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菇蛤粉治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是一件让人十分烦躁的事情,我听舅妈说鲜慈菇全草捣烂绞汁,用蛤粉调和成糊状涂患处,可治皮肤瘙痒、痱子、皮疹。但是这种土偏方我不敢贸然使用,怕本来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好,又多出其他问题来就更麻烦。所以想请问一下,这个方子可靠吗?
河北邢台 李治伟
点评
皮肤瘙痒的原因复杂,如外界的寒冷、温热、化纤织物等刺激;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肝病、肾病等;还有真菌感染、湿疹过敏等都可引起瘙痒。
慈菇,又名燕尾草、茨菇、地栗,能当蔬菜食用及药用,一般以球茎或全草入药,味甘苦,性微寒,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散结功效,可治咯血、吐血、崩漏带下、尿路结石、小儿丹毒等,外用能治痈肿疮毒,毒蛇咬伤。民间常用慈菇捣烂与生姜汁调匀,涂敷于皮肤痛处,有消炎、退肿、止痛之效。蛤粉为蛤蜊等贝壳经锻制粉碎后的灰白色粉末,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壳角质、无机元素等。蛤粉味咸、性寒,有清热利湿、化痰软坚、治酸止痛等功效,外用可治疗湿疹、烫伤等。蛤粉善治湿热内盛所致的湿疹、黄水疮,其止痒止痛作用明显。明代《外科正宗》中的“蛤粉散”,即以蛤粉为主药,用于治疗“浸淫疮”(黄水疮)。研究表明,蛤粉对多种球菌、病毒有抑制作用。
故上方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痒功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瘙痒、红肿、疼痛等,当有一定的疗效。
(编者注:湖南、四川有些地方也将荸荠称为慈菇,实际上这是不同的两种植物,药性与营养价值各有所不同,请勿混淆!)
(点评者: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 蒲昭和)
川芎巧治骨质增生
我爸爸脚跟有骨质增生,我在网上看到一偏方:取川芎(研成粉)6~9克,加入山西老陈醋调成浓稠糊状,然后用少许药用凡士林调匀,涂抹在增生部位上,再盖上一层塑料膜并外加纱布,用宽胶布固定。每2天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换药7次左右疼痛减轻,继用3次后症状基本消失。不知道是否可行?
四川达州 李嵩
点评
骨质增生症属中医的“痹证”范畴,亦称“骨痹”。中医认为本病与外伤劳损、淤血阻络、感受风寒湿邪、痰湿内阻、肝肾亏虚等有关。
川芎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的功效;陈醋具有活血化淤、软化血管的作用。二者相伍,对属于感受风寒湿邪、淤血阻络者有一定疗效。其临床表现为头颈肩背及四肢麻木、刺痛,痛有定处,夜间加重,按压时疼痛加剧,有喜热恶寒等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患有骨质增生的患者应避免长期剧烈运动,因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是诱发骨质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但又不能完全不运动,骨质增生患者要适当进行锻炼,意义在于消除或减轻增生部位的疼痛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和劳动能力,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骨质增生严重的患者,应到医院进行系统的治疗。
(点评者:国家药典委员会研究员 白晓菊)
三七治贫血
去年,我被检查出中度贫血,医生说再不注意,发展成重度就麻烦了。我不是很想吃药,就一直吃着药膳。具体方法是:将适量三七片投入鸡油中,以文火煎炸,至微黄色为度。捞出,研细末。取童子鸡1只,去内脏,将熟三七粉15~20克撒入鸡腹内,加入适量清水或黄酒,文火炖烂,每日分2~3次食完。吃了大半年,去检查发现贫血有所好转。
四川广汉 李君英
点评
三七又称田七、金不换等,性温,味甘微苦,主要有散淤止血、消肿定痛功效,常用于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咯血、衄血、胸腹刺痛等证。三七为“血证要药”,《本草纲目拾遗》认为“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其特点是:治血淤时能活血散血;疗贫血虚弱时能补血养血;出血时又有止血、消炎功效。三七有“生活熟补”之说,即三七生用,有活血化淤功能,擅治跌打损伤及各类淤血阻滞,熟用则重在补血疗虚。研究表明,三七能促进各类血细胞分裂生长、增加数目,促进骨髓细胞增殖和释放,增加骨髓红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促进造血,说明三七治疗贫血有根据。
“三七炖鸡”是一道美味的补血药膳。鸡肉本身能温中补脾、益气养血,它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成分,其中富含铁质,补血作用也强。鸡汤中适量加黄酒,既可除腥、增加鲜味,黄酒还能活血,有补血养颜之效。故三七粉炖鸡服食,对体弱、气血虚或贫血者,有极佳补益效果,适合一般中度贫血患者食用。
(点评者: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 蒲昭和)
萝卜胡椒止咳祛痰
小时候家境困难,那时候的医疗条件也没有现在好,平时感冒咳嗽之类的小毛病就很少去医院,基本上是“就地取材”,往往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咳嗽有痰的时候,用萝卜1个,白胡椒5粒,生姜3片,陈皮1片,加水共煎30分钟,日分2次饮。这样服2~3天就能缓解许多。
安徽阜阳 彭实飞
点评
白萝卜味辛,性微寒,入肺、胃、大肠经,主要有清热解毒、消食化滞、宣肺解表、化痰止咳等功效。研究表明,白萝卜内含芥子油、淀粉酶等,既能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又有止咳化痰、宽胸利膈作用,对胸闷气喘、食欲减退、咳嗽多痰有较好的食疗效果;白胡椒味辛,性热,主要有温中散寒之功,且能宣能散,可开豁胸中寒痰冷气,善治中焦寒盛、脘腹冷痛、肺寒痰多等症;生姜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功效,是治疗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等症的常用药;陈皮味苦性温,能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现代研究表明,陈皮有平喘、祛痰、抗炎作用。诸味合用,能起到温化寒痰、宽胸利肺、止咳的效果。
上方对外感风寒或慢支炎出现的寒咳、多痰症状,具有一定缓解作用。寒咳主要表现:痰色稀白,呈泡沫状,头痛,鼻塞,流清涕,或伴有怕冷、畏寒,无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但如是感冒热咳、阴虚燥咳(主要表现为咽喉肿痛,咽干舌燥,痰结而浓或干咳无痰,舌质红,舌苔黄,尿少而黄),则不宜选用本方。
(点评者: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 蒲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