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

2013-12-29 00:00:00王国秀
中国市场 2013年42期

王国秀: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

[摘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管理理念,使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在激烈竞争市场中的竞争力和企业管理效率,进而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本文简要说明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分析了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论述了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的措施以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财务管理;资源配置;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2-0142-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求得生存并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居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触及到企业管理中的各个方面。企业要想使各项管理协调有序地开展,并且能够促进企业实现发展目标和经济效益,所以就必须确保企业具有充足的资源,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机制有效运行。作为企业核心的财务管理部门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个责任。但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资源配置却存在着各种问题,这样直接影响到企业在激烈市场中的竞争力和企业的经营效益。所以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刻不容缓,这样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资源配置模式,而且将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f864c515cc4d988ede62dedec03f00181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财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主要组织企业的资金流动,管理企业各方面的财务关系。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触及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对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企业应该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机制,确保企业各方面有序运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传统资源配置中的问题

211财务部门不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

我国企业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所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冲突时,就会形成一种以社会利益为重的理念,致使资源投入超出预算范围;由于成本和投入间的划分不明确,致使企业在发展中没有形成以经济效益为理念的成本管理机制,致使成本投入和经营职能不相称,并致使财务分配不具有安全性,只是一味地扩大企业规模。

212扩大企业规模时较为盲目,且出现平均配置资源

由于企业财务部门对自身的职能不能明确定位,致使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出现失误,企业在发展中不计成本地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在管理中没有强化管理力度,只是想通过扩大企业规模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形成资源供需不平衡。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而对于这种发展模式,企业财务部门职能被动接受并服从,所以在配置资源时只能采取平均分配原则。

213资源配置中所依据的机制与质量和效益不相联系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依据的经营机制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等,发展中遵循的经营原则是效益性、安全性以及流动性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依据,但是对于资源配置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那么管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公正、不公平现象,从而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益。

214资源配置中缺乏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决定着计划项目是否能够得以实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当资源条件有限,那么就需要放弃其他用途专用于一种用途从而获得收益,当使用的效益大于被放弃的收益时,说明机会成本较低,那么资源的使用效率就高。企业在进行资源配置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方案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从而选择出使用资源的较小的机会成本。当然选择机会成本是在资源有效的条件下,如果资源是无限的,那么再选择机会成本就没有意义。企业在资源配置中只有将资源投入到收益较大的项目时,才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化;反之则会使资源配置不具有经济性。而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机会成本观念缺乏认识,从而使企业资源配置不合理,使企业经营效益出现亏损,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22资源配置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221宏观层面

由于企业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过分集权,从而使下属公司缺乏自主经营权,因此在管理中根本不关心成本效益。同时,由于有些企业一直处于市场的领先地位,因此,在发展中没有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所以对财务管理相对松弛,忽视资源配置中出现的问题,并且不能够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从而致使企业发展方向不明确,进而给资源配置带来诸多困难。

222微观层面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从而使计划部门的财务部门相分离,财务部门只是对计划进行事后分配,而很难进行事前控制,因此不能约束资源配置;企业内部虽然不断加强控制力度,确立责任制,但是没有形成完善的与成本效益相关的奖励机制,从而使得责任和报酬不对等,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益;同时,在考核方面,由于缺乏考核标准,从而使各阶段的考核内容和政策等不尽相同。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应该根据资源配置要求与原理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

3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的措施

由于传统的资源配置模式给企业发展带来一些问题,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竞争力,企业必须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

31机构保障

实施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就必须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确保财务管理中各项资源配置相统一。将企业发展中的各项资源,如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务资源等方面相联系,从而使各方面的资源配置合理化,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32成本管理

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必须建立在成本管理基础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信息都由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掌握,因此,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该有效控制成本。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建立有效的成本管理组织,培养一批适应成本管理现代化发展的专业管理队伍,确保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同时有效搜集、整理、分析企业发展中的各方面信息;制定成本标准,使各项业务都按照成本标准进行;同时,制定成本认证制,将机会成本引入财务资源配置中,使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较高收益的项目中,从而使企业获得较高收益。

33监控和调整

新型的资源配置制度能够发挥较大效应,就需要对该制度进行严格有效的监控,使各项业务都能够按照制度进行,同时在监控过程中对于发现的不符合制度指标的项目要进行及时调整,从而有效发挥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

34确定业绩考核制度

资源配置能否得到有效、合理的分配,业绩考核的标准和方法等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然后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考核指标,明确管理范围,使企业资源配置合理化。

4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对企业发展而言,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有利于加强其内部管理,使其适应激烈的竞争社会,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41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从企业发展的整体利益出发,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使企业相对分散的管理部门合为一体,使企业各部门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以财务管理部门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将企业各方面的运作相联系,从而整体把握企业的运作情况,并及时监督、控制企业各部门的运作情况,预防突发事件,对于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42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当企业在资源配置中引入机会成本时,就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使资源投入到能够获得较大收益的项目中,促进企业以最低成本投入获得较大收益,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5结论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能够使企业拥有全面的资源意识,使企业从整体利益出发配置资源,通过引入机会成本使企业以最小化成本投入获得较大化的收益。同时,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能够使企业各部门的资源配置都参与其中,有效监督、控制各部门的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学谦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模式[J].财经界(学术版),2010(12).

[2]中国工商银行新疆分行课题组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J].新疆金融,2010(12).

[3]李多春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探讨[J].税收科技,2008(10).

[4]赵红梅如何在企业管理中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运行机制[J].金融经济,2005(16).

[5]韩冬梅,白文科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模式[J].辽宁化工,2007(2).

[6]孙广生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构建之我见[J].科技资讯,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