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干净”国家怎样反腐

2013-12-28 06:32
共产党员(辽宁) 2013年8期
关键词:丹麦芬兰新西兰

总部设在德国柏林的“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组织,从1995年起,每年都通过“清廉指数”为世界各国的廉政状况打分。我们看看“前三甲”是怎样遏制腐败的滋生与蔓延的。

在“透明国际”去年年末公布的“2012全球清廉指数”排名中,176个国家和地区,丹麦、新西兰、芬兰,并列第一;索马里和阿富汗则并列倒数第一。

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排名19,德国13,日本17,中国香港位列第14,俄罗斯则排在第133位。

“透明国际”将前三个“最干净”国家的成功,归因于“政府的政治意愿”“立法机制对公务员的强力约束”和“公众行为对规则的重视”。

丹麦:重视廉政文化

在丹麦,深入人心的廉政文化、平等的宗教传统和对防腐拒腐系统教育的重视,有效遏制和减少了人们对金钱的心理需求,使反腐变成一种理所当然的社会现象。这促成了丹麦的清廉,也让丹麦在今年联合国首次发布的“全球幸福指数”排名中,当选“最幸福国家”。

每年,丹麦都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培训丹麦企业,教它们如何应对腐败环境。年轻大学生一进入公务员系统,首先面对的就是接二连三的培训。如果琢磨着走后门或请客送礼,反而会让对方觉得人格受侮辱,让事情办不成,这是条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

上自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丹麦人的收入差距并不太大,人人都可在网上查到皇室成员的财产预算和支出。就连皇宫,都只有外观朴素的四栋小楼,民众与车辆可以自由穿梭其间。

2008年11月,丹麦出台刑法修正案,明确将“向政府官员行贿和政府官员受贿”视为犯罪,向外国官员行贿,同样是犯罪行为。同时,企业若出于商业目的为政府官员安排旅行、特殊服务以及赠送礼品,均属犯罪行为,即便对方拒绝,亦视为犯罪。这为丹麦的清廉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上的保证。

新西兰:高度法制化是“利器”

高度健全而又保持较高独立性的司法体系,是新西兰保持清廉的“杀手锏”。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西兰就对政府管理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配合经济领域的自由化和私有化。

1982年通过的《官方信息法》保证了政府作为的公开透明。1988年又通过了《国有部门法》,改革之后的公务员系统将很多职能转移或下放给半官方或民间机构,政府机关只扮演政策统筹和调控的角色,不涉足具体运作。这种“小政府、大社会”的架构,从根源上断绝了钱权交易和权力滥用的可能。1989年,新西兰又通过《公共财政法》,规定了高度透明和详细明确的预算制度。

芬兰:细致规范与舆论监督并举

对芬兰来说,细化到琐碎、严格到苛刻的制度规定,是最好的“防腐剂”。

芬兰法律规定,任何公务员不得以任何借口接受他人赠送礼物。即使是关系特殊的私交,礼物价值也不能超过25美元,且须上网申报。这样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公务员“吃请”,即使是白开水,也一定得数好了能喝几杯。如果有人被举报核实,那将意味着不但毁了名声、砸了饭碗,还会锒铛入狱,官员们因此绝不敢轻易触碰腐败这根“高压线”。

猜你喜欢
丹麦芬兰新西兰
新西兰兔
芬兰年轻女总理的“开挂”人生
新西兰不仅有羊毛,更有教育
真相
芬兰学校能治愈“厌学症”
在芬兰坐火车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发达国家”吗?
在新西兰的旅馆邂逅五星红旗
丹麦圣诞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