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园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

2013-12-27 06:12:27陈延东
科学之友 2013年2期
关键词:人力园林资源管理

陈延东

(大同市大同公园管理处,山西 大同 037008)

人力资源是当今世界所有资源中最宝贵、最活跃的资源。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园林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成败。园林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资源是人力资源,然而仅仅将人力作为资源还不够,还应该将人力转化为资本,使其成为企业能够使用的财富,给园林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能够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是园林企业成功的关键,是园林企业具有竞争力的根本。因此,园林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积极地转变观念、营造机制,增强园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下面,就如何做好园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 树立人本观念,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

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企业管理层必须转变观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并根据每个员工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有效的晋升途径,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人尽其才、发挥所长。同时,要紧紧围绕企业的业务战略和发展规划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使之成为企业战略落地生根的基本工具。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认真分析企业各阶段人力资源的结构和需求形势,及时、准确地为企业决策层提供人力信息,并制定具体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2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推行管理人员聘任制

企业要改革用工机制,广泛选拔人才,为员工的成长提供晋升渠道。企业应合理设岗,制定明确的岗位要求,打破员工身份界限,实行全员竞争上岗,优化组合、优胜劣汰,让员工凭知识和能力走上适合的工作岗位,真正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同时,结合实际,制订组织结构和部门职能优化调整方案,并从工作分析入手,拟定岗位责任制、进行岗位评价,设计新的职位等级体系。以岗位测评为基础,完成由中层领导直至普通员工的全员竞聘上岗工作,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对现有薪酬结构进行整合,实现薪酬水平的市场化和薪酬管理的市场化,以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

3 结合园林企业实际,多措并举培养人才

首先,要着眼长远,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培训工作,实现教育培训工作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开展分工种集中培训,把培训重点由常规培训转向掌握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上,明确培训的时间、方法、标准,建立不同专业、不同工种的试题库,继续坚持抓好“教考分离”,培训的质量与教培部门以及任课教师挂钩考核。进一步完善职工岗位练兵长效机制和技能竞赛激励机制,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引导职工群众学好先进技术,用好先进设备,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岗位技能,真正把本职岗位变成奋发成才的基地和展示自身的舞台。其次,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实现后备干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在管理序列以外,还需开辟技术业务人员职位序列,拓宽专业技术人员成长通道。一方面鼓励员工加强自身学历教育以及外语、计算机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提倡员工立足岗位,加强业务知识的积累。多次组织涉及金融、财会、审计、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等各个领域的内部培训,同时主动寻求外部培训渠道,选送员工参加境内外相关机构学习。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促进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

4 结合园林企业特点,完善机制用好人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留住人才,就要求做到人才的贡献与收入平衡。不平衡的报酬短期可以维持,长时间则不可。要想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就必须建立与人才价值相适应的分配机制。针对各类人才特点,完善一系列激励机制、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考核办法、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库实施意见、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办法等各类人才培养的管理办法。以能力定使用,以实绩定分配,以贡献定奖励,报酬分配原则上向苦累脏生产一线、向技术含量高的岗位、技能要求高的管理岗位和技术拔尖人才倾斜,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应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推行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产品开发人员的技术入股、管理要素入股、成果入股的政策。实行一流人才一流工资制度,大力推行多种分配形式,把工资、奖励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给能人以舞台,让好马跑起来,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积极的作用,要求领导者需将用人过程视为一个社会公信力的树立过程。信是用的基础,用是信的体现。在用中立信,于信中致用,通过积极营造和谐宽松、任人唯贤的软环境,吸引并留住各类人才,并使他们努力实践、奋发有为,企业还应通过有效的举措建立健全收入分配机制、激励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真正做到“勇者竭其力,智者尽其谋,仁者播其惠,德者效其忠。”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制约机制。对技术创新实行课题负责制,认真落实相关人员的年度技术创新的时间、任务、目标要求,加大对各类专业人才的考核力度,考核结果与任用、奖惩收入直接挂钩,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 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为全员沟通搭建平台

一是走进职工,让职工温暖舒心。首先,要深入职工群体中,通过语言的交流倾听职工的心声,也可以通过交换意见等让职工认知和理解管理者。其次,树立亲切感,经常深入职工群体中与职工亲切交谈,了解职工生活状况和思想动向,及时帮助职工解决问题,让职工接受教育的同时也感受到温暖和帮助,营造一种温暖的环境,从而贴近职工的心。

二是在学习上,领导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积极带头强化业务和政治理论学习。要鼓励员工提升个人文化素质,鼓励其接受再教育、学习岗位工作涉及的知识,鼓励员工参与职称考试、职称评选,指导员工加强业务学习等。

三是在工作上,管理者要严格要求自己,说一干一,不能拖拉应付,以次充好,造假制假,浮夸虚夸,只说不干,空喊口号。一旦形成这样的习惯,员工自然就从思想松懈,变得没有责任感,在工作中也会反其道而行之来孝敬管理者。因此,只有井然有序地说干就干,并且干出一定成绩来,才能真正锻炼职工的能力,也让职工在实际成长中感谢和钦佩管理者。

6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面对其所处的社会和商业环境所形成的,为全体职工所接受和认同的一种价值观、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它以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为核心,对人力资源管理起着关键的导向作用。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能创造出一种奋发、进取、和谐、平等的氛围,为全体职工塑造强大的精神支柱,形成坚不可摧的生命共同体。因此,园林企业应建设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一是企业领导者必须通过自身的倡导和示范,使员工积极支持和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创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二是要培养员工的企业意识,即员工对本企业价值观的理解与认识程度,包括对企业性质和特征的认识,对企业生存、发展、兴衰的责任感等。三是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优化用人环境、合作环境和竞争环境。营造一种知识分享、员工之间和谐相处的气氛;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将其培养为既信奉企业核心价值观念,又在实际工作中有优秀业绩的优秀员工;建立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奖罚制度并严格执行。四是营造企业内外部和谐的氛围,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尤其要尊重员工的劳动。五是通过企务公开、召开职代会等民主管理形式,疏通领导与员工之间交流思想的渠道,使员工有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和质询权。六是真心实意地为员工办实事、做好事,解决员工生活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七是经营管理者要注重自身建设,以身作则,自觉规范行为,起好示范和表率作用,用自己的理念、行为去影响人、管理人。八是要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通过集体活动,如各种竞赛、联欢会等,让员工意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能启迪人的智慧,团结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才能更有效地激发人的活力,企业文化建设才更具活力。

总之,园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施科学有效的内部变革,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进行管理创新,使人力资源真正成为园林企业的第一资源,真正成为园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支撑。

猜你喜欢
人力园林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清代园林初探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2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2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32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金桥(2018年6期)2018-09-22 02:18:50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现代装饰(2018年3期)2018-05-22 02:51:34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03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