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肖像是我近十年来一直主要从事的拍摄工作。我的拍摄对象来自各行各业,有业界精英,也有身边的普通人。正是这些不同背景、不同行业的人构成了我的影像世界里的多彩内容。照片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个性,面部表情之后也隐藏着不同的故事。因此在每次拍摄中,我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被摄者,然后采取适合他们的拍摄手法。
拍摄人物肖像最重要的是拍出人物的灵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气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摄影师要把被摄者的性格特质通过影像语言展现出来或者说是挖掘出来。
照片是平面的,静态的,怎么样才能让照片鲜活起来呢?靠的就是画面语言。语言用好了能够最大化地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也许有人会问:什么是画面语言?怎样运用这种语言来拍摄呢?我认为构成照片的每个要素都是语言,构图、影调、光线,模特的表情、动作、神态,环境的布置,道具的使用等要素都是可以表达摄影师拍摄理念的。有些需要经过事先规划、筹备,也有些是拍摄时的临时发挥,将各个细节组合成一幅作品的过程也就是拍摄创作的过程。
对我而言,拍摄人物肖像是个愉快而令人兴奋的过程。通过与这些人物的交流沟通,我能看到这些带着光环的大人物私下个性的一面,在拍摄交流中也能听到许多“独家故事”。尽管他们经常出现在电视、报纸等各类媒体上,但当他们某一天真正站在我面前时,人物的形象才真正鲜活起来,也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
濮存昕是我们熟知的表演艺术家,也是我的朋友。他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许多鲜活的、极具生命力的经典人物。公益广告中、慈善活动上也都活跃着他的身影。2008年7月,我邀请他来到我的工作室,为他拍摄个人肖像。
在刚见面的闲聊中,他幽默地对我说:“不要把我拍得像个奶油小生啊!”我很快意识到,这正是他本人对肖像照所想传达的重要信息。我说:“用时下流行的话说,你很MAN啊!”彼时,笑声阵阵,拍摄随之展开。通过观察他的面部特征,我觉得他的外型轮廓非常有特点:眉宇间、额头、鼻梁、下颌都很标准、鲜明,眼睛大而有神,说起话来也是底气十足。在试拍了几张后我调整了灯位,决定从半侧面的角度去塑造我心目中的明星。
在影室里,我通常会使用3至5盏数量不等的闪光灯,并使用不同的灯光附件去营造多样的光线效果。拍摄人物时,如何用光尤其讲究。发光、面光、眼神光和背景光都要照顾到。 在拍摄这张照片时我使用了4盏闪光灯。头顶上用一只带柔光箱的闪灯负责照亮模特的头发;一只带有反光伞的主光源从模特左后边照过来,勾画出他的面部五官和结实有力的手臂;另一只夹带反光伞的闪光灯则放置在主机位的右边,负责为人物的侧面补光;最后,第四只则是一只反打的背景灯,让模特挡住,以勾勒出人物的光边线条,让模特的身体从暗沉的背景中凸显出来。在摄影室环境内,通过影室闪光灯的造型光,很容易观察到光线布置的效果,也就更能在布光时精确地控制光线了。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拍摄时,与模特的互动是随时会发生变化的,要注意随时调整灯位。那么,调整的依据是什么呢?就是在按动快门之前,心中对画面效果的想象和设定。就拿这张照片来说,我想要营造的效果是在深暗的背景环境中,用软硬适中的主光源来照亮人物面部的细节,重点突出面部的立体感,制造出较大的反差,但又不能让面部整体都亮起来。只能用光线勾勒出额头、鼻梁、眼睛、下颌等重点部位。模特本身穿的是深黑色外衣,如果使用平光则很容易使身体融入背景,也更容易让显露在外的五官看上去苍白无力。我思考着,决定让大面积的黑色统治画面,只保留小面积的光亮部分,以制造出“低调”的效果,同时这也符合濮存昕那深沉、内敛、自信的感觉。在这样的灯光下,我感受到一种力量——源自濮存昕自身气质的力量,他的外型俊朗而不饰粉面,为人谦和而不造作。在不断的交谈中,我看到他渐入佳境,当谈到他这些年担任红丝带形象大使时,我看到他表情凝重但谈起防治工作依然充满信心。就在这个瞬间,我一连按下多次快门。最后经过甄选,我挑中了这张神情坚定,动态自然,影调厚重的照片。
拍摄人物时与模特的交流也十分重要,大多数人在面对镜头时或多或少会局促、紧张,尤其是初次相见的双方。通常,我会主动与被摄者交谈共同的话题以开启互动的前奏。随着与模特交流的深入,他们的紧张与腼腆会慢慢消散。当彼此相处在和谐、融洽的交流氛围中,面对相机他们才会展示出最自然的状态来。所以说,要想拍摄出自然的神情就先要和你的模特成为朋友。沟通拍摄技巧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的,这需要积累一定的阅历、开阔的视野、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知识作为支撑。这也是摄影中按动快门之外的重要功夫。在很多情况下,当我想要达到某种创作意图时,也要主动去引导模特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这就是我们所常说的摆拍。摆拍也是人物肖像摄影师所常用的技巧。在我看来,成功的摆拍是对模特引导、提示后让他们达到适合拍摄的自然状态。最好的情况是看不出痕迹的摆拍,当然这些依赖于拍摄中良好的沟通。
拍摄名人并不神秘,拍出好照片的秘诀在于精心的规划、细心的观察和平时的积累,更在于不断的实践。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说拍摄名人与普通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就是知名人士往往比普通百姓有更多的机会展现在公众媒体面前,他们面对镜头的经验会更多,也能更快地进入拍摄角色。如果沟通得当,拍摄普通人也是一样可以拍摄出精彩的照片,甚至把他们也拍得如明星般光彩照人。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拿起相机,多拍、多练、多动脑,拍出打动人心的精彩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