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航,等: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实证分析及长效机制研究
[摘要]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本文充分考虑了高校层次结构,以秦皇岛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学生党员为调研对象开展实证研究,构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从而真正激发、调动和挖掘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学生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2-0198-02
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中的骨干力量——学生党员,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国家、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做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学生党员素质的提高,更是做好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关键。
1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必要性分析
纵观高校学生党员,其中大部分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但也不容忽视部分学生党员的功利主义、政治信仰模糊等不良倾向。
11基础知识方面
相当一部分学生党员对党的历史、性质、路线、纲领、任务熟知度不够,对党支部生活知之甚少,在学生中的影响、宣传说服力苍白无力。
12思想状况方面
有的学生党员爱慕虚荣,入党动机功利性色彩浓厚,综合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从众型入党动机:周围同学都申请入党,如果自己不申请显得不积极。二是利益驱动型入党动机:有的学生认为入党是“资本”,可以为自己谋求好处,如在评优活动中可以优先,在就业中可以增加竞争力。三是虚荣型入党动机:表现为看到亲戚、同学入党,为了面子产生了入党念头;在这种思想牵引下,没有真正做到“从思想意r0ES+MDC3NyUMRGl/CvA9NBa9tOYOMv6MinvJf+Mvuk=识上入党、更谈不上从行动上入党”,入党前后的表现截然不同,入党前加把劲,入党后松口气,在思想上放松,行动上不积极,甚至出现了违法、违纪的现象,使党的形象和威望在普通同学心中大打折扣。
13先锋模范作用方面
少数党员由于没有从思想上真正入党,思想上比较迷茫,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的同学,对于应在学习、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发挥带头作用没有概念,不能发挥党员的榜样和示范作用。
2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状况
21教育管理状况
首先,在学生党员管理过程中,往往表现为入党前,重发展和培养,组织严密,程序规范,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组织党校培训、马列主义学习班、党章学习小组等。大学生一般必须经过业余党校的培训,定期撰写思想汇报,才能被纳入入党积极分子,成为重点培养对象。而入党后,轻教育和管理,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教育抓得不紧,在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教育和相关活动开展等方面组织不够,针对性不强,导致部分学生党员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成为“自由人”。
其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主要靠辅导员,而辅导员队伍主要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为主,欠缺理论水平和实践阅历,况且辅导员面对众多学生,日常事务性工作繁重,导致无暇亦无力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有效细致地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当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学生涌现出来的各种思潮,感到困惑和迷茫,束手无策,对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创新,指导不到位,由于自身不能理直气壮,放松了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最后,高校没有建立学生党员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无法对学生党员的各方面表现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和有效的监督约束,制约了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监督目标的实现。
22教学管理内容
目前高校没有明确思路应如何设置学生党员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学习流程教条、严谨古板,教育方式限于听报告、读文件,看录像等形式上,学习流程为学习、讨论、发言、总结,或结合现实中热点问题开展研讨,但忽视了对青年学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广大学生党员的认同。
23教育管理方式方法
目前,高校党员教育管理仍就重党组织的主导地位,轻党员的主体作用,教育管理方式方法仍为灌输式,提要求和布置任务,方法简单,缺少生机和活力,学生党员处于一种消极应付、被动状态,极易产生倦怠、抵触心理,党员教育管理实效性弱。
3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构建
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交织互动的,要达到提升学生党员素质的目的,不仅要从党员的特点出发,更要遵循教育管理规律,不断改革教育管理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党员积极性,促使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达到教育目的。建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是由制度建设、教育培训、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机制制度组成的一项系统工程,党支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切实把各项制度落到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具体工作中,确保长效机制的正常有效运行。
31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教育管理绩效
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是一个教育过程,要做到:一是建立保障机制,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细化学生党员发展每一个流程(团组织推优、党校学习和考核、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成为重点发展对象、全院公示、集中培训、支部大会),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出现失误,将每一个程序都落到实处。二是建立思想汇报制度,要求学生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开展学生党员民主评议制度,通过自评,班级学生评,学生党员评,帮助党员查找不足,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并将评议结果作为评优的重要依据,通过系列举措,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党员主动性,激发学生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32创新教育管理内容
应通过灵活多样、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党员认识大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何体现,学生党员要撰写学习笔记,年终进行总结和检查,通过“软要求”与“硬任务”结合,收到较好的效果。
33有序开展教育培训
注重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一是在内容上,要制订学习规划,规定具体学习篇目和内容,重点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理想和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开展教育培训。二是在教育培训的方式上,实施正面教育和互动教育。坚持党支部集中学习制度、党课制度,定期组织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三是教育培训成果的评估上,党支部采取书面测试、民主测评、查阅笔记等方式,对学生党员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建立学生党员学习档案,把学生党员参加学习的情况和学习成果作为对综合测评的重要依据,促使学生党员提高学习深度和效果。
参考文献:
[1]侯增荣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
[2]牛军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探讨[J].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0(5).
[3]叶军华开展学生党员评议的实践与探索[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6).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会2013年度课题:“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实证分析及长效机制研究——以秦皇岛为例”,立项编号:GXDJ2013B76。
[作者简介]王宇航(1975—),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