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早上起床叠被子,就无缘由地鼻子发痒、喷嚏不止?或者,刚刚出门呼吸新鲜空气,就会一连串喷嚏,鼻涕似清水似地流个不停?
身边的人见你这副模样,可能还会关切地提醒一句:“着凉了吧?快吃点感冒药。”结果感冒药吃一两个星期也不见好转,鼻涕照流不误,鼻塞夜夜来袭,鼻痒高峰时期还会伴发眼睛周围奇痒无比。等你实在忍受不了去就医,医生就会告诉你其实是过敏性鼻炎犯了……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有些朋友出现上述症状时间达数月、数年,有了喘憋症状才到医院医治,使得治疗复杂化,承受了更多的痛苦。
过敏性鼻炎:熟悉的病名,不熟悉的病情
过敏性鼻炎又称作变态反应性鼻炎,是一种由变应原诱发的、由免疫球蛋白IgE介导的机体超敏反应。过敏性鼻炎依据发作时间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一般能查到明确的过敏原(变应原)。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过敏原多为花粉、蒿草等植物性物质;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过敏原多为尘螨、真菌、食物等物质。冬日里空气干燥,屋尘螨、粉尘螨等广泛漂浮,空气里漂浮的可吸入颗粒物质较多,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者多数会在冬季加重。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多数会在春夏或夏秋季高发。
过敏性鼻炎一般一周发作4天以上,每天发作时间不少于4个小时。鼻痒后阵发性喷嚏就会继之出现,一连串喷嚏之后,清水样鼻涕便源源不断,严重者会在1天内用掉数包纸巾擦鼻涕。大量鼻涕和鼻黏膜的高度水肿使得鼻腔塞得严严实实,鼻塞也就在所难免。擤出鼻涕后可能会出现轻度缓解,但这种解脱也是暂时的、轻微的,清水鼻涕再次积聚后,鼻塞又开始了。由于鼻塞导致大脑缺氧,会出现头痛、头胀,晕沉沉无法正常休息、工作。
近年,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使得人们的居住环境内出现了愈来愈多的新致敏物质,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所升高。据国外文献报道,过敏性鼻炎发病率20%~30%,儿童发病率甚至高达40%,其中以白种人发病率居高。过敏性鼻炎一旦发作且控制不佳,约40%~50%可能发展为支气管哮喘,其他并发症包括鼻息肉、鼻窦炎、过敏性结膜炎等。
感冒:过敏性鼻炎的替罪羊
有人要问,普通感冒也是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头痛,我们怎么来区分普通感冒和过敏性鼻炎呢?的确,普通感冒和过敏性鼻炎容易混淆。普通感冒也叫上呼吸道感染(上感),是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黏膜的炎性反应。集中在鼻部的症状主要是急性鼻炎,表现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头痛,伴发全身酸痛、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但是仔细观察,普通感冒鼻塞和过敏性鼻炎无论是症状还是病程其实都是有区别的。如右表。
(编者注:右表仅供参考,要确定自己究竟是患了感冒还是过敏性鼻炎,最好还是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做详细的问诊和检查。)
过敏性鼻炎检查有讲究
那么,去耳鼻喉科看过敏性鼻炎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首先,配合医生的问诊,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包括发病的时间,诱因(这项很重要),以及鼻塞、头痛、鼻涕、喷嚏、鼻痒等主要的表现。如果感觉鼻炎发作时伴有喘憋、胸闷症状,也一定要告知医生;如果已经服用感冒药或者已经自行使用喷鼻的药物,一定要在就诊前至少停止使用1天,否则药物作用可能会掩盖实际的病情,干扰医生的正确诊断。一般情况下,医生根据查体,诊断过敏性鼻炎并不难。正确使用药物,症状也能很快控制住。实际上,避免接触过敏原才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首要原则,因此寻找过敏原也很重要。
目前,国内过敏原检测的检查主要有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两大类。体内试验主要是用过敏原皮试液点刺到皮内,根据风团大小确定过敏原。这种检查方便、快捷,应用广泛。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点:1.近期服用或使用抗过敏药物、糖皮质激素者,要停止使用1周以上才能进行此类检查;2.以前曾经出现过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的患者不能进行此项检查;3.盐酸或组胺过敏的人也不适合进行此项检查,因为要使用盐水和组胺进行对照。
体外试验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查。这种检查不受药物使用的影响,可以不停止抗过敏药物或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只需静脉抽血即可,适用于点刺试验无法配合的人群,如小朋友等。
当然,两项检查相结合才能得到相对客观的结果,明确过敏原的种类。
过敏性鼻炎不难控制
治疗过敏性鼻炎,首当其冲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因此,如检测得知对某些食物过敏,比如海鲜,那么应避免摄入该类食物;对某些花粉或者植物过敏,应该在该类植物开花或茂盛生长的时候减少外出或外出戴好口罩,并且根据医嘱在过敏季节开始前使用药物提前预防;如果是对尘螨、灰尘、真菌等无法回避的物质过敏,那实际控制确实比较麻烦和无法执行,但仍然可以通过晾晒被褥、通风、加湿等途径来减少接触机会。
药物控制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也相当重要。根据诊疗指南,对过敏性鼻炎进行分级治疗,主要的药物包括鼻喷激素、口服抗过敏药、口服糖皮质激素等。过敏的严重程度不同,药物的使用方式、种类、时间也不同。
药物的使用指导请遵医嘱。有两点需引起大家的注意:1.请依据说明书正确使用鼻喷药物,这是坚持用药的前提;2.过敏性鼻炎可以控制但不能根治,不要轻信那些夸大医疗效果的非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