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绝品,同里

2013-12-24 00:00:00余显斌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3年2期

江南如诗,同里,是诗中的极品。

游同里,喜游小巷,而且,是平常无名的小巷。

无名小巷,在同里,如深闺女子,无人能识,但慢慢走去,蓦然一见,一时惊绝,疑为天人。

游这样的小巷,雨天最好。

深秋细雨,帘幕千家,遮住山,遮住水,也把同里遮成了一幅大写意。不,如黑白片子里的一帧风景。

撑一把伞,在同里小镇上,你就成了黑白片子中的主角。在细雨迷蒙中,不急不徐地,步步行来。雨,在同里的粉墙黛瓦间,显得多情而细腻,婉约而柔媚,让人断魂。

断魂,是一种多美的感受,在时下的红尘和铜臭中,何处能够?几人能行?而同里就能。一段漫步,几声长叹,一颗被尘垢污浊的心,变得轻灵了洁净了,如一枝沾雨盛开的荷花,清香四溢。

当然,如果是晴日游同里小巷,最宜于清晨,或者黄昏。

清晨的同里,在雾中醒来,如晨妆的少妇,格外清新,格外媚人。这时,你轻衫布鞋,沿着小巷走去。薄雾,将散未散,远山上,有几杵钟声传来,一身清凉如水。小巷里,有卖菜的人回来,见你,会水灵灵地一笑,问:“客人找谁吗?”江南口音,自是温润婉转,悦耳动听。

至于黄昏,夕阳半墙,鸟儿归巢,晚霞影里,总会产生一阵燕子归来、王榭不再的落寞之感。这时,随口吐一个字,都合乎平仄;随嘴说一句话,就是一句诗。

走完同里小巷,你,就成了大唐竖行文字中走出的诗人。

同里的美,三分在巷,三分在水。

同里被水包围着,镜中青螺,清秀如莲。小镇内,同样是家家临水,户户通舟。镇内每一条河都乖顺如女孩,是古典的,婉约而不轻佻,绝不会呈现一种奔腾咆哮的剽悍样。

总之,同里的水知道怎么做水,而且做得一唱三叹,清秀绝伦。

好水,永远如美女一般,它清新,雅致,而且知道自己天生丽质,不须扭捏作态,一眨眼,一回望,出自自然,又在自然中显露出无尽的风流。

坐一只小船,羽毛一般轻灵的船,行走在同里的水上,两岸,是白屋,是粉墙,水就夹在中间,一脉清波,流光溢彩。时时,会有人沿岸上下,人影长长地倒映水上。

同里水多,桥更多,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这些名桥自不待言,仿古桥,就四十多座。

船在水中行,时时穿过桥下。桥,是同里风景中的佳品。同里人把桥变尽姿态,做足文章。有月形桥洞,有菱形桥洞,也有虹形的。桥很古朴,仿佛是从王维的画中取出,随手安放在水上。桥沿上,藤萝垂垂,遮住桥洞,也遮住船上人的视线,使你极尽目力,想看尽水面景色,可无论如何都难以如愿。

江南山温水软,而同里,山更温,水更软,空气更细腻,吹弹得破。

同里的女子,是风滤过的,水淘过的,占尽同里风情美景。

在如烟的雨中,有时,会遇见卖花的女孩,一个篮子,里面横斜着几束或几枝花,水灵灵的,人花相映,自成画意,对你一笑。随意买一枝,也买下一叶江南的风景,何乐而不为?

同里女孩的话,有一种水性,有一种柔韧,很动听。

我游同里时,租的恰恰是一个女孩的船,女孩长得嫩葱一般,望着我,眼光眨啊眨地问:“客人哪人啊?”

“陕西的。”

“陕西好啊,有秦始皇兵马俑。”她赞道,一片阳光,照在脸上,眉目如画。

“没你们这儿好啊,山美水美,女孩更美。”我由衷赞道。

“真的吗?”她问,微偏着头,长发如水泻下,让人见了,有些自失,心里,软软的,竟泛动着一泓水波。

同里的美,三分在水,三分在巷,还有四分,在于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