,也应该避免教材中篇幅过长、生词过多的文章,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水平在公共英语三级左右,这是通过笔者5年的实践经验得出。

两类学生都表现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强烈好奇心,每个章节加入文化常识的部分,有利于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热情。

4英语培训市场的广大前景

在塔里木大学的预科学生中做调查,78%的学生有学习英语的渴望,18%的有学习俄语的渴望。在陕西师范大学的预科生中做调查,92%的预科生有学习英语的渴望。可见,在新疆,英语有巨大的需求。很多教育机构也开始陆续进入新疆市场。但目前,培训市场师资良莠不齐。应鼓励更多的有良好师资和办学条件的正规教育机构共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综上所述,新疆籍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潜在市场是巨大的。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所长,值得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原一川.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态度和动机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