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纪事

2013-12-29 00:00:00李元奇马夫
中国摄影 2013年3期

1986年4月19日,李元奇从大连海边第一次到了群山环绕的沂蒙,也差不多在那一年我认识了他。2012年1月17日,是迄今为止他最后一次去沂蒙,27年间他去了39次。这27年,我们断续见了十几面,最近一次见他,是他最后一次从沂蒙回来不久的一个傍晚,他从印刷厂抱着一本刚刚印好的大书—《安身立命的乡村—沂蒙纪事》来找我喝酒。

李元奇作为摄影者,用几乎半生的精力去做一件事,真的难能可贵。将近30年的沂蒙拍摄,没有特别的理由,或是有太多理由。在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山区,他用照片记录了那个地域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以摄影为手段的艺术化的田野调查,足见他高远的胆识和精神寄托。他拍摄沂蒙的这20多年,正是中国乡村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在这历史转化的关节处,他记录下民间生活的婆娑云烟,给这一地域的文化研究提供了生动、具象的资料,他作品中的许多场景如今已成绝唱。

摄影,之于不同的人有着许多不同的意义和态度,而李元奇对沂蒙的长久关注,应该是摄影的最好方式之一,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到陌生的地域拍摄一群陌生人的生活,特别是那里的一切与自身生活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就给摄影者提出了太多问题,你会因距离与陌生带来的新奇而不知所措,也会因作为外来者身份的闯入让被摄者惊恐或排斥,还会因为对那个地域认知的浅显而让照片流于皮相。不知李元奇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但从最终这册关于沂蒙的五六斤重沉甸甸的大书里,我们看到了真实和亲切。

沂蒙不是李元奇的家乡,他们之间没有任何血缘的联系,他却用近30年的时间在那里拍摄了几万张照片。如果把这种行为理解成是猎奇,肯定是对坚持的侮辱;如果想象成是为了名利的附庸,更是不可理喻。当人们沉溺于柔软的风花雪夜,热衷于不知所云的观念前卫,制造着虚假的民风民俗的时候,一位摄影者严肃地站在真实的土地上负责任地观看和记录,仅这一点就足以值得我们投去尊重的目光和赞扬的掌声。

李元奇在30几岁时就功成名就,他不但一直坚持拍摄,并以近乎偏执的性格坚守一贯的风格和题材。几十年来,他作品的关注点始终是底层百姓,他的表达方式也几乎是一成不变的朴素,他不屑以所谓艺术的虚张声势去装饰自己的作品,他更愿意用平视抑或仰视的眼睛和心态,来观看与感受他镜头中亲人般的父老乡亲。不论艰辛生活的沉重,还是乐观向上的轻松,在他的作品里都以平和的声调娓娓道来。看他的作品,有时会忽略所谓的构图用光等无聊的技巧,你几乎可以忘记他是个摄影师,或者干脆想不起作者的存在。

在沂蒙行走数万公里,用掉1200多个胶卷,拍摄4万多张照片之后,印象中年轻的李元奇竟是已近花甲的老人。生命的无奈令人唏嘘,但这部倾半生心血的力作足以让他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