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养”与“粗养”到底该如何选择

2013-12-29 00:00:00谢娟
中华家教 2013年3期

孩子不吃饭,家长变着花样哄孩子吃饭;孩子要睡觉,家长要保持环境绝对安静;天气转凉,家长给孩子捂上厚厚的衣服……“精养”,家长有错吗?

孩子不吃饭,饿着了怎么办?让孩子自己玩,摔着了怎么办?让孩子自己上学,出了危险怎么办?……“粗养”,家长该怎么养? 链接:“精养”是对孩子的养育采取“精细”的态度,以孩子为中心,充分考虑孩子的生活需要;“粗养”是对孩子的养育采取“粗枝大叶”的态度,适当放手,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精养”和“粗养”包括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和教育两个方面。本文侧重生活照顾方面。

“精养”,是一种过度保护

家长刘先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节奏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由于老人对孩子更为呵护,养得更为精细,“精养”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让孩子多吃点,很多老人会不辞辛劳地跟在孩子后面穷追不舍,用别出心裁的方法让孩子吃得好、睡得香。虽然父母会适当改变—下方式,但是孩子一回到老人身边,又变回原样了。

小学王老师:“精养”的目的是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安全是孩子的最基本需要。作为父母,有责任保护孩子的安全,使孩子免受身体上的伤害。因此,在家长的感性认识中,“精养”是对孩子的关爱和保护,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精养”常常被合理化,被认为是一种合理的养育孩子的方法。比如,到了冬天,由于天冷,家长就不让孩子出去玩,以防感冒。他们不会想到,这样反而会降低孩子的身体抵抗力。由于家长过分关注“精养”在保障安全方面的正面作用,容易忽视其负面作用。

中学陈老师:中学生背后也有不少“精养”的父母。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使孩子能考上重点大学。在我们学校,每天都有很多家长给孩子送饭,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吃饭挑剔的习惯,导致孩子吃不惯食堂的饭。父母认为把孩子的生活照顾好了,为孩子提供了健康的身体,也就为他们的学习免除了后顾之忧了,岂不知这样的细致入微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害孩子。

心理学王博士:家长对孩子“精养”,也是迫于社会现实。我们知道,当前社会环境中还存在一些危险因素,比如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社会治安、水和空气质量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不免增加了家长对孩子的“担忧”情绪,使得家长有必要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

“精养”的孩子适应能力差

中学陈老师:“精养”的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比如,吃饭挑剔的孩子,会吃不惯食堂的饭;睡觉对环境要求高的孩子,其神经比较敏感,宿舍一有动静就睡不着觉。一般而言,理想的环境是不存在的。环境中总有一些粗糙的地方,因此需要打磨孩子的习性,让孩子适当“吃点苦”,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小学王老师:“精养”的孩子吃苦精神差,意志力薄弱。由于父母人为地把孩子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孩子遇到艰苦条件时,就很难适应。不能吃苦的孩子,往往在学习上也缺乏毅力。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很容易放弃,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

心理学博士张苗:“精养”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家长培养孩子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家长要让孩子面临自然环境,改变孩子自己去适应环境,而不是人为地改变环境,去满足和适应孩子。“精养”的家长让孩子面临的不是自然环境,而是人为环境。孩子的成长需要面临环境中的各种困难,需要接受各种锻炼,以提高应对环境的能力。家长创设的人为环境中没有这样的锻炼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孩子的成长机会。

另一方面,“精养”还有可能导致孩子的性格问题。将来孩子一旦遇到阻碍,不适应环境,就会认为是环境不合理,而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会要求别人为他而改变。久而久之,不仅无法适应社会,还会总觉得社会跟他作对,产生沮丧、挫败的心理,甚至会仇视社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

在今天的中国家长身上,我们看到的通常是管得太紧,而不是太松,养得太精,而不是太粗。对很多家长来说,现在是放开手,变得粗糙一点的时候了。

“粗养”就要“放手”

家长孟女士:说到“粗养”,其实家长都不太放心。要是让孩子自己去坐公交车,不管孩子,万一孩子出了事怎么办?万一孩子把沙子吃进嘴里怎么要是他们爬滑梯时不小心滑下去,把皮肤蹭破了呢?

家长李先生:“粗养”不等于放手,不等于家长什么都不管,而是根据孩子的认识和能力水平,给孩子机会自己去探索。孩子虽小,却不是什么都不懂。他们知道沙子不能吃,不小心弄进嘴里,一般都会吐出来。而且,很多事情都是小事一桩,像吞了几粒沙子到肚子里,弄脏了衣服,擦破了腿上的皮,都没什么了不起,不值得大惊小怪。事实上这些经历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机会。他们痛了、脏了、不舒服了,下次就会学着点。

小学王老师:中国的传统观念里非常重视家长对孩子的爱护。家长的责任意识很强,不太可能对孩子不管不顾。因此,家长倾向于管孩子,并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粗养”的少,“精养”的多。家长对“粗养”经常是诚惶诚恐,如履薄冰,唯恐自己没有尽心尽力。其原因在于家长对孩子缺乏充分的信任,不敢放开手,让孩子独立应对;也不敢放开手,让孩子面对困难。

中学陈老师:有人说,“男孩粗养,女孩精养”。其实,不管男孩女孩,都应该“粗养”。就像树苗的种子里有抵抗风寒的基因一样,大多数孩子都有克服困难的潜能,而且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如果我们在为他们设定基本界限的前提下,少担忧焦虑,少越俎代庖,少控制约束,多给他们空间和自由,让他们自己去磕磕碰碰,他们的性格会更加坚强,他们的能力也会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总而言之,他们会成长得更加茁壮。

“粗养”有则可循

家长李先生:一个孩子只有一次童年,每一个负责任的家长都不愿意错过这唯一的机会。因此,他们对孩子的养育也是宁多勿少,宁精勿粗。但养育孩子正如世界上很多别的事情一样,重要的是掌握分寸。在松与紧,粗与精之间,每一个家长都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平衡。

心理学博士章钊:“粗养”不代表家长不管孩子,而是要把管孩子放在心里,而不是挂在嘴上。不管怎么养育孩子,都应该遵循“尊重”、“信任”和“尺度”的原则。“尊重”就是尊重孩子的认识和能力水平,在孩子能应对的时候和能克服的领域,尽量给孩子锻炼和学习的机会;“信任”就是相信孩子独立应对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尺度”就是把握好程度,做到既不对孩子造成严重伤害和挫败,又能促进孩子的成长,在伤害、挫败与成长之间寻找平衡。因此,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孩子的能力,判断什么时候、哪些事情、在什么程度上可以“粗养”。如果能够做到这点,就离我们所说的“粗养”相差不远了。

责编:王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