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小吃 品文化——云南篇

2013-12-24 00:00:00耀婕
大众健康 2013年4期

云南省远在中国版图的西南边,在那里有着“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美景,也有着“一天吃四季,十餐不同味”的美食。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造就了云南千百年来独树一帜的美食文化,云南的美食种类多的如同那里的鲜花,云南的小吃不仅融汇了云南人民的智慧与对生活的风情,也把浓浓的地域饮食特色融入其中。

过桥米线是一道我们非常熟悉的小吃,它也是云南滇南地区特有的小吃,据说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过桥米线把主食和辅食合为一体,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吃法独特,以滋嫩、鲜香、清爽适口,营养丰富均衡而著称,深受人们的喜爱。

蒙自是过桥米线的发源地之一,那里的过桥米线正宗且味美。正宗的过桥米线有四大特色:一是汤滚但不冒热气,高汤起锅后用油封住,上桌时看起来如死水微澜,其实它的温度足可以把生肉烫熟。二是所有的荤菜几乎全是生肉,用刀切成非常薄的薄片,吃时全靠那碗热汤烫熟;三是配料丰富,有鲜豌豆尖、黄芽韭菜、嫩菠菜,以及芫荽、葱丝、姜丝、玉兰片、氽过的豆腐皮等等,云南人喜欢把过桥米线称为“一套米线”,正宗的一套米线配料就能有几十种;第四则是碗大,想想要放下几十种配料,碗不大也着实装不下,据说最大的碗都可以给小孩子洗脸!过桥米线的奇妙之处在于它的吃法上,大碗中盛上用肥鸡和猪骨熬制好的浓汤,其它的主料及辅料分别用小碟或小碗单独盛放码好。吃的时候,先将生肉片逐一放入滚烫的汤中,轻轻搅动,肉片立刻变得玉兰片似般雪白、细嫩,再放入鲜菜及辅料,最后放入米线,再浇上油辣子即可食用。碗中红、白、黄、绿交相辉映,清香扑鼻,味道异常鲜美。

据说过桥米线之所以有这样的吃法,来源于一段动人的传说。蒙自城南有一个南湖,湖光潋艳,风景旖旎,有一座石砌桥延入湖心小岛。岛上茂林修竹,掩映着几间房屋,环境幽静。有位准备迎考的秀才为了躲避迎来送往的应酬,独自居于这座小岛苦读诗书,他的妻子便每天为他送饭,但每次都因路途较远,送到时饭菜都凉了。一天,妻子念他读书辛苦,把家里的母鸡杀了炖熟,放上米线,送去给丈夫滋补身体。当时秀才正在废寝忘食地攻读,她在旁边等候时便睡着了。一段时间过后醒来一看,发现汤还是热的,原来是汤面上一层厚厚的鸡油起到了保温的作用。秀才吃了这种美味可口的米线,十分满意。她由此受到启发,便常常用鸡汤烫米线送给丈夫吃。而丈夫在妻子的细心照顾和鼓励下终于考上了状元,一时传为美谈。因为妻子到岛上送饭要通过那座石砌桥,便将这种米线取名为过桥米线。旅游者若到了云南,一定别忘了品尝正宗的过桥米线,而且还会得到一句好彩头:“吃了过桥米线,定会吉星高唱,万事如意!”

米线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且具有低蛋白、低脂肪的特点,配菜则以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中等脂肪为主。各种食材的营养成分取长补短,营养全面均衡。但高汤中含有大量的动物脂肪,不利于健康,对于肥胖、患有高血脂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人,最好不要进食过桥米线中的高汤。

饵块是云南地区特有的,也是昆明市最著名的小吃之一。饵块是用产自当地的优质大米加工而成,有些地区也称饵块为饵块粑、粑粑等。大米经过淘洗、浸泡、蒸制、冲捣、揉制成各种形状,常见的有块、丝、片三种,制作方法也很多样化,烧、煮、炒、卤、蒸、炸都可以,各有风味,很惹人喜爱。

在昆明的传统民俗习惯中,饵块是过年是必吃的食物。在旧时,舂饵块可是一景。春节前,先将经过浸泡的大米放在木甑里蒸制,蒸到六七成熟时取出,放进碓窝里舂。待熟米舂成面状后,放在案板上搓揉,最后做成砖块状,饵块就做好了。也有人家用木模压制成饼状,木模上刻有喜字、寿字、福字、鱼、喜鹊等之类的喜庆图案,压制出的带有吉祥寓意的饵块饼也预示着来年的日子会顺顺利利。

饵块可烧、可炒、可卤、可炸,做法很是多样,且各有特色。烧饵块是用薄饼形状的饵块在无烟的炭火上的烤制,烤到微微焦黄时,在表面涂上芝麻酱、辣酱、辣椒油等,再夹入牛、羊肉或油条,是当地绝对不可多得的美味小吃! 饵块也可以卤着来吃,卤饵块来自玉溪地区,先把饵块切成长短一致、粗细均匀的细丝,然后用熟猪油、甜、咸酱油、酸菜、韭菜等配料在小铜锅里与饵块反复翻炒,炒至汁浓且包于每根饵块丝上,方才盛入碗中开吃,卤饵块红润油亮,浓香扑鼻,卤味醇厚。炒饵块则又是另一番风采,每逢农历大年初二,昆明人都要做炒饵块来吃。把饵块切成小薄片,用当地特有的火腿、酸菜,再配上大葱、韭菜、豌豆尖等辅料炒制,佐以甜、咸酱油,再拌上些许辣椒油,味道香甜浓厚,咸辣醇正,极富滇味的情致。炒饵块还有一种更有名更有特色的做法,叫“大救驾”,也叫腾冲炒饵块。相传,明末清初吴三桂率军紧追永历皇帝,永历逃到腾冲的一个村里歇脚,村民炒了一盘饵块献上,永历帝吃后赞不绝口,称“真是救了朕的驾了”。自此,腾冲炒饵块就得了“大救驾”的美名。“大救驾”与昆明炒饵块不同的是,饵块切成三角形,且薄如纸张一般,佐料用到了鸡蛋、油辣子、番茄、白菜和大葱等,不放一丁点儿酱油,只用少许盐来调味。视觉上清新明快,各色食材搭配在盘中甚是清秀雅洁,味道也十分清爽,别具一格。

饵块中富含蛋白质,且主要是米精蛋白,氨基酸的组成比较完全,非常易于消化吸收。除此之外,饵块中的矿物质、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含量都很高,适于各类人群食用。

在云南省的开远市,有一道独有的小吃,叫开远小卷粉。用大米浆蒸成米粉,包上馅料,用油炸制而成,是现做现吃的街边小吃。食客们通常围坐在小摊旁,亲眼目睹摊主制作,现炸现吃,随吃随点,鲜香滋嫩,别有一番情趣。

小卷粉美味的关键在于它的馅料和佐料。馅料的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芹菜肉馅、酸菜肉馅、香菌角肉馅和藠头肉馅等等。不得不提的是藠头,这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一种泡菜,只有在开远市才能品尝的到。吃小卷粉还需要搭配蘸水,蘸水也是现场调制的,配料多达十几种,光是辣椒就有四五种,还有姜汁、蒜汁、卤腐、鱼腥草等等。蘸水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随意调制,也可请摊主代劳。配制的过程中听着瓶瓶罐罐叮当做响,也是吃小卷粉的一大乐趣!

小卷粉的外皮是用大米制成,内馅中有蔬菜和肉类,营养较为均衡。值得一提的是,小卷粉是用油炸制而成,三高人群还是要尽量少食。

云南小吃较之其他地区的小吃,更多地使用了当地的酱料、香料,选材上讲究天然多样、保留原汁原味。在吃的方法和制作方法也有云南独有的特色,保留了汉族的技艺,也融合了少数民族传统的烹饪方法,是任何地区的小吃都无法比拟的,是云南小吃最显著的特色。独特的滇味小吃叙写了饮食文化中绚丽多姿的篇章,把云南小吃称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真的一点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