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审计机关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3-12-29 00:00:00郑波
中国集体经济 2013年3期

摘要:绩效评价是我国政府机关政策执行效果评价的重要考核和监督机制,在政府机关的日常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政府机关的评估主体,审计机关的绩效评价对于审计部门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我国审计机关绩效评价的现状出发,研究我国审计机关绩效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并提出如何构建审计机关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审计机关;绩效评价体系;重要性;措施

一、引言

审计机关的绩效评价是审计机关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审计机关绩效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的原则,程序和内容,对于增强绩效评价的效果,提高审计机关的工作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审计机关对于政府部门日常工作和政策执行过程的审计,以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评估被审计单位的政策执行效果,及时的发现其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发挥好审计工作的监督和控制作用,并为被审计单位工作的改进提供决策依据。

二、建立审计机关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1.绩效评价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首先,通过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为审计人员在对政府部门的审计工作提供科学的标准,依据和工作计划,从而使审计工作能够在绩效评价体系内进行合理的运作,避免了审计工作的无序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其次,绩效评价可以通过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和反应审计工作的不合理之处,及时的采取措施对于审计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使审计工作的目标能够更好地得以完成。

2.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加强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监督。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加强审计机关对于被审计单位的监督。绩效评价体系,包括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绩效评价手段和绩效评价管理体制。通过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可以发现被审计单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是否很好的完成了要求,是否达到了政策设定的目标;通过合理的绩效评价手段,审计单位可以提高审计监督工作的效率,并能够很好的考察被审计单位政策执行的效果,发现出政策执行的实际情况与预期目标的差距;通过科学的绩效评价管理体制,审计单位可以很好的对被审计单位的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防止在审计过程中出现一些管理混乱,徇私舞弊的现象出现。

3.绩效评价体系可以提高被审计单位的政策执行效率。全面的绩效评价体系包涵的内容非常广泛,对于被审计单位的资金管理,内部控制,服务能力,政策执行能力,人事管理效率甚至于环境保护工作都可以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价。首先,这种绩效评价体系有利于从各个方面对于被审计单位进行全面的科学的绩效评价和考察,促使被审计单位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来行事,并且提高其政策执行的效率。另外,绩效评价体系可以通过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及时的整理和搜集,从而发现被审计单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空间,为其提高政策执行效率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我国审计机关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

1.审计工作的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先进的绩效审计体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审计工作改革的推进,对于审计机关的审计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从1998年至今,国家审计部门对于审计工作的重心一直放在对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查和监督方面,审计部门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对于政府机关进行监督和控制,规范市场经济的秩序,为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财税体制改革的推进,对于审计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绩效审计越来越成为审计工作发展的趋势。我国审计机关在绩效审计方面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绩效审计缺乏有效的途径,对于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工作很难有效的完成,审计机关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

2.审计部门缺乏专业的绩效评价人才。我国审计部门的绩效评价的建设和起步都比较晚,缺乏专业的绩效评价人才,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缺乏充分的人才保障。首次,我国的审计部门尤其是地方的审计部门,缺乏专业的审计人员。一些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不熟练,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审计工作培训,缺乏审计工作的决策和规划能力,对于日常的审计工作都难以胜任,更谈不上对于绩效审计工作的完成。其次,审计部门的人才结构比较单一,大多数审计人员都是会计或者审计专业出身,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了解不多,在新形势下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他们的学科知识太过于单一,很难胜任绩效评价工作。

3.缺乏先进的信息系统为绩效评价提供保障。绩效评价体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于被审计单位政策执行情况信息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我国的大部分审计部门都没有建立起先进的信息系统,很难有效的开展绩效评价工作。首先,我国的审计部门的工作重心一直都放在重点财经领域和部门的财务状况的审计上,审计工作的形式一般都是对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的审查,因此,一直对于绩效评价的信息系统建设不重视。其次,我国的审计机关的经费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审计部门缺少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来建立先进的绩效评价信息系统。另外,在目前,我国的绩效评价数据信息库在审计机关几乎都是空白状态,审计机关缺少充足的信息和数据资源来为绩效评价提供支持。

四、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的措施

1.审计机关要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价计划和标准。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计划和标准,是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的首要内容。绩效评价计划是实施绩效评价是的指导性文件。绩效评价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绩效评价的对象、目的、内容、时期和方法。绩效评价的对象不同,评价的计划也就不相同。例如,在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绩效评价中,由于评价的对象有差别,那么评价的目的和内容也就有很大的差别。前者主要侧重于对于管理人员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的评价,后者主要侧重于对于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考察其在技术工作中的专业能力。构建审计机关绩效评价体系,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确定了绩效评价的计划之后,最关键的程序就是确定绩效评价的标准。绩效评价标准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绩效评价体系的有效性。通过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为审计人员的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依据,并且可以发现被审计单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是否很好的完成了要求,是否达到了政策设定的目标,促使被审计单位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

2.要制定全面的涉及各行业的绩效评价方案。随着绩效审计的发展和推广,审计部门在日常审计工作中涉及到的行业和部门也越来越多,审计机关的工作重心也由以往的经济领域和部门向各个领域和行业扩散。在这种背景下,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需要审计机关对于各个行业和部门的情况有着全面系统的掌握。审计机关要制定全面的涉及各个行业的绩效评价方案,针对不同的部门制定针对性的绩效评价方案,从而提高绩效评价工作的效率,很好的完成绩效评价的目标。

3.建设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机关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我国的审计机关要加大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投入更多的资金购置先进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另外,要不断的对于各个被审计单位和行业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建立起涉及各个行业的全面的数据库。另外,审计机关要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系统对接,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资源和数据的共享,为绩效评价工作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和通道,提高绩效评价工作的效率。

五、总结

构建审计机关绩效评价工作,对于我国审计机关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更好的监督被审计单位政策执行力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审计机关要认识到市场经济背景的改变,将工作的重心向绩效评价方向转移,从而为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提供保障和支持。

参考文献:

[1]曾荣,陈莉.国家审计机关绩效之影响因素[J].中国工会财会,2009(4) .

[2]陈莉,任延艳,吴孟珠.影响国家审计机关绩效的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2009(5).

[3]温美琴,胡贵安.基于政府绩效评估视角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