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教材材料教学 增强学生思维能力

2013-12-29 00:00:00张旭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3年1期

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为例,谈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如何重视并搞好教材材料的教学,以教会学生阅读教材,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所讲的材料,指的是除教材标题和正文(大字)以外的所有内容。

一、课堂教学是思想品德学科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好途径

综合分析平时检测或中考答题试卷,发现学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读不懂材料,弄不清题意,明确不了要求。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有的甚至缺乏基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意识。教师要增强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学科的效果,提高其成绩,一定要重视并搞好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既能学习和实践相关阅读技巧和方法,还能理解和领悟相关内容,有问题时还能获得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学生之间还能相互启发和激励,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材材料形式多样、意义重大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的所有材料,按照其表现形式分为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材料、综合材料等四种。文字材料按照其表达方式的差别,基本可以分为叙述类文字材料、论述类文字材料、列举类文字材料等三种。材料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重要途径。

三、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分析和运用材料

教师会教不如学生会学,教师教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自己阅读和分析材料,自己获得相关结论和感悟。

1 引导学生读懂材料。

读懂材料,即要求学生明白材料讲的是什么意思,材料之间是什么关系,从材料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当然,材料的类型不同,阅读的方法和要求也有区别。(1)对于论述类材料,要求学生知道其主要观点是什么,是如何论述的。例如,第47页邓小平论闭关自守的材料,主要讲的是“闭关自守会导致落后”,主要是从两个层次来论述的,一是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二是建国以后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也是闭关自守。(2)对于叙述类文字材料,要知道叙述的对象是什么,情况怎样。教材“相关链接”栏目设置的内容,绝大部分属于叙述类文字材料。例如,第51页第一段“相关链接”的材料,主要讲我国人口的分布、老龄化、男女比例等三个内容,由此材料能增强对教材“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结论的认识和记忆。(3)对于表格材料。要让学生学会对比,从而得出蕴含的结论或信息。例如,让学生对比50页“世界人口已达64亿”的条形图材料,至少得出以下结论: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不一样;世界人口增长的规模越来越快;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4)对于图片漫画类材料,一定要引导学生读出其隐含的意思或信息。

2 启发学生思考材料。

让学生思考和回答教材材料及其设置的问题,理解正文内容。例如,在学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让学生自己阅读和思考第58页关于“科技改变生活”的材料及两个问题,以理解科学技术对通信工具进步和通信方式变革的影响,以初步理解和接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教材中的许多材料都设置了问题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阅读这些材料,思考这些问题,并养成习惯,以迅速地掌握教材内容。教材中的“相关链接”、图片材料和名人名言,基本都没有设置问题,需要学生自己设置问题。例如,在教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可以引导学生先阅读关于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材料,再让学生设置问题“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说明了什么”,从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角度思考,加深理解教材“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般来讲,根据材料的不同类型或表现形式,可以从“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三个角度设置问题。比如,在学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针对第60页“863”计划成果的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可以设置以下两个问题:(1)“863”计划取得了哪些成果?(2)“863”计划为什么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3 鼓励学生运用材料。

运用材料,指的是就地取材,灵活运用教材上的材料来说明相应的观点、证明相关的结论、论证相关的事理。在学生当堂发表对相关问题的看法或完成思想品德小论文的过程中,教材自然成为学生取材的重要渠道。教师要鼓励学生读懂教材上的材料,勇于运用教材上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