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德祥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上海 200030)
马克思于1844年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opium)。”[1]这一著名论断被简化为“宗教是精神鸦片”,长期以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深远。由于历史上两次臭名昭著的“鸦片战争(Sino-British Opium War)”,以及“鸦片”作为毒品广为人知,在近现代社会,“鸦片”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几乎就是“罪恶毒品”的代名词。加之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这个著名论断前后文语境理解不够全面,进而存在很多误解,多数人认为马克思所说的“宗教是opium”就等于说“宗教是罪恶毒品”。这一认识对中国各个阶层的影响甚为巨大而深远。
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界逐渐认识到有必要重新认识马克思这一论断,希求突破长期以来束缚宗教发展的禁区。
20 世纪70年代末,围绕着马克思“宗教鸦片论”爆发了一场影响深广的宗教哲学论争。因这场论争肇始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上海宗教学会罗竹风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张继安、吕大吉等人,故被称作“南北战争”。也有人根据中国近代历史上曾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而将这场关于“宗教鸦片论”的大论战戏称为“第三次鸦片战争”[2]。
在这场论争之后,关于“宗教鸦片论”的学术讨论还在继续。其主流观点是在充分肯定马克思“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论断基础上,认为该论断揭示了宗教最根本属性,科学阐明了宗教本质和社会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全部世界观的基石;同时,也强调要遵循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实际出发,重新认识宗教本质。
马克思“宗教鸦片论”成为无法避绕的一个命题。时至2011年6月,很多学者还在呼吁宗教要“脱敏”,因为“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灵性资源和精神表述,在许多文化中都有其代表性意蕴和核心地位。宗教在当代中国新文化的构建中仍处于边缘,人们对文化是否应涵括宗教内容也慎之又慎、极为敏感。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正是人们在经济上‘脱贫’、文化上‘脱愚’和精神上‘脱敏’的过程。如果宗教不能达到真正‘脱敏’,中国社会的和谐构建则很难完成”[3]。
认识马克思“宗教是opium”论的关键点在于应充分考虑到opium 因不同时代背景与文化差异而导致了不同解读。
首先,文化的时代差异导致了opium 的不同解读。关于这点,最早也有学者指出:“就19 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来说,鸦片是药用的镇痛剂,医生对病人没有真正有效的疗法时,便以鸦片来缓解病人的痛苦。1985年5—6月间,美国科学哲学家罗伯特·S.科恩教授来华讲学时,也涉及这个问题。他解释说,在马克思写下这句话的时候,鸦片是一种贵重的止痛药,穷人用不起,穷人有苦痛就转向宗教,寻求解脱。这同后来视鸦片为毒品有一个时代的差距。”[4]
类似opium 的如warfarin,汉语音译为“华法林”,适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或作为心肌梗死的辅助用药。但很少有人知道,warfarin 早期为抗凝血型杀鼠剂,曾在全世界广泛使用,俗称“灭鼠灵”,其作用方式是进入鼠体后表现抗凝血作用,使鼠体内出血而致死。现在也没有人会认为其为“老鼠药”而加以舍弃。
其次,文化的民族差异,也导致了对opium 解读的巨大差异。opium 最初在明朝曾作为珍贵药物被列为藩属“贡品”,清初逐渐传至民间。因其易吸食上瘾,1729年雍正皇帝明令禁止,此后多位皇帝一直强调禁烟。19 世纪,英国商人为弥补中英贸易逆差,从印度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最终导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上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沉沦至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痛苦深渊。国人对“鸦片”深恶痛绝,“鸦片”一词基本等同于“罪恶的毒品”,反而很少关注其作为“镇痛剂”的客观语义。
《现代汉语词典》[5]也认识到这一差别:opium,作为毒品时译为“鸦片”,作为镇痛剂时译为意义相对较为中性的“阿片”。
阿片:从尚未成熟的罂粟果里取出的乳状液体,干燥后变成淡黄色或棕色固体,味苦。医药上用作止泻药和镇痛药。用后容易成瘾,是一种毒品。用作毒品时,叫鸦片。
鸦片:阿片用作毒品时叫鸦片。通称大烟。也叫雅片。
马克思“宗教是人民的opium”可翻译为“宗教是人民的阿片”。其正确的解读为“宗教是人民的抚慰剂或镇痛剂”。这样上下文语境也更为妥帖顺畅,也更能全面理解马克思“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阿片”这一论断。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中国逐渐崛起,中国宗教文化等方面的软实力发展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重新认识马克思“宗教是人民的阿片”对于构建新的历史时期,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历史上,宗教和宗教文化一直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华振兴及汉语言文化传播历史也充分证明了宗教和宗教文化的重要意义。
汉语言的国际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列国逐鹿,逐渐形成汉语中原文化核心区。大唐时期,国力鼎盛,汉语言文化呈现一种万国来朝的国际传播效应[6]。东方文化特有的和平传播方式也极大地改变了历史上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印度支那、东南亚语言文化形态。儒释道宗教和以宗教文化为核心的汉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进入了巅峰时期。后随国运衰败,儒释道宗教及宗教文化为核心的汉语文化国际传播也逐渐式微[7]。
汉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充分体现了中国的软实力。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中华圈”的经济繁荣,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学习汉语,汉语也正以新的面貌走向世界。现在每年有30万左右的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全球有将近4000万人学习汉语。国外有人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说汉语的人口将达到20 亿。如何正确认识宗教及宗教文化以及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依靠宗教和宗教文化,对建立和谐社会,全面推进汉语言国际传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
[2]段德智.中国大陆近30年来的宗教哲学之争及其学术贡献[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1):19-24.
[3]丹珍旺姆.浙大研讨中国信仰缺失对策 呼吁对宗教“脱敏”[EB/OL].(2011-06-04)[2012-07-15].http://fo.ifeng.com/special/zjll/news/detail_2011_06/04/6830019_0.shtml.
[4]赵复三.究竟怎样认识宗教的本质[J].中国社会科学,1986(3):4-20.
[5]现代汉语词典[M].6 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
[6]凌德祥.东方文明古国的振兴与汉语走向世界[C]//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缉.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7]凌德祥.英语全球化挤压下的汉语教育[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