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为衣兮信为裳

2013-12-24 00:00:00刘沛
做人与处世 2013年24期

“诗圣”杜甫曾写过题为《别房太尉墓》一诗,来悼念他的一位挚友,其中有“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两句。“把剑觅徐君”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代吴国派遣使臣季札带着礼聘出使晋国。在路经徐国时,季札受到徐国国君的盛情招待。徐君见季札腰间挂着一柄长剑,赞不绝口。季札会意,原想把宝剑送给徐君,可是按照春秋礼仪,外出使臣必须佩带宝剑,季札决定等他回来再把宝剑送给他。

可万万没有想到,季札还没回来,楚国已经出兵犯境,徐君身临前线,不幸战死。季grQLUODFcWcwoh6652vjoQ==札回到徐国得到徐君死去的消息,心里十分悲痛,特地备了酒食到徐君墓地祭奠。为了实践自己赠剑的许诺,季札解下腰间佩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然后依恋不舍地离开墓地。

想买书,店内却没有老板,书友可以在纸上写下自己购书的名单,将钱款自行放入钱筒中,这成为台湾“BOOK ANEW”二手书店的特色。27岁的老板认为,“爱书的人素质高,不会偷书,”且书的单价低,转卖也无法获利。信任的后果是,书友们一般多塞钱支持他。

以上的故事本身并不惊天动地,但足以证明:诚信是一种美德,是人性中最重要的美德。确实,在我们眼中,诚信是美丽的,它能给世界带来温暖的阳光;诚信是永恒的,它只占据心灵中的一个很小的角落,就会影响人的一生。

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有诗云:“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在现代文明程度逐步提高的今天,我们把“诚信”的重要性上升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对它的评价也是不同凡响,那么,如何让诚信这种美德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一份严峻的考卷。

编辑 袁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