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商学院这个小圈子来说,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各种买和卖不可谓不精彩。这个市场每年从夏末开锣到次年初春收盘,尽管对买卖双方而言都是一个漫长而繁复的过程,却也是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先说卖方。
在经历了4-6年的苦读之后,博士生们开始准备包装上市。很多情况下这是一个团队的努力,包括导师、论文答辩小组成员、甚至整个系里的教员。首先,简历上最好有一系列的文章,即使是未发表的“进行时”,也要让人看到今后三五年的潜力。如果上市场之前能够拿些知名的奖项,也会为简历增色不少。其次,论文里最具代表性的一篇,就是所谓的市场论文了。如果说简历和推荐信是入场券,那么这篇市场论文的宣讲就是赢得市场青睐的卖点。一切准备停当后才是针对各个学校的申请。
接下去的具体流程因专业和学校而异:有些系在年会上进行第一轮筛选,有些则直接接受申请。由于每个学校的偏好都不一样,每个学生又各有各的精彩,所以不存在一个需求和供给的简单交点,信息不对称更增加了达到市场均衡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好酒也怕巷子深,导师之间的推荐,会议上出彩的演讲,都会给人留下印象,从而增加获得面试的机会。等待面试通知是一个非常熬人的过程,因为通知发出的时间从10月到次年2月都有可能,而且结果经常一边倒:少数几个公认的“市场明星”可能手持十几个来自世界各地名校的邀请,而大多数人能有三五个好学校的面试机会就很不错了。
最后一道坎是到对方学校的面试,包括一个半小时的论文宣讲(job talk)和无数一对一的会面。会面的内容多半围绕着研究和教学展开,但也涉及升职要求、当地房价、学区划分、餐饮业质量、甚至歌剧院剧目等任何影响学校吸引力的话题。
得到面试机会之后能不能拿到工作,多半取决于这个job talk的质量。负责的导师会在学生出发之前组织一遍又一遍的“彩排”。talk的准备过程于很多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跨文化考验”。
至于买方,系里要招人,首先要有钱,也就是学院给的配额。如果确定了今年有预算添人,下一步要考虑的就是:什么时候开始发邀请?邀请什么样的人?
这个对时间的把握颇有博弈论的味道。以前一贯的说法是,竞争力差的学校会提前招人,然后给出两三个星期让学生做决定是否接受(称为exploding offer)。这样一些好学生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可能会接受邀请而放弃可能去一流学校的机会。相反,哈佛和沃顿总是信心满满、姗姗来迟的。最近几年很多好学校也开始提前加入竞争,以至于一些学生在拿到很有竞争力的邀请两个月之后才是沃顿的面试,很难取舍。
要招什么样的人也得提前想好。一方面系里的现有成员可能会更倾向于招背景相似的学生,另一方面学校也需要多样化以应付不同的教学需求;一方面大家喜欢有冲劲年轻人去做高风险但有潜力的大课题,另一方面系里又需要有人稳扎稳打做小题目,保证每年都有稳定的文章发表。这个过程不是线性规划也没有明确答案,因此就会有很多政治因素掺入其中,对于相处融洽的系,这是每年展望未来制定战略的好时机,对于派系斗争激烈的系,这是每年政治冲突的焦点。一般最冠冕堂皇的说法就是要招“最佳运动员”,亦即不论出身不论背景,让基础最扎实头脑最灵活的竞争者胜出。
时间选好了,候选人也挑出来了,接下去就是邀请“运动员”入场了。一般针对每个职位学校都会邀请三五个竞争者(当然差旅费全包),带他们到城里最好的餐馆用餐,拿出首次约会的最佳姿态以期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个人对商学院教职市场的感触。第一,商学院的工作难找,商学院要找到人更难。学校之间“抢人”的现象时常出现。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个市场上买卖双方都如此全力以赴的原因。第二,尽管存在种种不规范和信息不对称,这个约定俗成的市场还是比想象的要有效率,看似乱哄哄的一阵忙碌下来,好学生一般都找到好工作了,反之亦然。当然也有潜在人才被忽略或者“市场明星”被高估的情况,但是这个市场的流动性非常大,即使毕业后第一次机会没有抓准,两三年之后市场也很快会自我修正。(作者系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