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的视角下探究中英语言的幽默

2013-12-26 07:25袁婷婷
学理论·中 2013年11期
关键词:文化视角比较研究

袁婷婷

摘 要:幽默的言语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有着鲜明特色的言语形式,其凭借着诙谐或者讽刺的言语形式凸显人类的智慧和思维,使人能够在感受到愉快的同时理解话语的深层含义。影响中英语言的幽默差异的因素包括地理因素、思维因素、社会因素等。

关键词:言语幽默;中外文化;比较研究;文化视角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12-02

随着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往来逐渐频繁,国际间的业务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促使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就成为了相当必要的一项功课,这种文化的理解也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英的言语幽默行为。我国的著名学者林语堂就曾经说过,幽默是一种思想境界、一种观点、一种人生态度的表现。幽默作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普遍的艺术性的形式,已经浸染到社会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幽默不仅仅是一个言语上的概念或者定义,其更多的可以被称为是文化的现象,这样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蕴含着相当丰富的文化信息。不管是中国还是以英语为环境语言的国家,其语言幽默都有着相当丰厚的历史沉淀,通过言语的幽默我们能够看出其文化背景下的有自己特色的内涵,也正是因为这些文化的差异,才使得汉英语言在幽默的各个方面亦有不同。

一、关于幽默的定义以及分类

幽默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最早的时候幽默是由英文的humour音译而来,在我国最早将其音译过来的是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再追本溯源,在英语中humour则是来源于拉丁文中的humorr,其本意是“体液”的意思,在古希腊有一位医生叫作希波克拉底,他提出,人的体液是由血液、粘液以及黄胆汁和黑胆汁组成的,但是组成的比例不同,会使得人的脾气秉性又相应不同。

说到幽默的分类,有学者认为其可分为依靠肢体以及表情表达行为的情景型幽默或者是言语行为的言语幽默。在语言的现象中,言语幽默是相当普遍的,但是也相当特别,本文的重点放在言语幽默的探讨上。关于言语幽默理论性的研究我们这里主要介绍两个关于言语幽默的理论。

(一) 释放理论

言语幽默的释放理论主要是凸显了明显地关于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其理论上认为是幽默在经历了较为压力或者是紧张的过程之后,表现的一种心理以及精神上的发泄,或者可以说是对于在日常生活中循规蹈矩的反叛,这样的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理论基本相同。弗氏的主要理论是幽默的感知对于人类的情绪以及情感生活方面的影响以及心里的构造问题。

(二)语言学的理论

这一理论主要是认为幽默的行为是与语言紧密相连的,一位来自美国的学者提出了这样的语言学角度的幽默理论,被我们称作是言语脚本的理论内容,言语的幽默是更应该注意在上下文之间的关联,而非仅仅是注重这一句子,应该注重句子在这个语境中的意义和地位。

二、中英言语幽默差异

(一)谈论话题差异

幽默是产生娱乐的一种相当有效的方式,越普通越贴近生活的事件,越能在人们之中形成幽默的共鸣,生活素材的丰富使得人们的幽默话题多种多样,但是在这其中,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式的幽默其主题是能够折射出当地的民族特色甚至是风土人情的,其开放程度较低,较为倾向于谈论关于人身的缺点或者是错误。相比而言,西方幽默中,“性”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这种单纯娱乐性质的幽默自萌芽开始就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二)幽默的对象不同

中外幽默产生的对象是不尽相同的,在英国,大致上来说,苏格兰以及爱尔兰人是被幽默的对象,在美国,主要是黑人和犹太人,这里的原因就是白人作为整个西方社会的主体,在其印象中,他们嘲笑的对象是贪婪愚蠢以及卑微的,当然,西方人也同时喜欢拿自己作为幽默的主题,中国的幽默中,大多是会以残疾人以及愚笨之人作为取笑的对象,同时,孩子式的想法也会引得幽默行为。

(三)幽默场景的不同

在中英的言语幽默中,第三点不同是幽默发生的场景不同,在汉语的言语背景之下,一般发生在不同辈分之中的幽默是少之又少的,例如,孩子和父母或者祖父母之间。而在英语中则不同,英语中的幽默发生对象相当随意,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汉语背景下,由于传统的文化原因,使得中国人在幽默之前要考虑很多可能涉及的因素,比如场合地点,比如对象的熟悉度,所以我们一般在公共场合看到的中国人都是谦虚严谨的,总而言之,汉语发生幽默的场合相比于英语来说较为拘谨。

(四)高低语境的差异

美国著名的学者霍尔德提出了“高语境”和“低语境”的概念,“高语境”指的是,事物具有事先编排信息的特征,这样的信息是处在接受者手中或者背景中的,其中只有相当小的一部分是处在传递的信息之中,这就是高语境。低语境的概念正好相反,“低语境”指的是,绝大部分的信息放置在即将传递的信息之中,来补充语境中未完的部分。依照此标准,可以划分高低语境的国家。高语境国家的言语幽默以及语义的承载是不仅仅依赖于语言本身的,它要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双方共有的交际环境和共有的文化的约定,低语境国家则不然,低语境是主要依靠信息的解码传递文字本身的信息而不是语境的交际。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是出于明显的高语境特征之中,而西方国家则呈现的是标准的低语境特点。

三、中英言语的幽默根源差异

中式幽默的起源是有着较长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一位被称作是“俳优”的王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幽默家,从其名字也可以有所探究,“俳”为杂戏或滑稽戏的古代称谓,“优”则是指演员的意思。在近代,林语堂先生第一次在名叫《晨报》的刊物上发表了关于“humuor”和“幽默”的文章,至此,幽默有了新的发展。为幽默提供了相当具有创造性的见解。

西方式幽默则开始于19世纪,其历史相对较短,在美国式的幽默中,黑人常常是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有一种特殊的幽默方式叫作“黑色幽默”,如今在西方研究幽默是一阵热潮。归根结底,中英言语幽默的差异是因为自史而来的国家文化的不同,下面,我们将从地理因素、思维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三个方面来说明因何形成不同的言语幽默。

(一)地理因素

不同的民族性格以及精神都是通过较长时间的地理环境的塑造而形成的,中国的文化是黄河文化,黄河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在这样夯实的背景下,炎黄子孙建立了不同于西方海洋起源的华夏文明,在这个漫长而又艰辛的历史过程中,华夏子孙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繁荣与破败,这些都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相比而言,英语文化这一起源于希腊文明的海洋文化则历史较短,经过海上的冒险以及反复的迁移形成了西方人冒险活跃的性格。

(二) 思维因素

思维是文化表现成为语言的一种有效的方式。首先,思维是文化在个人心理的认同以及反映;其次,语言是构成思维的关键性要素,思维的不同反映着文化的不同。在中英言语幽默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文和英文背景下不同的思维模式。在中国,其文化是谦虚内敛的,这就使得其形成了一种含蓄文化,中国人并不习惯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幽默时尤其是,会虚构一些人事来进行幽默的活动。而西方人正好相反,西方人是崇尚外向的文化,这就使得人们在表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理性和推理,在表现的过程上也更加的直白,其幽默的内容一般是真实发生的。

(三)社会因素

中国自古至今崇尚的都是“和”文化,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希望人与人和谐统一,而且中国文化中集体的概念是相当重要的,集体的利益是一定高于个人的追求的,当集体与个人发生矛盾时,一定要将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但是西方的英语环境则不然,西方人大多追寻的是一种个人主义,这就是要自己对自己负责,尤其是自身的生活以及命运,西方的父母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就要告知其个人的独立、自身的表达以及隐私,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因此,我们就能够看出,这些不同的社会因素就造成了中西方在幽默上的言语表达的差异。

四、结语

即使言语幽默的方式或构成变化不定,但是其目的却相当一致,使人心情愉悦,从不同的中英背景文化角度来分析中英言语幽默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希望借此来帮助后继的学习者分析言语幽默,更好地表达自己,跨文化交流。对中英两种言语幽默的幽默语言的比较研究对语用学的丰富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将幽默的言语行为成果进行对各个学科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参考价值,除去关于语言学以及跨文化的交际学研究之外,言语幽默还对现在的人类学、心理学、哲学、文学以及社会学等有着指导意义,特别是处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关于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幽默行为研究可以帮助不同语言文化的国家和个体减少交际的冲突以及交际的障碍,就这点来说,幽默言语行为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许文婷.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时间系统的对比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邵梦远.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英文幽默语[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3]孙牧.文化语境影响下的英汉幽默对比分析[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2.

[4]孙静.基于概念整合理论解析《老友记》中的幽默言语[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

[5]Attardo,Salvatore. Linguistic The-ories of Humor [M].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1994.

[6]Austin,J. 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责任编辑:宋 佳)

猜你喜欢
文化视角比较研究
文化视角下的高中物理新课程研究
文化视角下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基本模式
“藏匿”与“炫耀”式景观中植物种植的美学比较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基于文化视角的社会分层与青年新移民的社会融合研究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
从文化视角来看日语接受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