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成本核算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2013-12-29 00:00:00陈春玲
中国市场 2013年42期

陈春玲:浅论成本核算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企业的根本目的和追求就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利益,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企业的成本。为了实现成本控制,推行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从成本控制和核算出发,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和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可以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成本控制;经济管理;成本核算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2-0074-02

1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概述

首先我们要明确相关的概念。企业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成本预测和企业的经营决策等存在直接影响。此外,成本核算是指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以企业的宏观战略目标为指导,以具体预算为控制对象,以科学合理的执行手段,形成涵盖企业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筹资投资等全员式、全方位、全过程的预算管理体系,努力提高企业的绩效,合理控制企业成本的职能行为。

而企业的成本核算控制是企业盈利的根本基础路径,在任何情况下,减少成本都可以增加盈利。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企业抵御风险的重要武器,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通过加强成本核算,从而提高内部成本控制的完善,争取在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努力减少成本,从而降低市场价格。这样,企业可以凭借自身低成本的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的效率和活力。

2企业成本核算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有效的成本核算控制在企业竞争力方面意义重大。因为一旦企业的成本失去有效控制,企业就在市场竞争中将会处于劣势。企业成本控制是企业持续盈利的基础环节,直接服务于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成本核算控制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21管理职能

企业的成本核算不仅仅是一种控制手段,更给企业高层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通过对企业全方位、全过程的把握和控制,注重企业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发现企业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所在,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很好的依据。在成本核算的具体执行中,各部门容易为自己利益考虑而忽略企业总体目标,出现竞相购买设备,滥用资金的现象。企业管理者要针对这一现象制定相应的对策,彻底改变这一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现象。

22协调职能

成本核算围绕企业的主要战略目标,把企业财务经营的具体环节涵盖其中,通过全方位的严密组织和控制,各个部门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全面协调,统筹兼顾,有效控制,搞好综合性的目标落实。企业的成本核算编制过程包括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者是上下互动地形式,有助于企业高层管理者、各级主管和企业员工对于企业现状和所遭遇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统一的认识,形成一个为共同目标团结奋斗的良好氛围,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有纪律、高效率的整体。这样,成本控制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23控制职能

控制职能在成本核算和经济管理中体现得较为明显。企业应该采取的是全员全程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各部门、各单位、各基层管理部门等交流的过程。一方面,调动了企业的员工实现各自的预算目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高层管理者又很好地实现了对各单位的全员、多层次、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有很好的宏观协调和监督作用。成本核算的控制重点在于成本费用的列支,这对于成本控制意义重大。

3企业成本核算实行注意问题

企业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必须相辅相成,才能使企业的目标得以实现。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31建立预算组织,科学编制预算

企业应该建立“以总体战略目标为导向,以现金收支管理为纽带,以成本控制为手段,以约束和激励制度为保证”的全面系统预算制度,从而保证预算的有效性,充分发挥预算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使得成本控制成为现实。按照预算编制“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模式,制定企业的管理目标,使得预算指标更加符合实际。对于多层级,全过程的审核和管理需要将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分析和考核都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保证成本预算的可行性。

32强制预算执行,号召全员参与

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一种理念上的误区,认为成本控制是属于少数会计或者财务人员的责任,认为成本和收益具体都应该由企业领导和各个部门领导负责,各个车间的员工只是生产者,负责企业的生产工作就足够了,导致企业管理者不懂生产,生产者不懂财务。所以针对这个现象,我们企业主要推行以“现金流管理”为主导的预算理念,改变“重编制、轻执行”的思想和现象。将成本核算落到实处。通过这样强力的成本核算管理,将年度财务指标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落实和控制相关责任人的工作权责,并与每名员工的年终考核挂钩,包括工资和奖金。真正实现约束和激励并存,更大程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将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变为企业的深入骨髓的文化氛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者的协调问题。

33严格考核,制度约束

企业必须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考评制度,落实“严格考核、务必兑现”的理念,强化预算管理的约束力和控制力。年终时期对企业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最后的审查,真正体现企业考评的科学、公平、公开,充分发挥预算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也是成本控制落实的基石。通过推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制定出全过程,全员参与,实现实时有人管,责任落实到个人,权责明确,管理协调的良好氛围和高效的运行机制,轻松控制成本预算。

34合理规划成本,强化预算监督

企业可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信息反馈系统,定期对于成本核算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即使发现预算的差错,并找出原因纠正错误,制定控制办法。此外,通过具体的预算指标的分解,严格建立起分层次、分单位的对应考核标准,综合贯彻企业的管理标准,使得成本核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和成本控制中发挥出应有的核心作用和职能。

另外,对于项目经费的使用,要坚持效益优先,少花钱多办事的理念。确保有限的预算花在刀刃上,以提高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益。在此基础上预算生产,再结合目前企业的生产布局、各单位部门的生产能力及目前工作的要求,进一步理清和了解以预算表现的生产计划形式的整体长期性布局,从而更好地规划、确定出各部门本年度及当前月(季)度产量与计划任务,以期可以达到企业的最优化经济效益。

4建议和结论

成本核算管理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的重要财务管理组成部分,需要企业不断研究,并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发展完善,只有不断去改进提高,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内部监控职能,才可以更好地和成本控制协调,提升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和经济利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学会企业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专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7).

[2]高兰培集团企业财务实效管理浅析[J].上海会计,2006(6).

[3]林秀香构建有价值的企业预算管理框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8).

[4]杨蓉公司成本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5]张先治预算控制系统设计的内容与方法[J].新理财,2004(9).

[6]韩宁,郁涛整体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控制[J].工程质量,2007(23).

[7]陈大勇煤炭企业成本核算探讨[J].中国市场,20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