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焕,梁尹明,孙永飞,吴列洪
(1.浙江省新昌县农业局,浙江 新昌 312500;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小京生花生是新昌县传统的地方优良品种、俗称小红毛花生。新昌小京生花生种植历史较久,于清朝末年从北京引进,民国初期,就驰名于国内和港澳地区。1984年,全国花生食味评比中,小京生名列首位。近年来随着产业化开发,产品多次获浙江省农业名牌产品、中国国际产业博览会名牌等称号。新昌小京生果形美观,多用来炒食,其特点是壳薄光泽,香而带甜,油而不腻,松脆爽口,色香味俱佳。同时也可以加工成多种食品,营养丰富。
目前新昌县已发展小京生花生加工企业50多家,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的产业化经营格局。2008年种植面积1 800 hm2,产量4 200 t,加工数量达3 700 t,小京生花生年总产值已在亿元以上[1]。随着小京生鲜食化迅速扩大,产品供不应求,供需矛盾紧张。因此,改进栽培技术,提高小京生产量是当务之急。大面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来替代传统露地栽培是目前提高花生产量最有效的办法[2-3]。现将小京生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的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试验于2009年在小京生原产地保护区内的新昌县羽林街道丰家潭村进行。试验设地膜覆盖栽培和露地栽培2个处理,大区对比,大区面积200 m2。主要栽培管理和施肥按当地传统习惯进行,治虫不防治病。
记载生育期、株高、分枝数、结荚特性等主要农艺性状。成熟期在每个大区随机选3个点测定产量,每点面积7 m2,调查荚果性状。
小京生花生在露地栽培的全生育期为145 d,地膜覆盖栽培为129 d,比露地提早16 d。各个生育阶段地膜覆盖栽培都比露地栽培提早。
露地栽培出苗期15 d,地膜覆盖出苗期12 d,提早3 d;露地栽培出苗后32 d开花,而地膜覆盖平均25 d开花,比露地早开花7 d,自播种之日算起,则提早10 d开花。
综合分析,地膜覆盖保温作用明显,对小京生前期生长有促进作用,出苗和开花明显提早。
小京生植株主要性状是基生的几对侧枝都匍匐地面,属蔓生交替开花型。株丛分散,分枝性强,有3个以上侧枝。
侧枝较主茎长得多。
表1表明,株高在开花期、下针期都是地膜栽培略高于露地,但收获期株高两者相差不大。1,2次分枝数地膜覆盖的在开花期、下针期明显多于露地栽培,但在收获期低于露地栽培。
露地栽培的在下针后60 d达到入土果针数、成型荚果数和荚果鲜重的高峰,而荚果干重在收获时最大。单穴平均入土139.3个果针,成型荚果69个,荚果鲜重98 g,荚果干重39.9 g。
地膜覆盖栽培在下针后50 d达到入土果针数高峰,比露地提早10 d。而成型荚果数、荚果鲜重的高峰均在60 d左右,荚果干重也在收获时最大。单穴平均入土136.5个果针,与露地栽培相当;成型荚果90.1个,比露地栽培高30.58%;荚果鲜重144.0 g,比露地栽培高46.94%;荚果干重65.3 g,比露地栽培高63.66%。地膜覆盖栽培下针早、成型荚果数和荚果干重增加十分明显。
表1 小京生花生不同栽培方式下的株高和1,2次分枝数
地膜覆盖栽培小京生产鲜荚6 133 kg·hm-2,干荚 3 732 kg·hm-2,分别比露地栽培的 4 574 kg·hm-2和 2 325 kg·hm-2, 增 产 60.2%和57.7%。
小京生荚果主要特征为果型小,2粒荚果占绝大多数,果尖突出成鸡嘴形,果皮淡黄或白色有光泽,网眼浅而细密,果膘浅或不明显,果仁呈长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地膜覆盖栽培,2粒荚果干重占总干重的80.6%,1粒荚果只占16.2%,平均每粒干仁重达到0.48 g。露地栽培,2粒荚果干重只占总干重的76.5%,而1粒荚占总干重的22.5%,平均每粒干仁重只有0.42 g。说明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新昌小京生典型特征的2粒荚果比例明显增加,平均每粒干仁重增加,1粒荚果比例减少,从而改善了花生的经济性状,有利于增加经济收入。
表2 小京生花生不同栽培方式下的荚果性状
与露地栽培比较,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改善了花生地下部分温度、湿度条件,起到保温、抗旱、抗涝的作用,使小京生花生植株生育前中期生长良好,能提早出苗、开花,下针早、且提早达到入土果针数。成型荚果数明显增多,尤其是2粒荚果增多、独粒减少、果粒增大、产量明显提高,经济性状好、经济效益提高。
[1] 李付振,吴列洪,梁尹明,等.浙江花生小京生产业现状及育种策略[J].浙江农业科学,2012(10):1374-1376.
[2] 娄伟平,吴旭江.地膜覆盖栽培对小京生花生土壤温湿度的调控及生物学效应 [J].中国农业气象,2005,26(1):58-60.
[3] 吴旭江,冯忠民,杨联丰,等.新昌小京生地膜栽培增长原因分析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1997(3):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