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

2013-12-24 00:00:00
摄影世界 2013年1期

著名的普鲁斯特问卷(Proust Questionnaire)由一系列问题组成,问题包括被提问者的生活、思想、价值观及人生经验等,请不同的人物,抑或由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做出简洁的回答,以问答体的形式在媒体上发表。这种采访形式早已在国外流行,且一直长盛不衰。它可以扩大视野,使人对时代和人生的各种问题进行深思,进而推人及己,走向自身的深切思考,走向认识的深化和行为的端庄。

我们从本期开始,邀请新华社资深图片编辑吴晓凌主持“如是我闻”这个栏目,在摄影界进行名人问卷采访,以每期两人的篇幅,刊登受访摄影家对一份相同问卷的回答。问卷以相对固定的问题为主,个性化问题为辅,由受访者进行选择性回答,采撷个体的思想结晶,汇成摄影界的“田野调查”。我们也希望大家在学习借鉴之余,交出自己的一份答卷。

思想的单幅与组照

长年在国外工作,接触到一种有趣的采访形式:选取共同的问题,请名人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做答,或集结成册,或在专栏内连续发表。

每个人一路走来都带着大致相同的疑问,我们自问自答,我们相互倾听。对名人成功之路和内心世界的发掘,相同问题不同回答间的彼此对照与印证,最终会有助于我们深入地了解时代、看待自己。

沉浸在摄影世界中,一直希望能多对得起摄影一些。就不自量力地燃起进行这项工作的念头,于是有了“如是我闻”这个栏目,就像侍者阿难忠实地传达佛祖的真言, 请摄影家对一份相同问卷做答。

第一期采访的是顾铮先生和王身敦先生。因为顾铮先生,我才知道寻找一座城市的神秘表情可以有那么多种方式,进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种;因为王身敦先生,我最终保留了准备卖掉的徕卡相机,重新燃起对摄影已低于沸点的热情,努力正道直行。他们都是温柔与安静的人。但在端详他们肖像照时,能轻易地发现沉静背后的深刻与锐利。那个久远的传说明显错了,能摄取人灵魂的,其实并不是相机,而是摄影师的眼睛。

我并不是个好的提问者。两位先生对我动辄“最”字的提问和一些问题的设置都提出了善意的提醒,我请求他们宽恕我那么多的“最”与窥探的欲望。所幸,乏味的问题却引出了真诚而富于营养的答案。

每一个回答都是一个引子,能够起到立此存照的功用。希望这些单幅的思想肖像,能最终形成一张思想的合影与组照,些许反映出摄影师在这个时代的面貌。

——吴晓凌

顾铮简介

顾铮,复旦大学教授,1959年生于上海,1998年获日本大阪kk++KRNgUGgU8tnSP8Y62w==府立大学比较文化研究专业博士学位。著有《人体摄影150年》、《国外后现代摄影》、《自我的迷宫——艺术家的“我”》、《城市表情——20世纪都市影像》、《世界摄影史》、《遮挡与穿透——当代中国摄影景观》等。首届亚洲摄影双年展《生活在城市》、《城市·重视——2005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等展览的策展人,并担任《中国摄影》和《欧洲摄影》(柏林)等刊物的编委、美国《光圈》杂志供稿编辑等。曾获得2001年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评论)及首届沙飞摄影奖学术奖。

您是如何与摄影结缘?

中学里有两个同学拉我拍照,于是一起拍剧情摆布照片,一路就下水了。

谈谈您用的第一台相机?

家里的海鸥120照相机可能是我第一次使用的照相机。另外中学时代一些爱好摄影的同学们一起出去拍照,也会使用其他人的照相机。

您现在用什么摄影器材?

最近手边的是索尼RX100。

您最合手的摄影器材是什么?

无论什么照相机,用顺了都是合手的。

您觉得摄影最好的展示方式是什么?

摄影集可能是比较能够展现个人观点的方式,当然展览也是一种方式,但受的制约大一些。而且摄影集可以留存下来。

胶片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它将成为具有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双重意义上的遗产。这是它的存在意义。

摄影对您意味着什么?

在通过镜头向外看的同时,习得审视内心的方法。

您从摄影得到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观看世界的方式有所变化。

决定成功的因素有多少,以及它们的重要次序?

成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觉得持续做一件事很重要。

您曾经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或挫折是什么?

到了日本想学习摄影,但因为体力不够挣那昂贵的学费,于是转向,继续文科的研究生课程。

您从中得到什么经验?

不勉强自己。

您最看重摄影师的什么品质或素质?

诚实与耐心。

您最喜欢的在世的和过世的摄影师各是谁?

没有“最”,可能对某个摄影家的有的方面是喜欢的,有些方面不能理解。有的摄影家现在不喜欢,将来有可能会喜欢起来。罗伯特·弗兰克还是蛮喜欢的。他的《美国人》很好。

您最喜欢的摄影主题是什么?

题材不重要,好的摄影家的作品超越了题材而存留下来。

在您看来,决定一幅摄影作品好坏的因素是什么?

如果是报道与新闻,瞬间可能很重要;如果不属于这类,最终还是平面构成与光影处理来说话。

您对年轻摄影师有什么忠告?

也许是:面对、倾听自己的内心。

您认为摄影的未来会是怎样?

不会预测。相信作为一种成像方式,摄影总得存在下去。

您有什么未来的摄影规划?

没有。持续自己的兴趣,长期酿酒似地工作。

您最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安静独处。目前的心境相对比较安静。自然,自在是我的行为准则和生活信条。

决定您一生重要走向的“决定性瞬间”是什么时候,怎样的场景?

一个难忘的情景是:中学一天放学后,走在路上,看见一辆车子停在那里,探头进去一看,是一具白布覆盖的尸体。当时大惊,失去语言能力。这让我知道,城市是如此地埋藏着意外。

您喜欢读什么方面的书籍?

历史方面的书相对来说最喜欢。

最让您感到紧张的事情是什么?

有人当面表扬时,不管是居心叵测还是满怀真诚。

您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没有。不是说没有后悔药可买吗?

您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没有什么最遗憾的事。我是个相对主义者。

您最恐惧的是什么?

死亡。

您最珍视自己的哪种能力?

我对于自己一直没有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能力“最”值得珍视。

您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自知之明算是一种才华吗?

如果可以,您希望拥有什么样的超能力?

我不相信超能力,就像我不相信宗教(也许有人会说你将来会相信的)。

自己的哪个弱点让您不能忍受?

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

您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家人。

您认为人最可贵的品德是什么?

诚实,不要机会主义,耍小聪明。

您认为人生最完美的幸福是什么?

不知道有这样的东西存在。

您认为什么是不幸?

不幸就是成为一个欺世盗名的人。

人身上可以被谅解的缺点是什么?

无知吧。

人身上最使您厌恶的缺点是什么?

刚愎自用,自以为是。

您最看重朋友的什么品质?

诚实。

您认为什么样的人的命运最可悲?

所有人都为自己的“业”所蒙蔽,所有人都是可悲的。

您觉得男性什么品质最重要?

乐观坚毅。

您觉得女性什么品质最重要?

开朗诚挚。

您认为什么叫明智?

我知道什么是明智我就不会回答这么多问题了,不明智才回答到现在。

您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当你被你不喜欢的人表扬。

您如何评价这个时代?

引人下降的时代。

您怎样看待名望?

社会是势利的,没有任何人是被永远需要的。名望是浮云。

如果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某个方面,您最想改变什么?

先改变自己。

您觉得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走过,看过,爱过。

您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少些痛苦,多些尊严。

假想一下,您希望自己的墓志铭怎样撰写?

可以写:他从几几年来,在几几年走。

您是如何被选中担任荷赛评委的,第一时间有什么感受?

荷兰策展人巴斯曾问我是否可以出任,我答应了。过几天就收到正式邀请信。这么一来,好像有个过程,第一时间的感受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