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景摄影中的Ps

2013-12-29 00:00:00姚璐
中国摄影 2013年3期

现在Ps的争论焦点又集中在风光摄影领域了。在风光拍摄里,要不要有Ps手段的介入?

其实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对我来说还真是很纠结。不论是当年用传统胶片时还是现在用数码相机时,我对摄影探究的是如何利用手里的材料和艺术手段来实现我的艺术观,至于是什么手段,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只要能为我所用,能为我的艺术观点说上话,不妨利用之。所以,在我自身的意识里,对于这些涉及传统“法统”和“宗法”的条款,我都看得比较淡漠,甚至可以弃之不顾。可是,在有些朋友那里,这是非此即彼的问题。

其实这里最大的焦点是对于风光摄影概念的界定,甚至于更大的焦点是对于摄影概念的界定。究竟给摄影一个什么样的定义,这是一个自始至终说不完的话题。其中纪录性成为摄影概念里的一个巨大的亮点,被人们奉若神明而不可改变。其实,大家静下心来,仔细分析摄影的这个概念以及形成的缘由,就不会那么敏感和激动了。

记得有一件事情,给我的印象颇深。大概在1985年左右,在美术界进行了一场大争论,争论的话题特别单纯——我们画素描到底是要画光影素描还是要画那种结构素描。

记得当时争得很激烈,许多名师也参与到这个“战场”里了。因为,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一切都在变化着,人们又是刚从“文革”中走出来,我们的思想正处于一种新旧交替的阶段。按照以往的规律,当时美术院校接受的全是以苏联的契斯恰科夫的素描体系为主的“全因素”式的素描画法,就是那种画得很细、很全面,包括光影、背景等一切一切都一概在画面里表现出来。可是,现在新的观念进来了,我们还要不要继续以前的这个体系,需不需要进行新的画画方式了?说得通俗些就是素描要画“面”的还是要画“线”的,这样吵吵嚷嚷好一阵子,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现在想起来,人们当时的想法都是好的,都想在艺术上找寻一个突破口。只是,当时的环境和所处的时代,对于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还有着很多理解上的局限性。而今,这已经不是问题了,但是,我们今天回想起来,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之所以能够产生争论,除了在学术上的理念问题外,其实还有就是当时的“少见多怪”造成的,这事儿和现在摄影范围里有关要不要Ps的争执特像。那么我们能否也平心静气地等上一段时间,这些争论也就会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化解了。

摄影是最年轻的艺术手段之一,摄影术不论是材料还是在手法上都是发展变化最大最快也是最多的。从诞生那日起到现在,摄影虽刚刚经过170余年,可是已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应用。从传统银盐的曝光材料到现在数字模式的流行,人们往往还没有完全熟练掌握一种新的技术,又有更新的技术替代了它,真是让人们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数字摄影手段一出现,就伴随着摄影的“决定性瞬间”的理论受到了冲击,摄影的“真实性”也一再地被人们质疑着——摄影到底还有没有真实性?

经过手指轻轻触动快门,就决定了对外部事物的一个影像定格,它就有可能将是一个载入史册的历史记录,这也是摄影本身的魅力所在,也是能够到今天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地方。它可以作为法律的依据和呈堂的供词而存在着,是牢不可破的真理,这是人们已经习惯了的约定俗成的观点。

但是人们在历史上不断地开着这个“铁律”的玩笑,而一些历史事件也是在人为的操作下,在“影像作为历史记录”的严肃的观点下,被一次次地玩弄。从清末的“岑春煊案”到我们“文革”时期的一张张被暗房技师修改后的“历史”影像,无不证实着这样一个规律——真实,永远不是绝对存在的,它如同将历史比喻为一个少女一样,可以任意被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打扮起来,自古就没有那种绝对的真实。既然是这样,我们又何必死死地抱住这样一个脆弱的并不严格存在的特征而不放呢?

当然,从人文观点上说明真实不是绝对存在的,但是这并不与摄影的“决定性瞬间”相矛盾。在拍摄风光时,摄影师蹲守在外面炎热或者严寒的环境里,持着相机在那里长时间地等待,等待着那一束光线的出现,等待着一轮圆月的东升。当他们得到了按照自己的构想而得到了照片时,确实有着无法形容的喜悦和欣慰。这是用辛勤劳动换来的作品,只有经历过这样的拍摄过程,才能体会出收获的快感。

但是,现在也有些摄影师坐在家里的电脑前轻松地运用软件(其实这件事也并不轻松)经过挪移、拼贴将自己的影像进行修改和整合,一下子就达到了你想要的效果,甚至还超越了你想象的艺术效果。这就给人一种“不劳而获”的感觉,觉得这些人是“投机取巧”,让那些在酷热严寒的环境里苦苦拍摄的人们,的确有些不公平的愤懑和深深的“酸痛”。

然而,数字手段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技术手段仍在不断地更新,还会有更多的软件和手法陆陆续续地出现,用不用是你的事,存不存在可就不是你个人能够控制住的。而且,只要数码相机的拍摄方式存在了,那么就必然伴随着后期的调整。因为,对于数码相机的拍摄方式来说,拍摄(多指非标准专业状态下的工作要求)仅仅完成了摄影的一半的工作。在一切都不确定的情况下,如相机参数的设定、电脑屏幕的色彩管理、输出的格式和打印的对接等等,都不可能撇开“调整”二字。所以,简单地要求在数字化的今天,完全地按照传统胶片的工作方式和要求,拍完后不许有任何人工介入,几乎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

其实,当年在拍摄传统胶片时,也有“后期”呀!那些暗房技巧难道不是后期吗?诸如多次曝光、重叠曝光、遮挡等等。当时是怎么规范这种类型的摄影作品,我不太清楚,如果当时这类型的作品的性质和今天在电脑上调整过的性质是一样的,那这个事情就简单了。

在摄影这个范围里,未来的面貌是一个“人神共存”的状态。传统的胶片拍摄继续维持着它的一个特定的群体,他们继续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地艰辛地搜索找寻那自然界里奇妙的景色,拍摄那动人的瞬间,留住自然界里最美好的真实的动人的美景。而另一部分人群,则热衷于体会新材料和新方式带给他们的刺激和反应。他们会接触大量的新手段,不断地更新改变自己作品的表现方式。对于他们来说,是否是“决定性瞬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作品呈现出最佳状态,一切的调整和添加都是本着一个原则——让作品更加完善。

因此,对于风光摄影里要不要用Ps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影像还是不是一幅体现真、善、美的作品?我对上述问题的观点是采取温和的“和稀泥”的态度。

风光摄影的结果决定了它的定位。如果一个以科学研究或增加认知为目的的影像,那就是纪录类的,既然是纪录类的,请拍摄者按照严肃的科学态度来对待这件事。如果以抓取自然界美好的瞬间为目的的拍摄,那肯定就是艺术类的,那就让艺术家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大胆地去创作吧。但是分类的目的不是“三八线”,纪录类的影像同样可以成为很好的有艺术感的影像,艺术类的影像也可以成为一张可作为依据的资料性的影像(只要它没有对拍摄的对象进行干扰式的、改变对象性质的修改)。只要厘清了这些,我们就可以根据它的属性,规范比赛等一些摄影活动了。

那究竟该怎么办?我上面举的例子就是说明,争执纯属耽误时间、浪费工夫,其实摄影就是一个创作手段,不要将它的结果推到一个道德层面上加以批判和歧视,也不要简单地用创作时的劳动量的多少来衡量艺术创作的价值。那么,我们不如一起想想如何“共处”,不如一起讨论这里面的技术和观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到规律。这就需要我们将来组织摄影比赛的部门,要多了一些“清规戒律”了,目的是让人们意识到竞赛的公平,创作劳动得到应有的尊重,尊重摄影艺术的独特的“真实性”,以及对于摄影态度上所具有的严肃性。我们的组织者们能否就这方面的内容再将规章制度制定得再具体些?

我建议将来可以在大赛的规章上进行一些严格的规范,像电影的“分级制”,将今后的影像展览和竞赛的分类更加细化,诸如:在风光摄影比赛时不要根据题材分类,可以根据拍摄材料分类:比如分为数码类、传统胶片类等,其中对于每一种分类都有很详细的要求。

有人担心,这样,还会有人在里面做手脚。我要说的是,只要有比赛就会有各种事情发生,就会有人违反规章制度,钻规章守则的空子,但是有我们严格而又科学的章程在,就不用担心它的发生。这确实要求我们的评审人员要有更加严格和高超的审查措施和水平了,俗话说得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坚信随着不断深入和总结,一定会有一个好方法使得一切艺术手段“和平共处”,目的都是要展现每一位创作者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