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政府、银行、企业自身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7-0069-02
1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我国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融资渠道单一。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主要以向各种商业银行贷款,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基于各方面的考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数量很小。
(2)融资秩序乱。由于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严重不足,许多中小企业为求生存和发展,千方百计寻找和筹集资金,在宏观监控薄弱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融资市场秩序呈现混乱状况,主要表现为:信用差,拖欠信贷资金,不能按时还款,民间高利贷参与其中,不按贷款用途使用资金,躲债、逃债、骗款等不法行为时有发生,以上行为使得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更加险恶。
(3)缺少可供担保抵押的财产。中小企业中可供担保的固定资产少,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占比较高的比例,缺乏可以作为抵押的不动产,风险大,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
(4)中小企业类型多,资金需求一次性量少,频率高,加大了融资的复杂性,增加了融资的成本。
1.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2.1来自政府方面的原因
(1)政府“歧视”中小企业,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门槛高。我国政府出台的有关法律法规,基本堵死了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融资渠道,其他融资渠道法律法规有待完善中,迫使中小企业只能向银行贷款或民间高利贷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2)政府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软硬件措施的缺失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政府可以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如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市场组织制度、提供信贷担保以及信息服务体系,也可以建立一些类似社区和民间性质的合作金融组织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提高融资能力。然而这些能够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的公共服务不给力。
1.2.2来自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
(1)金融机构经营理念。为了有效降低贷款坏账,不论银行规章制度还是银行经营理念都追求稳健性原则,这样就增加了高风险的中小企业贷款难度。此外,担保机构在与银行合作中还要求银行对贷款本金也要分担一部分的风险损失,使银行更缺乏积极性,在补偿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银行出于自身利益,不得不放弃一些资信较差的信贷业务。
(2)信贷信息不对称使金融机构“惧贷”。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难以向银行提供经过审计合格的财务报表,或者银行不敢相信申请贷款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我国的信贷信息不对称较为严重的另一个原因是银行与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使银行难以分析企业存款账户的资金往来情况,在“心中无数”的情况下银行提供贷款的积极性自然不会很高。
(3)金融服务水平低,缺乏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在扶持中小企业的贷款方式中,金融机构普遍采取的是抵押、质押和担保,而中小企业的情况复杂,金融机构现代化服务的品种少,服务层次低,缺乏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创新服务。
1.2.3来自融资环境的制约因素
(1)资本市场的不完善造成风险投资基金的介入不够。风险投资介入的前提条件是资本的可流通性,这对资本市场的规范性要求很高,但我国沪、深两地现有的主板市场来看,非但国家股、法人股不能流通,而且市场运作的规范性也有待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的完善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基于风险投资介入门槛高,难度大,中小企业依靠风险投资融资几乎不可能。
(2)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配套体系不完善,制度化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还缺乏发挥其作用的基本条件。我国企业的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财政利息补贴等支持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法律环境和社会服务体系尚未形成,所有这些都加大了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的难度。
1.2.4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1)规模较小,自有资金不足。由于企业资本金小,约束了其获得贷款的能力,同时管理水平低,自我积累意识差,这些因素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度。
(2)技术水平低,人员素质差,产业类型不先进,潜在融资能力有限。管理方式落后,低档产品多,技术质量低,缺乏市场前景,使金融部门不敢提供资金支持。
(3)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核算“水分”较大,资信状况不佳,难以取得贷款支持。
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素质较差,符合贷款条件少,使他们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赖。同时,有些中小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恶意逃避银行债务也加剧了银行的恐贷心理。
2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2.1完善法律体系,建立政府扶持基金
(1)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其资金来源包括政府财政的拨款,出售国有小企业的收入,从中小企业的经营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设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风险经营等。
(2)中小企业互助基金,鼓励中小企业加入金融互助基金,交纳一定入会费,就可申请到数倍于入会费的贷款额。
(3)中小企业科技风险基金,它的主要功能是:运用低息贷款或通过投资公司的风险投资,向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中小企业或其他产业中开展科技创新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加速新型企业成长。
(4)中小企业创业基金,即种子资本基金,其主要功能是:为中小企业创业者提供一定比例的“入市”资本金;种子基金也可为中小企业提供一部分互助保证基金进行重组、兼并、联合。
2.2改善银行的服务
(1)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考虑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修改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变重视企业经营规模为重视企业经营效益。
(2)建立金融机构配套服务体系,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视角广、信息灵通这一优势和方便条件,建立相应的信息咨询系统,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咨询、筹集资金、投向指导、政策信息、商业信息与新技术推广信息服务。
(3)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社会辅助体系。建立起完善的资信评估、项目评估等中介机构,银行可以降低风险评级成本,可以降低向中小企业放贷的成本。
(4)加强和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银行服务,一是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客户经理制度,为中小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二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加强银行间的竞争,加强结算服务、加快资金的清算制度,提高服务效率。
3建立金融扶持体系
3.1放开市场准入,大力发展各种中小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
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放松金融业的准入管制,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出路。
3.2疏通各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1)完善风险投资机制。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群体自筹社会资金,形成风险创业投资基金,然后由专家将这些基金投入到迅速发展的,有巨大收益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股权资本。
(2)推动非正式风险资本的发展。政府可通过税收优惠鼓励私人投资者将可支配财富投资到中小企业中去,增加非正式风险投资的存量,从而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3)积极推进金融租赁业的发展。金融租赁是一种将银行、贸易、工业三者相结合,以投资设备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新型信贷方式。
3.3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建立政府、中小企业、银行三方合作的政策性信用中介金融机构,鼓励商业性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与之平等竞争,互为补充,将个人信用登记体系纳入其中,保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健康发展,这样既减少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成本,又有效地对企业法人代表及经营者实行社会监督,减少欺诈行为与道德风险。
4加强中小企业的自身建设
4.1构建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发展壮大企业
一支合作、精干、高效的领导班子是企业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要想持续地经营下去,就必须制定长远目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我国中小企业应加强企业资金的自我积累,以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努力提高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的质量,加强企业创新能力,改善企业组织管理方式,根据企业自身的特殊状况,选择合适自身的发展战略,以应对激烈的竞争才是长远之计。
4.2健全规范透明的企业财务制度
真实、全面、准确的会计资料是银行评价企业还贷能力的主要依据,健全的财务制度也向银行展示了企业健康发展、诚实守信的良好印象,有助于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提升信用等级。
4.3提高企业偿还债务能力,改善企业的信誉形象
中小企业的良好信誉形象在融资成功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可以建设诚信文化,凝聚诚信精神,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顾永敏,聂银学,王东升.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J].发展月刊,2008(2).
[2]张立新.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7(10).
[3]梁柱.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07(10).
[4]刘瑛超,陈松紊.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与对策[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