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茹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淡化理论,够用为度,培养技能,重在应用”的原则,培养具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合格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目前面临的迫切的任务。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提升应该本着“淡化理论,够用为度,培养技能,重在应用”的教育原则,构建“三岗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发展为目标,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设计能力,突出人才培养规格的实践性。校内、校外实训相互融合,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训有机衔接,工作与学习相互交替,“三岗”实训交叉进行,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性。三岗实训是指“识岗”实训、“顶岗”实训和“上岗”实训。“识岗”实训即在接触专业知识之前,学生到企业、生产性实训基地感受企业氛围,磨练意志,培养职业情趣,对工作环境、现场生产条件、工艺特点、主要设备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顶岗”实训即在学习专业知识后,学生进企业、上岗位,在工人师傅的指导下学习岗位操作规范,训练岗位操作要领,掌握岗位操作技能。“上岗”实训即学生在毕业前一个学期,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预就业企业承担生产任务,将实训和就业融为一体,实现毕业与就业的对接。以“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相对接、课程标准与行业规范相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相对接”的“三对接”原则,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技能培养为核心,对电气自动化的生产岗位能力进行分解,确定专业核心能力,通过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载体,把专业技术知识点融入能力培养过程之中。按照以学校为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用人单位参与,校内成绩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要求,健全社会、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制度,学生、家长意见反馈制度,以及学校教学各个环节质量的动态监控制度,形成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的有效评价机制。
对专业核心课程实施项目考核方式,改革以往大部分以闭卷的笔试考试为主的形式,增加实际操作的内容,由原来的笔试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改革为学生自评、教师和学生互评方式评定。同时,对于《电工实训》、《电气控制综合实训》、《维修电工中级证》、《维修电工高级证》等课程采用以证代考的方式进行。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中涉及到的知识应随着行业的发展、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而不断的更新,在教材的选取上不能只局限于某一本教材,而需要参考最新的行业内部论文和相关资料,传授的内容要不断地补充,紧跟现代电气技术的发展步伐,让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前对行业的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授课方式上也要多元化,对于这些新技术的讲解可以请一些校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以讲座、讨论的方式进行教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手段去学习和了解相关行业的最新动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提供一定的实际操作机会,使学生敢于动手,能够动手。使学生具备一定自学及动手能力,并积极引导和给予帮助、鼓励使学生能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自行制作相关内容的课程设计。
以往的实验教学过分依赖于理论课程,绝大多数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该对实验教学内容、方法进行改革。在实验教学方面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将传统的模拟实验与MATLAB环境下的仿真实验相结合,将基础理论验证类实验与自主型、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相结合,将基本实验与创新实验相结合,建立一个立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从而满足不同阶段实践教学的需要,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硬件平台。基本型实验的内容比较成熟,可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巩固理论知识;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主要是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我们在实验内容改革过程中,要逐步将以验证理论为主的基本型实验,转变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科方向课程的实验开出率必须达到100%,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的比例应该设定一个逐年提高比率。
由于实验课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高职院校应该完善本校网络学习系统,使学生可以通过预约或上网自主地开展多项实验,进行理论验证、性能分析和综合设计,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本课程的学习都将起到良好的作用。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对于教学大纲规定的必做实验,由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共同指导完成:对于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可以预约指导教师给予宏观上的指导。另外,建议建立电工电子创新实验室。该实验室实验时间及实验内容开放,学生利用开放实验室的机会,自主选择实验、自主设计实验程序、放宽实验时间等,这种自主式实验教学方式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创新实验室的锻炼及教师的认真指导,实践能力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根本保障,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建设要坚持校内外相结合的原则,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结合、校企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利用院校与企业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依托产学研项目,使学生在校学习阶段进企业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可以采用分散和集中实习两种方式。首先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这类学生(如电力系统子弟)大部分联系的是毕业后的就业单位,提前分散实习对他们今后的工作起到了良好的衔接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习经费压力。其次根据高职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向,大部分学生今后从事有关电力方面的工作,可以安排一个固定的电力厂作为生产实习基地,安排两周左右时间的集中实习,通过参观及专题讲座,使学生对目前电力系统的最新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覆盖面宽的特点,尽量多联系不同企业作为实习单位供学生参观,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在各种企业的实际应用。
[1]苏小林.高职电类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2]李岩.高职院校 PLC 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才智,2011(17).
[3]徐梅.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19).
(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