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生人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历史拐点之上,他们其实在20年前已经受过一次政治洗礼,那一次跌宕起伏之后,很多台前幕后的风云人物早已分道扬镳,在接棒梯次和各行各业里的佼佼者,不乏60年代生人。浦志强们只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道路的选择,或许走不到终点,虽然他们大多数人至今仍然笃信格瓦拉的格言:面对现实,忠于理想,直到最后的胜利。但他们的选择,其实更多时候依然是曲折迂回,备尝坎坷。
社会中坚的坐标已转移到60年代生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5到10年的中国,属于他们,生于忧患,仍必须面对忧患,这就是60年代生人,这就是浦志强们依然坚毅前行的时代意义。
这是时代的宿命,我们别无选择。
——杨锦麟
看到这些被压抑的人的故事,我们只有努力不让我们的国家变成那样,不要让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无法再次面对的事。让所有人能有尊严地生活是国家存在的意义。
——爱土居(新浪网友)
结局是两人各自都家庭和睦,回不到的是过去,甜蜜的是回忆,渐行渐远的是两人的心,“完美”的结局透露出来的是制度对于人性的扼杀,但爱还是发了“芽”。
——昆仑结Jason(新浪网友)
读过Nothing to Envy,阅读的过程中,曾几度陷入哽咽,记忆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也是这两人的爱情那一段,书中描述得甚为纯洁;真正的爱情是伟大的,是不会受到社会制度的牵连与压迫的,但可悲的是,往往最为纯洁的爱情却无法走到最后,但相见不如不见,彼此作为生命中最美丽的回忆吧!祝福善良的朝鲜人民。
——Yoyoyuan_Yuan(新浪网友)
她的高贵、优雅和礼仪,会使后人永远记住她的。而不像我们现在的明星,靠整容、靠薄露透、靠绯闻抓人眼球。
——一季年华被风吹乱(新浪网友)
当年从黑白电视机里看了《罗马假日》后,才发现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的女子。后来,也是从黑白电视机里得知她去世的消息。其实,她只是离开,回到了她应该去的地方。一晃,20年过去了。
——不系之轻舟(新浪网友)
独自过了13年,很难对这样的生活心生向往,也不知道这样的人生对亲人、他人或者社会、人类的意义在哪里。假如也不被人知,和狼孩的区别是什么呢?都是一个脱离了族群顺着本性而活的生命。局外人。
——amonchen(新浪网友)
无论过怎样的生活,有尊严和信仰地活着,生命就会得到敬仰。
——Thankju(新浪网友)
这样的选择是人性的进步,还是文明的一种倒退?不管怎样,有些人选择忠于自己的内心,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注解。
——阿甘的妹妹(新浪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