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俊霞:从e读服务看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摘要]通过CALIS推出的e读服务,有效的整合全国高校成员馆的纸本资源和电子资源,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使e读成为一个开放、共享、先进的信息资源服务系统。本文根据e读的产生、发展以及功能介绍,深刻的阐述e读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e读;共建共享;数字资源建设;CALIS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2-0092-02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关键,成为教学、科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从图书馆自身很难衡量出建设质量。但随着e 读服务的开展,通过馆际之间互联,实现全国高校数字图书馆构成三级中心和共享域,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新平台。
1e读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九五”“十五”总体规划中的三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CALIS三期的建设目标:为全国1800个高校成员馆提供标准化、低成本、可扩展的数字图书馆统一服务和集成平台,这些馆通过彼此互联,构成全国高校数字图书馆三级共建、共享服务以及多馆服务协作的联合体系,共同为高校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文献服务、咨询服务、电子商务和个性化服务。e 读是CALIS 三期重点打造的CALIS 学术搜索引擎[1],其建设目标是整合全国高校纸本资源和电子资源,揭示资源收藏与服务情况,作为国内最大的高校学术搜索引擎[2],通过提供全面检索,帮助读者更迅速地定位资源。
根据CALIS网站上报道,截至2011年7月8日,e读共收录资源有中文图书6329719种,其中36万种可免费阅读全文,164万种提供部分试读;外文图书1717478种,其中3000多册可免费阅读全文;外文期刊论文6048万篇;中外文期刊10多万种;中文学位论文662597篇,其中319373篇提供前16页试读;外文学位论文2090091篇;地方志1846篇;拓片496个;舆图54328幅;家谱17889个;音频资料6863种;会议论文36206篇;网络资源594624种;古籍268269种;其他特色资源15597种。
2e读的功能介绍
21e读的本地化
利用e读定制本馆的资源发现系统,如完整嵌入、按学科定制及按资源类型定制等。由CALIS中心统一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采用嵌入式检索服务和链接式检索服务两种方式,各个成员馆可在自己的主页中嵌入e 读搜索框,实现本地化服务。
22e读资源的分布式体现
e读的资源整合平台实现了“全国中心+地区中心+省中心(共享域中心)+211院校”四层核心服务体系,根据同一检索词,可以检索出不同范围的馆藏收录情况,这样方便了解本馆资源情况,也为开展区域性的图书馆联盟提供服务平台。
23CALIS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衔接
通过e读的检索结果可以跳转至CALIS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请求文献。该功能需要部署CALIS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目前CALIS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租用版实现了与CALIS 馆际互借中心调度系统的衔接,本地版在完成馆际互借调度服务升级后也可实现与CALIS 馆际互借中心调度系统的衔接。
24e读与本馆OPAC的相互集成整合
通过改造本馆的OPAC检索结果页面和调用CALIS提供的e读文献的详细信息页面展现接口,在e读相关文献详细页面中,实现e读检索结果到图书馆OPAC动态馆藏的链接。e读提供的服务可以让各成员馆大大提高本地OPAC系统的服务能力[3],更加方便读者。
由于e读中集成了中外文图书的封面、目录以及电子全文,同时可展现外文期刊的卷期目次,提供期刊订阅的功能,因此图书馆可考虑在本馆OPAC 中展现e读中的相关资源以丰富页面的展示。
e读通过Web Service接口提供e读中的资源展现,图书馆需要对现有的OPAC页面做一定的开发改造。图书馆可通过该接口获取诸如电子全文、目录、封面等的访问地址,并在本馆的检索结果页面或详细信息页面中进行展现。成员馆可使用本地系统中的记录号在e读唯一定位到有本馆馆藏的文献,从而获得相应的电子全文、目录、封面等的URL 链接。
3e读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影响
31科学合理的采购数字资源
根据e读资源库的三级建设模式以及自身建设规模,e读集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馆藏资源库,其中包括36万册中文图书和3293册外文图书。高校图书馆作为成员馆,在购买同一类别的馆藏数据库时,可以借鉴各成员馆的数字资源购买情况,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数字资源[4],这样既节省一部分资源经费,同时也防止资源的重复建设。
32加强同类型高校图书馆联盟
在CALIS跨地域共享域中,建立了外语院校联盟和五星联盟。通过e读检索平台,我们可以联合同类型高校,进行特色库室的建设[5],提高资源的建设质量,实现所有权的共享。这种特色资源库建设是数据库厂商不能做到的,它凝练了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只有把这些同类型高校联合在一起,才能使特色资源库形成规模。
33提供强大的资源获取平台
通过e读检索平台,可以查询到本馆OPAC的详细信息,页面上也可以看到外馆馆藏信息,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即使本馆内不存在此书,也可以通过CALIS全文获取服务,获取到所需资源,真正实现了“可查可得、一查即得”的服务理念。
34加大数字资源人才建设
e读在建设过程中,CALIS管理中心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指导,采取由上到下,“全国+省中心+院校”的三级管理模式,使基层成员馆的技术人员迅速成长起来,在资源共建共享这个平台上,需要大量的图情学、计算机类等专业人才。面对未来数字资源的建设,借e读这个平台,我们要改变传统人才培养观念,注重培养精通计算机、图书情报、管理等多种技能的知识型、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基于数字资源的高水平知识服务。
4结论
由CALIS组织建立的e读资源整合检索平台,为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知识服务,充分的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在这个平台的背后,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数字资源采购,特色资源库建设,资源的合理整合,数字化人才建设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e读推动了高校数字资源的发展,提高了数字资源建设质量,为今后的数字化建设培养了一批新型的信息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新涯,王文清,张洁,等CALIS三期共享域与图书馆系统整合的实践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1):5-8
[2]扈志民从e读推广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新方向[J].图书馆学研究,2011(11):74-76
[3]许萍华国内新型OPAC系统现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6):14-16
[4]李作化,孙振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J].情报科学,2009(7):106-108
[5]何凯文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问题及发展途径[J].图书馆建设,2004(5):30-32
[作者简介]闫俊霞(1980—),女,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数据挖掘等,已发表论文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