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家族继承的积怨,也许会使东北亚地区脆弱的国际关系更加复杂。
世袭的君主政体已为数不多,但在亚洲大多数国家,政界的领导权依然像家族企业一样保持着世袭制。印度的尼赫鲁·甘地家族、巴基斯坦的布托家族、斯里兰卡的班达拉奈克家族,以及菲律宾的阿基诺家族,都是本国最具实力的政治力量。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国莫不如此,一个前领导人的继承者可以是儿子、女儿,也可以是遗孀、鳏夫或姐妹。
在美国历史上,有两个“父子档”总统:亚当斯父子和布什父子,还有肯尼迪这样的著名的政治家族,但在东亚国家,根深蒂固的政治世袭规则却别有意蕴,发人深思。植根于东亚地区紧张关系深处的是充满争议的历史和各国对历史的不同认识,最近,日本与韩国的大选结果意味着与中国及朝鲜一道,四个国家现在全都由曾在本国历史中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的儿孙们领导。他们如何诠释前辈的责任将会影响这些国家关系的紧张程度。
历史交织的现实
在日本,世袭已成为政界的一道风景。在日本,要成功进入政坛必备三种“神器”:地盘(jiban)、招牌(kanban)和皮包(kaban),分别代表支持者、知名度和经济实力,缺一不可,而世袭政治可基本提供“三ban”的全部。
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是第三代世袭政治家:爷爷曾任递信大臣,父亲当过防卫厅长官;而麻生太郎这位前日本首相的身世更显赫:父亲是前国会众议员,外祖父是前首相吉田茂,岳父是前首相铃木善幸,高祖更是“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大久保利通。
第二次当选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心中肯定怀有一种后辈的责任感。大选获胜后,他随即就去上坟祭祖,祭祀他的父亲(曾任外相)和外祖父岸信介(曾任首相,同时也是安倍膜拜的政治的英雄)。安倍晋三曾经充满深情的曾回忆起1960年时的一个场景:当时他还是小孩子,被外祖父抱在腿上,而房外聚满了人群,他们大喊着要求外祖父辞去首相的职务。同岸信介一样,安倍晋三现在也希望在日本国内“改变战后体制”,这意味着要恢复“日本的骄傲、重塑强大国家”。
难怪安倍再次当上首相后,央视引用柯南剧场版《贝克街的亡灵》片段讽刺日本政界的世袭制度。“政治家的儿子长大依然是政治家,董事长的儿子长大依然是董事长,正是伴随着这种世袭制,人类的错误历史被不断的重演,这样的话无论过了多久,日本也不会改变。”也许,我们可以用中国的一句老话来解释日本政坛的这种世袭现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
但安倍晋三对外祖父岸信介的追随却让邻国感到不安。作为日本政坛著名右派人物、东条英机内阁时期的商工大臣,岸信介是操纵伪满洲国的五人帮之一,人称“满洲之妖”。众所周知,满洲国是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后建立的傀儡国家。岸信介曾被列为二战甲级战犯,但最终未予起诉。
日本的侵略战争给东亚地区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也造就了一批批民族英雄,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一。习仲勋曾多次与日本侵略者作战,不过他的战场不是在满洲,而是中国的西北地区。
日本对朝鲜半岛的入侵对韩国新当选总统朴槿惠的父亲的一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当时整个朝鲜半岛都是日本的殖民地,朴正熙毅然辞去教师的职位,来到了当时的伪满洲国国都新京,拜访了曾经在师范学校担任过军事教官的日本人有川大佐。在关东军任职的有川大佐劝说朴正熙投考伪满新京陆军军官学校,并愿意为他写推荐信。
关于朴正熙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期间的经历,文字记述并不多。朴正熙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齐齐哈尔关东军六三五部队担任见习军官。3个月后,又被分配到当时的热河省伪满军队第八团任少尉,担任团长副官。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朴正熙等3名朝鲜军官也与第八团告别,去迎接自己的新生活。
在满洲参加战事的还有朝鲜年轻统帅金正恩的祖父金日成,虽然围绕着这位领袖有太多神话,但他确实也在满洲战斗过,而且在这之前就加入了抗日组织和中国共产党。曾广为传唱的《金日成将军之歌》中唱到,“满洲原野茫茫风雪,请你告诉我,密密森林茫茫长夜,请你告诉我,不朽的游击战士他是谁?”这里说的就是金将军满洲抗日的往事。
金日成在平壤稳坐天下,在1994年死后将大权遗留给他的儿子金正日。朴正熙则投靠了新独立的大韩民国军队。他通敌的过去被遗忘,官运亨通,一路高升。1961年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夺取了政权,一直掌权到1979年,被情报部长金载圭枪杀于总统任期内,时年62岁。在他治下,韩国经济实现了“汉江奇迹”,但反对者也指责朴正熙是“独裁者”。 朴槿惠是他的女儿,也因此而沾光。 2012年12月19日的大选,大部分韩国老年人将选票投给了朴槿惠——他们心目中的“公主”。
遗产问题
1948年,在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被处死的翌日,岸信介获释。1953年,岸信介被选入众议院,参加组织日本民主党。随后在1957年、1958年两度组阁,担任过三年多的内阁总理大臣。在岸信介的努力下,日本通过了《日美安保条约》,他还是战后首开敌视新中国先河的人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岸信介是日本战前与战后政治连续性的象征。换句话说,日本在战后没有进行一次彻底的政治大扫除,右翼和军国主义被保存了下来,这也正是导致日本与邻国冲突不断的根源。
安倍将对抗中国作为他参加此次大选的招牌,这与岸信介如出一辙。日本拒绝承认无人居住的钓鱼岛的主权存在争议,这是日本“试图否认二战的结果。” 安倍政府还有可能要撤消一项为时已达20年之久的政府声明,否认日本政府卷入到帝国时期曾发生的将妇女虏为性奴的事件。如果日本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任何暗示,那将是对公认历史记载的一项更直接的挑战。
这些动作导致日本与韩国关系紧张,韩国政府2012年12月再次敦促日本正视慰安妇问题,希望新上台的安倍就慰安妇问题的拿出一套积极的解决方案。新上任的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表示,有关日本前官房长官河野洋平1993年承认二战期间日军参与强征慰安妇的的谈话(河野谈话),应该由专家探讨是否予以修改。菅义伟强调,这一问题不应作为政治、外交问题看待。
日本与美国的另一个主要盟国——韩国的关系还由于日本追索独岛(竹岛)主权而恶化。安倍毫不掩饰地用激进民族主义修改日本和平宪法、修改日美安保条约、修改教育体制以强化“爱国主义”内容。如果事情的发展如他所愿,他无疑会觉得自己在光宗耀祖,但在中国及朝鲜半岛,日本侵占所带来的苦难与耻辱仍然是一个广受关注的政治议题。如果日本出现这种状况,则将被视为日本拒绝面对过去的新证据,而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们也许会觉得,他们祖先的在天之灵在督促他们进行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