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丛 曹泽伟
(天津市南开医院 天津300100)
近年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与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既往的研究提示根除HP可以有效降低溃疡的发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1~2]。但是,美国学者Manuel等的一项大型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3]。为了解天津地区根除HP前后对溃疡发病率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这次回顾性调查。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天津南开医院内科胃镜室1983~1986年、1993~2009年、2010~2012年三个不同时期接诊因上消化道疾病而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共计29 924例,经胃镜及病理确诊为活动性胃溃疡(gastric ulcer,GU)或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6 568例,年龄12~93岁。以下不在入选范围:瘢痕期或愈合期的溃疡;复合性溃疡及食管、吻合口、幽门管、球后等特殊部位溃疡;胃镜拟诊溃疡、而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等其他病变者。
1.2 方法 按照时间顺序将全部入选病例分为三组:1983~1986年为HP广泛根除前期组,1993~2009年为广泛根除组,2010~2012年为现阶段组。分别记录三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检出率,记录广泛根除组及现阶段组二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HP感染率,进行比较。HP检测选用快速尿素酶法,因为本次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故取检部位仅限于胃窦部。
1.3 结果
1.3.1 溃疡检出率 HP广泛根除前期组3 206例患者中检出胃溃疡241例,检出率7.52%,十二指肠溃疡689例,检出率21.49%,总检出率29.01%;广泛根除组20 322例患者中检出胃溃疡951例,检出率4.68%,十二指肠溃疡3 723例,检出率18.32%,总检出率23.00%;现阶段组6 396例患者中检出胃溃疡137例,检出率2.14%,十二指肠溃疡827例,检出率12.93%,总检出率15.07%。比较显示:广泛根除组(1993~2009年)与HP广泛根除前期组(1983~1986年)比较,GU及DU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χ2=3.57,P>0.05;χ2=0.00015,P>0.05);现阶段组(2010~2012年)与广泛根除组(1993~2009年)比较,GU及DU的检出率均明显降低(χ2=92.84,P<0.01;χ2=75.55,P<0.01)。
1.3.2 HP感染率 广泛根除组的951例GU中HP阳性471例,感染率49.53%,3 723例DU中HP阳性2 127例,感染率57.13%;现阶段组137例GU中HP阳性29例,感染率21.17%,827例DU中HP阳性328例,感染率39.66%。比较显示:现阶段GU与DU的HP感染率均较广泛根除时期明显降低(χ2=38.776,P<0.01;χ2=188.084,P<0.01)。见表1。
表1 不同时期溃疡病检出率及HP感染率比较 例(%)
自1983 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 和Masrshall 首先成功地从人胃黏膜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以来,进而证实95%的DU及70%的GU均存在HP感染后,其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得到了医学界广泛的认可。消化性溃疡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发病特点不同。20世纪50年代,男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开始大量增加,如今消化性溃疡已成为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社会学因素,全球患病率约10%,并可以合并出血、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虽然历史悠久,但溃疡病的病因仍未完全阐明,长久以来,“无酸,无溃疡”的观点受到普遍的公认。直至1983年首次分离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学与胃肠疾病的关系被人们重新认识,提出了“无HP,无溃疡”,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及治疗学从此发生了重大变革。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1994 年基于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将HP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并建议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HP根除治疗。研究结果显示,随着HP的有效根除,溃疡病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明显降低,逐渐地也有溃疡发病率亦随之下降的报道出现。根除HP可以治愈溃疡,从而使消化性溃疡的防治手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我国的经济状况较西方发达国家落后,卫生医疗环境状况尚处于发展阶段,总体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自1989年以来已经召开了3次全国HP共识会议,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HP根除治疗。本次调查显示在HP根除治疗广泛开展的15年间,溃疡病的检出率与HP广泛根除前期比较有所下降,现阶段溃疡的检出率也较前有明显下降,这主要是由于HP根除后显著减少了溃疡的复发,改变了消化性溃疡的自然病程,最终降低了该病发病率,因此根除HP对溃疡病的预防具有积极的意义。但现阶段的溃疡中HP检出率明显下降,且十二指肠溃疡明显多于胃溃疡。随着HP根除治疗的日益深入,西方国家溃疡病的NSAID溃疡和非HP非NSAID溃疡呈现上升趋势[4~6],一项由美国5家医院参与的调查显示,在广泛开展HP根除治疗的10 年间(1996~2005年),尽管HP感染率下降,但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和住院率与HP广泛根除前期比较并无显著下降[3,7]。由此我们可知HP仅是消化性溃疡的因素之一,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或其他尚未认识的危险因素,对于消化性患者的影响尚未完全明了,对于非HP溃疡尚缺乏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今后是否会因非HP溃疡的增加而导致溃疡发病率的回升?还需继续地跟踪调查。
我国幅员辽阔,目前卫生医疗资源尚不能平均分配,各地区溃疡病的发病特点及HP感染率大不相同。虽然本次调查的对象来源于天津南开医院内科胃镜室,仅能大致反映天津地区的溃疡病现状,但随着各地区HP根除治疗的日益深入,HP感染率下降、非HP溃疡相应增多是必然的趋势[8]。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检出率下降,与广泛地根除HP治疗相关。因此,我们认为临床上对HP阳性的患者应该积极进行根除HP的治疗,以减少溃疡的复发,预防溃疡的发生。但非HP溃疡的增加为溃疡病远期发病率带来不确定性,对非HP溃疡的病因学调查将成为今后溃疡调查与防治工作的重点。
[1]Arkkila PE,Seppala,Kosunen TU,et al.Helicabater pylori eradication as the sole treatment for gastric and duodenal ulcers [J].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5,17:93-101
[2]Yuan Y, Padol IT, Hunt RH. Peptic ulcer disease today[J]. Nat Clin Pract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6,3:80-89
[3]Manuel D, Cutler A, Goldstein J, et al. Decreasing prevalence combined with increasing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not resulted in fewer hospital admissions for peptic ulcer disease-related complications[J].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7,25:1 423-1 427
[4]成虹,胡伏莲,袁申元,等.北京地区消化性溃疡流行病学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33):3 518-3 523
[5]刘铁夫,薄挽澜.加强对非甾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4):197-198
[6]林奕奇,李兆申,刁萍萍.幽门螺杆菌阴性的消化性溃疡与出血关系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消化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西安,2008.43
[7]Dincer D, Duman A, Dikici H, et al. Nsaid-related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re risk factors considered during prophylaxis[J]?Int J Clin Pract,2006,60:546-548
[8]张德中,李晓波.消化性溃疡的内科治疗进展[A].见:萧树东.胃肠病学和肝病学基础理论与临床进展[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2004.399-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