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因听信“末日连黑3天”的“预言”,我国不少地方出现民众抢购蜡烛的现象。而最终的事实证明,所谓的“末日预言”不过又是经不起考证的流言。“连黑3天”,稍有些科学知识的人都会明白这样的事不会发生。但生活中,尤其是保健领域还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说法,即便你有着一定的学历,如果你没有更进一步地深入思考、敢于质疑,在遇到未知问题时没有向科学寻求帮助,结果仍有可能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
本期特别策划,我们就来评说一下——
2012年12月21日,传说中的“世界末日”没有到来,连黑3天、天体撞击、地磁倒转等传闻转眼间也都成了浮云。
2013年的阳光依旧普照大地,“世界末日”的纷扰也翻了过去,但反思不能就此画上句号。回想传言鼓噪之下,尽管大多数人没有当真,但仍有人疯狂抢购蜡烛火柴,有的邪教组织利用“末日论”骗人敛财,有人散发传单搅得人心惶惶,还有人挥霍家财及时行乐,可谓害人不浅,误事不少。
近年来,“名医”布道掀起绿豆热,核泄漏传闻引发抢盐风潮,地震谣言造成全城恐慌,一幕幕现实荒诞剧,在科学发达、文化昌明的今天,无不折射出类似现实问题,令人触目惊心。“科学不在时,谣言就会泛滥”。明明荒诞不经、错误百出,却偏能招摇惑众。人们一次次在事发后懊恼自嘲,却又一次次在相似的谣言前迷茫。如此翻来覆去,凸显的其实是科学意识的群体性缺失,说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科学缺失现象,公众科学素养亟待提升。
今天,我们就来评说一下,生活中那些似是而非的“保健流言”——
流言1 女性常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
豆制品中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以大豆异黄酮为主),未能吸收的植物c6c9a2a978812195acabc1775a336665雌激素会在人体内积聚,造成人体内雌激素偏高,乳腺癌患病几率上升。
研究结论:食用豆浆等豆制品不但不会因此患上乳腺癌,反而可以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是乳腺癌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科学原理: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亚洲人因摄入大量的大豆及大豆制品,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上海乳腺癌现状调查”研究了上海市5042名20~75岁女性乳腺癌患者,发现吃豆制品可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对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女性进行的膳食与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大豆对乳腺癌的发生有显著预防作用。
进入更年期(现称围绝经期)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引发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即“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现更名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另外,雌激素的减少还会降低钙的吸收和利用率,使骨质密度下降陡然加快,导致骨质疏松,对女性健康产生长远的不利影响。此时,女性特别需要有利于稳定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食物,而大豆恰好是很好的选择。
食用大豆异黄酮食品可弥补由于绝经减少的雌激素,从而减轻或避免引起更年期综合征。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更年期妇女如果每天食用45克大豆,其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率就会降低40%。饮食中含有豆类食物,可缓解更年期妇女潮热出汗的症状。大豆异黄酮还能改善更年期或临近更年期妇女全身的动脉弹性。对478名绝经后女性进行调查发现,吃豆制品可以有效地降低骨质疏松。还有研究发现,每天摄入大豆异黄酮100毫克是安全的,并能很好地预防经期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
2008年,发表在《英国癌症杂志》的一篇文章也表明,大豆里的大豆异黄酮不但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反而会降低乳腺癌的患病率,尤其在大豆类食品消费量较高的亚洲人群中。
此外,发表在世界权威医学杂志《癌症》的文章《国际乳房健康和癌症指南》列举了世界各国一些预防乳腺癌的方法,其中预防乳腺癌的饮食方法之一就是要适量吃大豆及其制品。
专家观点:大豆中含有的异黄酮类物质确实是植物雌激素,不过许多研究都表明,食用大豆制品不仅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反而可以降低乳腺癌患病率,对于预防和减轻更年期综合征也有一定的作用,是很好的女性食品。
流言2 汤泡饭伤胃
吃汤泡饭,会使食物在口腔内还未嚼烂,就滑到胃里,加重胃肠道负担。此外,吃汤泡饭也会让唾液分泌得少,不利于食物的消化,营养不能被完全吸收。再加上味觉神经没有受到应有的刺激,胃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最终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消化和营养不良。
研究结论:在与食物有关的疾病中,决定个体得病的原因往往并不是“吃什么”,而是“怎么吃”。
科学原理:与流言有关的两种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与食物之间的关系,科学家们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功能性胃肠病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类难以找到病因的消化道(从食管到肛门的整个消化道)疾病的总称。而找不到病因,亦即是科学家也说不清病因是什么,食物可能与该病有关,也有可能无关,国外科学家研究发现,大多数食物的营养成分都与功能性胃肠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也没有哪种食物可以被称为是功能性胃肠病的“罪魁祸首”。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日常摄入的脂类要比正常人略高一些,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略低,但是这种差异并不显著。
营养不良在数十年前曾经是影响我国人均寿命的罪魁祸首,但是随着近年来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不良中危害最大、危害范围最广的两种类型——热量摄入不足和蛋白营养不良已经很少威胁到广大城镇居民的健康。如果在《中国营养膳食指南》推荐的膳食框架下,坚持合理膳食,同时将汤泡饭作为膳食的组成部分,是不会引起营养不良的。
即使因为汤泡饭这种食物本身的特点,造成人们食用的时候咀嚼的次数减少,影响消化系统对其营养成分的吸收,但是汤泡饭并不是膳食的唯一组成部分,不同食物的均衡搭配才能支撑起完整的膳食宝塔,保证营养摄入均衡。如果每天将汤泡饭作为唯一的食物,而不吃其他食物的话,则毫无疑问会引起营养不均衡,长此以往造成营养不良;如果膳食搭配不均衡,即使不吃汤泡饭,还是会引起营养不良。汤泡饭只是可能影响到营养的吸收,那注意多咀嚼就可以了,不用否定汤泡饭本身。
专家观点:“汤泡饭引起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缺乏依据。食物本身是无罪的,而能否合理搭配和食用这些食物才是决定我们是否会“病从口入”的关键。
流言3 颅骶疗法可治百病
近期,一套“颅骶养生操”在国内流行,其根源是欧美的“颅骶疗法”。据说治疗师用手轻柔地触摸患者头颅、胸腹部等处,就能摸出患者的“颅骶节律”,知道其身体问题。治疗师通过手法放松几块颅骨之间的骨缝来调整患者脑脊液,从而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对从头痛、下巴痛、颈背痛到多动症、孤独症、情感困扰等都有疗效,几乎能治百病。
研究结论:颅骶疗法在诊断和治疗上都没有科学根据。按摩根本动不了铁板一块的颅骨,更改变不了脑脊液的流动。
科学原理:人在出生后几块颅骨没有连上,留下的空间称为囟门,从而适应因不断发育而膨胀的大脑,表现为颅骨之间可以有轻微的相对移动。但到了一岁半以后,颅骨之间逐渐长成紧密连接的骨缝,成人的颅骨更是坚固到可以用“头槌”顶足球的程度,因此单纯通过手法触摸是无法“放松颅骨骨缝”的。
脑脊液是由脑室中的脉络丛毛细血管分泌的清亮液体,最后在蛛网膜下腔被回吸到静脉,对脑和脊髓神经组织起到保护和提供营养的作用。脑脊液的压力是比较稳定的,受呼吸、静脉血回流压力、胸腔和腹部压力影响也会有所波动,这种波动的生理、病理意义尚不明确。大脑、脊髓被周围的结缔组织包裹得很紧,外面还有骨性颅腔和椎管腔包裹,因此脑脊液的波动不可能用手摸到,更不可能用手改变脑脊液的流动方向和压力。
专家观点:全美反卫生欺诈委员会副会长、医学博士史蒂芬·巴雷特列举了颅骶疗法无效的多项科学研究:
1999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健康技术评估办公室综合分析各种研究后,认为颅骶疗法是无效的,其报告结论是:“推荐颅骶疗法是没有足够证据的。”
2002年,美国新英格兰大学骨科医学院两名教授研究颅骶疗法后得出结论:颅骶疗法声称的机理是不成立的,其诊断的可靠度约等于零。
2011年,一项研究比较了142名5~12岁的脑瘫儿童,半数接受了6个疗程的颅骶疗法,半数没有接受,6个月后研究人员未发现两组患者在整体运动功能与生活质量上有明显差别。
流言4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因为水果含糖量高,而且水果极易消化、升血糖速度快。
研究结论: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种抗氧化物质,这些营养素对于保证糖尿病患者营养均衡是有好处的。
科学原理:美国糖尿病协会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水果的。在他们提供的糖尿病患者饮食建议里,第一条就是要多吃水果和蔬菜,而且最好是吃各种颜色的水果和蔬菜,以丰富营养的多样性。
糖尿病患者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失去了调节血糖浓度,使之维持稳定的能力。除了合理用药,合理安排饮食也是控制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稳定的重要一环。选择哪些食物,血糖指数是一个关键因素。
查看《中国食物成分表》及美国糖尿病协会的《食物血糖指数表》,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水果的血糖指数都不高,主要是因为水果中的糖主要是果糖,果糖升高血糖的效果要小于葡萄糖;同时水果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有降低血糖反应的作用。
专家建议:虽然说从水果本身对血糖影响的性质来看,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水果的,但还是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总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吃水果的同时一定要减少主食的摄入量,以使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保持不变。据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食物交换份法,1份水果(约200克)大约等同于25克大米的总能量,也就是说,如果你吃了150~200克的水果,就应该少吃差不多25克大米。这里的25克只是平均的情况,因为具体的还要根据水果的含糖量做相应的调整,毕竟不同水果的含糖量也会不同。有些水果含糖量高,相应的主食减量要更多。
其次,不能用罐头水果替代水果。现在的水果罐头大多会加入食糖,除了增加甜度和口感外,还有防腐的作用,不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就不宜食用了。
另外,水果和果汁不一样。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吃水果,却最好不要喝果汁。果汁通常会损失一些膳食纤维,血糖反应会高于完整的水果。而且,吃完整的水果有利于日常饮食的控制,因为完整的水果通常体积大、饱腹感强,食用需要消耗的时间也更长,可以避免进食过量。可能你吃一个完整的苹果就够了,但是打成苹果汁后,非常容易喝进两三个苹果的量。一项对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的干预研究就发现,吃完整的水果比喝果汁更有利于饮食习惯的改善,他们更会选择低血糖的食物。因此,记得最好吃新鲜完整的水果,不要用果汁替代。
如果有条件的话,糖尿病患者可以注意监测自己食用水果后的血糖变化。在尝试食用某种水果时,监测食用之前和之后的血糖。若两次的血糖化验指标相差不大,则可以放心地食用此种水果;否则,应慎食此种水果。
专家观点: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没有必要完全戒除水果,因为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这些对糖尿病患者是有益的。大部分水果的血糖指数并不高,血糖负荷普遍低,是可以食用的。但最好吃新鲜水果,不宜喝果汁或者吃加糖的水果罐头。
流言5 吃饱了犯困是因为大脑缺血
吃饭后消化系统的血流量会增加,大脑的血流量相对就会减少,导致人产生困倦、想睡觉的感觉。
研究结论:虽然目前关于是什么导致人们饭后的困倦感还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是现有的研究表明,这更可能是激素和神经调节作用的影响。
科学原理:很多人都曾听到看到过“吃了犯困”的说法,但这并不是消化系统影响大脑供血而导致的。从原理上看,这种说法同神经生理学的准则相悖。大脑作为全身最重要的器官,它的血液供应要优先保证,我们的身体不会为了消化而减少大脑的血流量。事实上,人体有独特的机制让大脑的供血保持平稳,即便其他器官的血液分配有所改变,也不会对大脑的供血造成影响。
饭后就困确实是一种普遍现象,科学家也就此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一些学者认为小肠在消化过程中分泌的胆囊收缩素可能与人们进食后产生的睡意有关。有一项对小鼠的研究发现,餐后的血糖升高抑制了食欲素分泌,而食欲素含量的下降可能是导致犯困的原因。但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大脑的血流量会因饭后的消化而减少,甚至有研究发现,饭后大脑的血流量反而出现增加。
流言6骨折后多喝骨头汤愈合快
俗话说“吃啥补啥”,因此不少人会在骨折后迫不及待地多喝骨头汤,以为骨头汤含钙高,能加速骨折的愈合。
研究结论:骨折后马上多喝骨头汤只会延迟愈合。
科学原理:骨头受伤后,骨的再生主要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能在增加骨胶原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骨头汤的主要成分是磷和钙,骨折后若马上大量摄入此类物质,就会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加,从而使骨质内有机质和无机质的比例失调,使骨折愈合延迟。
专家建议:发生骨折时,受伤部位因气滞血淤而肿胀,此时治疗宜活血化淤,行气消散,饮食上以清淡为主,不能过早进食肥腻滋补之品,否则不但容易增加胃肠道负担,且影响日后骨折部位的功能恢复。在骨折早期,患者应避免进食油腻和辛辣食品,多吃水果、蔬菜和粗纤维食物。
患者骨折两周后进入骨折的中后期,此时淤肿已大部分被吸收,骨痂开始生长,饮食上可逐渐由清淡转为适当高营养,并积极摄入维生素和钙、钾、锌等元素。此时,患者的食谱可以增加骨头汤、猪肝、牛奶、豆腐、虾仁等富含钙、蛋白质的食物。
流言7关节炎是冻出来的
关节炎开始出现年轻化的倾向,中招的多是“要风度不要温度”的爱美女性。寒冷刺激是“罪魁祸首”,长期或严重的寒冷刺激可削弱关节软骨的新陈代谢及免疫防御能力,使软骨面受累而发生炎症。
研究结论: 大多数关节炎都与关节达到使用寿命有关(骨关节炎),一些少见的关节炎则是由于免疫系统紊乱而攻击自身关节组织所致(自身免疫性关节炎),此外也有微生物感染所导致的化脓性关节炎,但没有因为寒冷导致的关节炎。关节炎患者在受凉后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让人误以为寒冷是导致关节炎的罪魁。
科学原理:民间常说的“关节炎”或者“风湿”其实在医学上多为骨关节炎。骨关节炎是发病率最高的骨关节病。根据国外资料,在X线普查中,55岁以上有骨关节炎的表现者高达80%,而65岁以上人群中,骨关节炎的临床患病率达68%。
人体的关节也和很多物品一样有“使用寿命”,如果年龄达到了关节的使用寿命,关节处的软骨会变薄、软化、失去弹性,甚至碎裂、剥脱,软骨下的骨质增生并形成骨赘(即所谓“骨刺”),最终导致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这便是骨关节炎。
几乎所有的人到40岁时,负重关节都会有一些骨关节炎的病理改变。一些过度使用的情况,比如职业损伤、运动等,关节会提前到达使用寿命,出现骨关节炎。这种普遍性提示我们,与其说骨关节炎是一种疾病,不如说其是一种关节对于磨损的自然反应。
目前已知的骨关节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肥胖、雌激素缺乏、骨密度异常(骨质疏松与骨硬化)、过度运动、吸烟、维生素D缺乏,以及创伤、关节形态异常、关节周围肌肉无力、反复的应力负荷等机械因素。没有证据表明寒冷是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
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便是关节痛,而疼痛加重往往和天气变化、潮湿受凉有关。新近的研究证实了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的程度分别和环境温度及气压的变化有关,尽管这种关联强度不是很强。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关节周围组织的顺应性、关节液的粘滞性,以及关节周围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有关。
专家观点:寒冷会导致肌肉收缩、关节僵硬、关节血运减少、滑液分泌减少。冬天不注意对关节的保暖会使意外受伤的几率增加,间接造成危害。受凉后腿痛确实是关节炎的表现之一,但寒冷本身并非导致关节炎的原因。
【编后】受版面所限,我们仅列举评说了上面7则流言。而类似的流言还有很多,新的流言也许还会不断产生。面对流言,我们唯有依赖科学。科学是一盏指路明灯,能让我们擦亮眼睛看见真相。树立对科学的信仰,既要培养大众掌握科学常识,能够运用科学观察问题,更要养成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质疑的精神,学会在遇到未知问题之时向科学寻求帮助,而不是陷入某种精神上的孤立无援,向科学领域以外的不可知论屈从。唯有让牢固的科学信仰庇护我们的精神世界,才不会随便被荒谬之说所蛊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