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电厂精细化管理

2013-12-29 00:00:00张志毅
中国市场 2013年42期

张志毅:浅谈发电厂精细化管理

[摘要]本文根据当前发电企业面临的形势,以及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等方面,阐述了发电企业搞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发电企业如何搞好精细化管理,提升员工素质,实现企业管理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发电厂;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2-0027-02

自厂网分开以后,随着发电运行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加,发电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全国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0年国家经济由保增长向结构调整转变,国家要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经济,作为碳排放大户的火力发电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和同行业竞争压力。煤炭市场方面由于煤炭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导致发电企业在电煤价格谈判上处于不利地位,加之火力发电企业所用的燃油、水等资源价格近年来不断上涨,导致火力发电企业成本不断上升。随着市场的变化,煤炭价格一再上涨,而电价保存不变。再加之电网系统对发电企业的管理和考核的力度加剧,由于发电企业独特的行业特性,即使亏损也要发电,以保证电力市场的供应需求和社会安定。再加上发电企业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氛围中,内在改革动力不足,创新欲望不强,总体经营管理水平在各行业中处于中低水平。因此,发电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有经济增长点,必须向管理要效益,必须走精细化管理之路。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精细化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个企业在确立了建设“精细化管理”这一带有方向性的思路后,重要的就是结合企业的现状,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每阶段完成一个体系,便实施运转、完善一个体系,并牵动修改相关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整合全部体系,实现精细化管理工程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效果、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意识。“精细”的境界就是将管理的规范性与创新性最好地结合起来。

精细化管理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通过提升改造员工素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强化精细管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基础、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要求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精细化管理方法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流程化事情定量化;定量的事情信息化。通过四化管理,提升员工素质,提高管理效能。

发电企业精细化管理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精细化管理要为企业科学定位,拟定标准,循序渐进

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不管是大、中、小企业,都可以进行精细化管理。可是,为什么有些企业不能把精细化管理进行到底,为什么看不到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显著效益呢?主要问题是:一是上级领导要搞,而下级领导和员工没有领会其精神,在应付工作;二是形而上学地机械地模仿外来的精细化管理经验,没有让其本土化,民族化;三是对自己的企业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位,急功近利,眉毛胡子一把抓。

作为一个企业要正确地分析市场经济的形势,通过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科学、精确地给自己企业定位。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状况要了如指掌,洞察入微,抓住主要矛盾,研究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拟定出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并通过精细化的操作,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完成,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实现,才能够由点到面,以点带面,才能够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

2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制度要科学,要公平合理

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精细的、公平的管理制度。制度要建立在“法制”的社会基础之上,而非“人治”的企业之中。制度制定要公平合理,对于员工的使用要不看背景、不计藩篱、不拘一格选拔使用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贵在用其所长。量能授权,权责相当,要充分认识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器。

3精细化管理要各级领导信任并尊重员工

员工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执行者,也是精细化管理的落脚点。要搞好精细化管理就必须尊重并信任员工,想方设法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团队的自尊感和荣誉感。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每位员工身上都隐藏的智慧和潜能,让员工主动将自己的智慧潜能奉献出来。把员工的要我精细变成我要精细。

4管理精细化要把重点转移到现场

精细化管理不是在办公室进行的,也不是在纸张上运作的,要把精细化管理的重点转移到现场。这完全与6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相吻合,也符合国内的优良传统“工完、料净、场地清”。大家都知道,军人在夜晚紧急集合时摸黑穿衣戴帽扎武装打背包等事情不用开灯便可信手取来,动作迅速准确无误。原来每样东西平时摆放都有固定的地方,每晚就寝前脱下的衣物也不是随便放置的,紧急集合时不用开灯每样东西一伸手就能摸到。这就叫精细化管理的现场效应。因此,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应是现场管理。现场涉及人涉及物,只有现场才是它的落脚点,现场搞好了,才能说明精细化管理做到了实处。

5管理精细化要把员工的满意度变成忠诚度

员工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满意了,受到了应有的尊重,价值得到了应有的体现,衣食无忧,才会将满意变为忠诚,满意越多其忠诚度越大。同时要让员工懂得:光想索取不想付出是任何团体也不欢迎的人,满意度也是双向的,企业也想要个满意度好点的员工。未来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淘汰我们,而是我们的用户淘汰我们。只要员工对企业有浓厚的忠诚度,产生忠诚效应,企业精细化管理就会步入正规化。

6精细化管理要从小事做起

精细化管理不能眼高手低,抓大放小,要从小事做起。小事做好了,大的事情也一定能做好。从现场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到办公室的照明开关,都要做到人人捡拾,人人出门随手关灯。小溪细流能聚成河流。节约每一个小小的费用,就能成为一笔数目不小的财产。才能使企业的效益越来越大。

7管理精细化要将目标标准具体分解,定期检查并长久遵守

企业要想长久,必须将各种目标标准分解细化,利于个人遵守执行。分解后的目标标准要易于掌握、易于执行,这样易于长久发展。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是要领导带头从自身做起,各管理层间严格执行,确保其管理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效益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企业特色化是企业发展的优势和方向,员工职业化是公司发展的第一竞争力。精细化管理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是:转变观念做到事事有安排;完善制度做到事事有标准;强化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工作规范做到事事有考核。企业只有推行了各项现代化管理,才能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才能具有市场竞争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曹希刚全面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J].中国市场,2010(27).

[2]廉晓梅精细化管理在计划执行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