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产的女排主教练

2013-12-29 00:00:00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3年5期

三十年前,一个女孩子身材高挑、运动素质出色,身旁的人肯定会说:“她真应该去打排球。”三十年后,这样的女孩子出现时,更多的声音会是:“她应该去当模特儿”。时代在变迁,各种行业角色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比重也在变化。排球运动在中国三十年的不断下滑,社会人心的变化也是一个侧面反映。

排球,特别是曾经作为“振兴中华”象征的女排,如今已经走到了国家队主教练无人愿意担纲,甚至候选人都屈指可数的地步。

官方的中国女排主教练人选,迟迟无法浮出水面。搜来扫去,各路专家和媒体总结的结果,仍然只有55岁的陈忠和和52岁的郎平最为合适!似乎只有这两位前任主教练的归来,才能拯救这条眼看就要沉没的船。

陈忠和在2008年奥运会后,回故乡担任体育局领导。自2008年以来,女排的各种沉沦:输给泰国、大奖赛一胜难求,陈忠和都被列为救世主,但他迟迟没有出山。郎平有过最为丰富的海外执教经历,在美国、意大利和土耳其都取得过成功,对于国际排球发展状况最为清楚,可是对于再度执掌国家队,她很外交辞令地表示“还没考虑过”,只是愿意加入智囊团而已。有业内人士评论说:“郎平太聪明了……这种时候去担任女排主教练,她没有那么傻……”话里话外的意思,现在只有傻子才会去担任女排主教练。

几年前天津女排主教练王宝泉入主国家队时,壮怀激烈,可161天就辞职,最为短命。王宝泉这不到半年的执教,在训练方式、管理方式各方面引发了不少争议。他的前任蔡斌带领北京女排有不俗表现,王宝泉自己更在天津拿过17个冠军。只是他们带领地方队的成功,完全无法在国家队复制。

此后俞觉敏上任,有人说他是“无知者无畏”。2012年秋,在亚洲杯输给泰国队后,俞觉敏下野,临走时说“女排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还不如泰国”。女排整个行业的危机显而易见。中国社会习惯了女排的成功,但在一个没有多少家长让孩子去打排球的社会环境里,这个主教练根本没法当。

各省和直辖市还有多少业余体校作为青少年体育人才的培训基地,这已经是个大疑问。排球和足球篮球一样,在奥运金牌框架下,属于成本巨大、收益却微薄的项目,不同的是,排球市场化程度还很低,没有政府支撑,不可能通过经营职业体育项目在市场上赢得多大的生存空间。女排选材,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就成为严重问题,许多青年队教练达成了共识:女排没有“选材”的挑战,因为根本无材可选。

国际排球的发展,和中国排球在中国体育功利短视环境中的没落截然相反——就在亚洲,女排一直是日本最受欢迎的项目,全国女排运动人口超过50万人;泰国、韩国和越南这些近邻,女排普及程度,也远在有着辉煌传统的中国之上。此消彼长的结果,是在国家队战场上,十余年无视亚洲的中国女排,如今要夺一个亚洲冠军都求之不得。

奥运增光计划,没有真正地保护女排;社会在极度功利拜金环境里,完全忽视青少年体育,女排生长的土壤被废弃。2004年雅典奥运金牌,是这个运动项目在举国体制庇护下最后的回光返照,但雅典之后,女排仍然得不到发展和重振的呵护,于是只能一路下滑。

如今中国女排空弃的帅位,说明着这项运动在中国的沉沦,也说明着中国体育辉煌表象背后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