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临界点

2013-12-29 00:00:00周飙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3年5期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变得日益强劲,机器正在向产业链的各个角落迅速渗透,计算能力和自动化设施正在越来越多的工种和岗位上取代人力。

有人甚至认为,金融危机后的复苏过程中,就业率的回升明显滞后于消费、投资、资产价值和企业盈利等各大指标,原因之一便是企业在危机后的新一轮扩张中,更多地投资于自动化设施而非劳动力,包括制造业向美国的局部回归,也将是一次基于深度自动化的回归。

那么,机器真的会将大批劳动力挤出就业市场吗?对此,常见的乐观说法是,机器在一些岗位上取代人时,因为提高了生产率,将抬高总产出,从而在别处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这没错,问题是,上述过程所创造的新就业机会是否足以弥补它所消灭的呢?

没有任何经济学原理能够保证这一点,具体效果将视所在产业和整个经济体的要素结构而定,假如机器渗透发生在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由其产出提高所带动的、以及因总收入提高而拉动的其他产业,若劳动密集程度远低于前者,那么总的效果便可能是降低了劳动需求,从而压低工资率或抬高失业率。

对此有人可能会说,这种情况下工人会降低工资要价,从而在较低的均衡位置上重新实现充分就业。

问题是,当机器变得足够廉价,乃至雇佣某人的交易和管理费用超出雇佣同等能力机器的成本时,即便工资降到零也没有雇主会雇佣他,比如今天的可乐罐装厂大概不会雇佣任何搬运工去替代自动传送带,即便工资为零。

或许有人会说,假如机器果真会让大批工人失业,这些失去劳动报酬的人很快就会饿死,于是就业市场又会在一个较低水平上实现均衡,但实际上当代社会不大会出现这种局面,首先,失业者未必是无产者,可能拥有其他要素,而这些要素在新的生产结构中仍得到了雇佣,其次,即便他们得不到任何要素报酬,也可能得到政府或慈善组织的援助而继续生存下去。

说明机器排挤效果的最有力案例,是马的命运,历史上,马曾被大量雇佣于农业和交通运输业,但在蒸汽机和铁路发明后,它们很快被排挤出内河与陆地干线运输,内燃机出现后,更被全面排挤出支线与城市运输、农耕和军事领域;这一过程生产率和总收入都有巨大提高,但并未为马创造出多少就业机会。

当然,马被排挤后并未抬高长期失业率,因为马的数量很快减少了,但被机器排挤的人类却更可能继续生存下去并生育同样多、甚至更多的后代,结果,人口中越来越大的部分将处于长期失业状态,这个比例将随机器能力提高和成本下降而扩大,并且没有什么原理显示它存在一个上限。

乐观者最后一根稻草是诉诸经验:工业革命以来机器渗透已持续了两百多年,每轮浪潮会造成阶段性失业,但此后更繁荣的经济总是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工资率,在机器化最为深入的美国,失业率并不高,而且多半都能用其他因素来解释。

迄今为止确实如此,但那可能只是因为我们尚未越过临界点,当人所能完成的任务大部分还未能被机器有效率地替代,机器因推动增长而带来的岗位就可能弥补它所挤掉的,但假如这一比例翻转过来,当生产结构中的大部分岗位,人对机器都已丧失比较优势,情况就不同了。

临界点的位置,取决于人类与机器的能力对比,由于我们不能指望人类禀赋在可见未来会有所改变,而机器则在迅猛进步,因而只能相信:临界点迟早会被越过;或许我们正在逼近它,或者全球经济作为整体已经越过了它,只是大规模失业并未均匀分配,而更多地被留在了南欧和非洲。(本栏目插图/农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