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的评价分析

2013-12-26 07:25马骥
学理论·中 2013年11期
关键词:质量标准大学生党员内涵

马骥

摘 要:大学生党员质量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领域,也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如何评价大学生党员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评价体系,是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实现大学生党员质量全面提高、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内涵;评价

中图分类号:D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179-02

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发展史有力证明,“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党的细胞,是党的活力的源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经受着时代的考验,需要一支优秀的党员队伍。学生党员是党员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在党员中占有较大比重。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的质量,不但有利于发挥学生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及学业方面的表率作用,而且还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未来。因此,探讨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及其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的内涵

(一)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的内涵

根据党章,党员的共性标准由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即入党条件、党员的基本条件及党员的义务。同时,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因此,党员不但要具备前面三个基本条件,而且还体现在“共产主义信念”与“先进性”。坚持党员标准,就必须全面地坚持上述规定,任何将这些规定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只强调某些方面而否定其他方面的做法,都是对党员标准整体内容的贬损和破坏,应该坚决纠正[1]。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具体,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还没有完全成熟,那么,大学生党员的质量标准是什么呢?根据产品质量管理知识,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而标准是指衡量某一产品或事物应该达到的水平、尺度和必须遵守的规定。因此,大学生党员的质量标准内涵,是指大学生党员在政治思想素质、专业能力与模范引领作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水平。

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因此,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质量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服务人民大众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程度,是一种价值判断和评价。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成立与发展,既然是为了谋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质量当然决定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需要与人民的满意程度,同时中国共产党又因为追求共产主义事业,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与发展,其质量也为自己所规定。因此,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特征。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是对高校大学生党员自身党员先进性状况所设定的规定,是外界主体要求大学生党员所应达到的水平。所评价的主体或者说根据质量标准来评价的主体是多样的,可以是党员、也可以是一般同学或老师,可以是党组织,也可以是其他组织。他们都可能根据自己的观察与了解,依据党员标准对党员质量发表不同意见和看法,评价的主体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因而使得标准的运用带有主观性。同时,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评价对象的表现又是客观的、现实的,无论其主观看法如何,现实表现均是客观的、确定的[2]。

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随着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时期要面临新的任务,对大学生党员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因而大学党员质量标准也要发生变化,具有特定时期的相对性。但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确定的,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改变的,因而包含这一客观内容的评价标准是绝对的。所以,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又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

(二)建立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的必要性

规范大学生党员行为和加强质量保障的需要。由于缺乏具体的党员质量标准规范,某些大学生党员对党员标准缺乏认识,对党员的先进性认识不到位,使得一些大学生党员行为偏离党章要求,在实践中不能起到党员应有的作用。建立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党员深刻理解党章的要求,正确把握好党的先进性的科学内涵,约束自身行为,增强行动的自觉性,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努力实现在思想、学习、工作及生活中的党员先锋模范,保障党员质量。

完善发展党员标准和树立大学生行为航标的需要。建立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可以通过加强运用标准来监督管理,规范发展党员标准,确保学生党员都能在思想与行动上真正入党,使得标准成为党员行动的标杆,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提高发展党员质量”要求;同时,党员质量标准可帮助广大学生克服认识误区,增强行动自律性,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和普通大学生行动的航标,鼓励他们向党员标准看齐,增强党组织的模范引领作用,促进广大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有效地探索党员进出机制和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党员人才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建立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评价,可以促进大学生党员不断进步。同时,对于不达标准的大学生党员在进行教育、帮助后,仍不能达到党员质量标准要求的同志,可以要求其退出党组织,优化大学生党员队伍。从而,能有效地保障大学生党员走向社会后继续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其他人员更好地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工作,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党员人才[3]。

二、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的构建

(一)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的内容

根据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的内涵,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的内容应以政治思想、专业能力、模范引领为基本内容,全面评价大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工作各个方面的表现情况,考察其能否在学生中起到模范表率作用、是否不断加强党性修养。

政治思想方面。作为新时期的高校大学生党员,在政治思想方面的质量标准要求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理论水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先进文化方向,应自觉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二是政治信念。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觉悟强,能时刻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三是思想品德。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集体,遵守社会公德、模范遵守校规校纪、尊敬师长、关心同学、诚实守信、乐于助人[4]。

专业能力方面。大学生党员在专业能力上,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与示范性。主要体现在:学习态度。学习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高,学习刻苦,自觉性强,认真听课,从不旷课。学习效果。学习成绩优异,专业实践质量高、效果好。应用能力。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与实践活动,能主动地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

模范引领方面。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大学生党员在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应体现模范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作用。能以自己的优良举止与言行来激励和带动周围学生,增强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带头作用。带头参加各项科技、学术、社会实践、文体等活动中,带头执行学校的各种规定与改革。骨干作用。敢于坚持原则,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敢挑重担,能够成为学生的核心和中坚分子。工作能力。能及时、认真地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和任务;热心为同学服务,具有为班、系、学校做贡献的能力与成效;具有协作精神,能团结与凝聚大多数人一起工作[5]。

(二)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的评价方法

评价标准指标的设立。为将质量标准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构建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为政治思想(30%)、专业能力(40%)、模范引领(30%);政治思想包含的二级指标为政治理论(5%)、政治信念(8%)、思想道德(6%)、纪律性(6%)、诚实守信(5%);专业能力包含的二级指标为学习态度(13%)、学习成绩(11%)、实践能力(8%)、创新能力(8%);模范引领包含的二级指标为先锋作用(8%)、骨干作用(6%)、工作成绩(8%)、群众基础(6%)。各指标的权重,采用德尔菲法加以确定;各指标的评估等级由调查对象评定,设为好(10%)、较好(8%)、中等(6%)、一般(4%)、差(2%)。同时,“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法宝,因此,为确保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的有效,在对大学生党员进行评价时,既要强调党员的自我评价,又要有组织与其他党员的评价。评价主体为党员自身、所在支部、基层组织党员干部,其权重比值为2:4:4。

评价标准指标的运用。一是评价前的准备。在对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进行评价前,应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学校党委组织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各院系党总支积极配合,召开有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党支部成员、班级学生代表、班级主要干部参加的评价动员会议。二是评价。可按照学生党员述职、大会讨论、学生党员信息材料等方式,由党员提交自身评价、支部评价和干部评价来进行综合评分。三是评价结果分析与运用。各支部(可以专业、院系为类)对当年党员的质量情况进行分类按指标统计、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鼓励优秀,教育后进,达到促进党员不断进步和质量提高的目的。

三、建议

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数量在不断扩大,加强对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研究,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评价体系,公正、科学地对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素质和专业能力进行评价,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要求,是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实现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全面提高、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前面已对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的内涵进行分析,并构建了相对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法。但不可否认,由于党员质量标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内涵丰富的概念,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观念与专业能力还在不断形成与发展中,设计的质量标准与评价还有些不足,如指标权重、评价的方法、判断的主观性等方面还需在实际工作不断修正与完善。同时,可根据需要建立大学生党员信息电子档案、加强网络对大学生党员的评价,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员活动与学生活动,在评价与实践活动中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真正实现设立党员质量标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乔怡娜.保持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的路径探讨[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4).

[2]冯天明.保证大学生党员质量的考核评价机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

[3]刘晓洪,王雅琪.大学生党员评价体系的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9,(6).

[4]郑紫东,秦自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3,(1).

[5]花艳,王小莉.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和评估机制研究[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9).

猜你喜欢
质量标准大学生党员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关于涉外护理质量标准的几点思考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镇咳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