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坚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广西梧州 543002
对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是寻找呼吸道细菌感染种类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一个重要手段。临床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正确性[1]。以往由于意识障碍、昏迷、咳嗽无力、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危重患者不能咳嗽、咳嗽反射消失,无法将痰液咯出,需要吸引器吸痰,这给留取痰细菌标本操作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标本难以收集且容易污染,合格率低;标本检出细菌阳性率低,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高。 痰培养标本的留取于送检是护理工作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检查结果对疾病的指导用药有重要意义。因此,提高留取痰标本质量,在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综合ICU 危重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中应用一次性痰液收集器,与一次性普通吸痰比较,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将梧州市人民医院综合ICU 2011 年5 月~2012 年4 月收治的存在肺部感染需要进行痰细菌培养检查且不能自行咳痰的危重患者372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6 例,男106 例,女80 例,年龄6~83 岁,平均68.3 岁。 其中脑梗死、脑出血并坠积性肺炎34 例,重症肺炎19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38 例,肺癌13 例,颅脑外伤术后29 例,气管插管37 例,气管切开7 例,其他9 例。 观察组186 例,男103 例,女83 例,年龄5~84 岁,平均68.8 岁。 其中脑梗死、脑出血并坠积性肺炎33 例,重症肺炎21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32 例,肺癌11例,颅脑外伤和胸部心脏手术术后33 例,气管插管39 例,气管切开8 例,其他9 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1 痰细菌培养标本采集方法 ①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普通吸痰管吸痰采集痰培养标本。 护士将吸痰用物放在患者床旁,首先辅助患者翻身叩背,对于意识清醒、咳嗽无力的危重患者,协助其以温开水清洗口腔2 次;昏迷患者用生理盐水棉球进行口腔护理1 次;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患者则用0.5%的碘伏消毒液对气管插管外管口、气管切开套管外口消毒2 次,接着戴上无菌手套取出一次性普通吸痰管并连接床旁的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连接管,然后打开负压开关试吸生理盐水检查管道是否通畅,之后将吸痰管轻柔地插入患者气管内,旋转吸痰管由下而上抽吸,看到痰液自吸痰管即将进入连接管时,立即折叠吸痰管,关闭负压,迅速拔出吸痰管,同时将吸痰管与连接管分离后接上吸有生理盐水的无菌注射器,然后推动注射器将吸痰管内的痰液推出置于无菌痰培养皿内,盖上盖子,贴上写有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科别、检验目的的标签,立即送检。 ②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痰液收集器采集痰培养标本。 按对照组的方法做好操作前准备。 先取一次性普通吸痰管尽量吸净患者口腔和鼻腔的分泌物,弃去吸痰管,然后换上一次性痰液收集器采集痰标本。 留取痰标本时,先打开一次性痰液收集器外包装,注意不要污染吸痰管,将连接管与床旁负压吸引装置的连接管相连接,然后用无菌镊子夹持吸痰管轻柔地插入气管深部,有气管插管的患者插入深度为28~30 cm,气管切开或无人工气道的患者插入深度为16~17 cm,启动床旁中心负压吸引装置,痰液即被吸入痰瓶内,吸入痰液约10 mL 即可。最后旋下痰液收集器的头盖,连同吸痰管一起弃掉,同时将收集器的底盖旋下直接旋上头盖位置即完成标本的采集。 已收集痰标本的痰液收集器贴上标签后予以立即送检。
1.2.2 痰标本质量判断 根据痰标本质量判断标准[2-3]将采集的痰标本涂片后进行革兰氏染色,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鳞状上皮细胞≤10、白细胞>25 个/低倍视野者为较理想标本;10<鳞状上皮细胞<25、白细胞≤25 个/低倍视野者为可接受标本; 鳞状上皮细胞≥25 个/低倍视野者为不合格标本。 较理想标本和可接受标本为合格标本,可进行细菌培养,不合格标本须重新留取。
所得数据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痰标本采集质量和病原菌检测监测情况。 共收集372例肺部感染危重患者的痰标本372 份,合格295 份(较理想标本+可接受标本),合格率为79.30%,病原菌检测阳性菌株265 株,阳性率为71.23%,假阳性14 株,假阳性率为3.76%,假阴性58 株,假阴性率为15.59%。 其中观察组共收集186 例肺部感染危重患者的痰标本186 份,合格169份(较理想标本+可接受标本),合格率为90.86%,病原菌检测阳性菌株158 株,阳性率为84.94%,假阳性1 株,假阳性率为0.53%,假阴性7 株,假阴性率为3.76%;对照组共收集186 例肺部感染危重患者的痰标本186 份,合格126 份(较理想标本+可接受标本),合格率为67.74%,病原菌检测阳性菌株107 株,阳性率为57.52%,假阳性13 株,假阳性率为6.98%,假阴性51 株,假阴性率为27.41%。 两组痰培养标本合格率、阳性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等病原体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痰标本采集质量和病原菌检测监测情况比较,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标本质量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病原菌检测情况比较[n(%)]
从痰培养标本质量监测结果来看,观察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从痰培养标本病原菌检测结果来看,观察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是由于2011 年开始,医院制定了相关规定,规范了临床医护人员痰培养标本的采集和实验室检测要求,重视痰标本的采集质量。 因此笔者在ICU 危重患者中应用一次性痰液收集器采集痰培养标本,以提高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为目的,同时与以往常规使用的一次性普通吸痰管采集痰培养标本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的结果。
痰培养是医院常用的和最有参考价值的诊断依据,它对肺部感染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4],是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细菌学依据[5]。 合格的痰标本则是保证痰培养准确性的关键。 痰标本的质量是培养出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第一要素,不合格的标本,即使实验室的检测手段再高,也不可能培养出阳性[6];不合格的标本也会严重影响培养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医护人员必须意识到只有提高痰标本的采集质量才能得到合格的标本,只有合格的标本才能尽早检出致病菌。
一次性痰液收集器是由吸痰管、连接管、头盖、带刻度的痰瓶、底盖五部分组成,整套装置密闭,经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在危重患者中使用一次性痰液收集器采集痰培养标本操作简便快捷,医护人员易于掌握;本套装置密闭,在操作过程中能有效防止污染,尤其是底盖的设计,采集标本结束时将底盖旋下,盖置头盖的部位,可避免头盖污染部分引起的二次污染,提高了标本的采集质量,使检验结果更准确,细菌检出阳性率高。 另外,痰瓶上标有刻度,可让采集者能更准确地收集所需痰量。 而一次性普通吸痰管在标本采集的各个环节污染机会大,部分标本有可能混有唾液或鼻涕,且量不足、操作过程繁琐、费事、费力、耗材[7],标本质量难以保证,合格率低。
由于危重患者不能自行漱口、咳痰,所以在采集痰标本前应先协助患者进行口腔清洗或口腔护理,然后还要尽量吸净患者口腔和鼻腔的分泌物,减少上呼吸道细菌和真菌污染标本。 吸痰时一定要抽取患者气管深部的痰液,在采集标本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保证痰标本不被污染。 痰标本采集完成后应立即送检验科,以防止污染或细菌自溶。
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 解释采集痰标本的目的、方法、意义和注意事项,告知痰培养对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促进疾病的早日诊断和治疗。
[1] 宋文亚,朱晓红.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病人收集痰标本法[J].实用医技杂志,2005,1(12):76.
[2] 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2 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460-462.
[3] 蔡文诚.实用临床微生物诊断学(简体字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207.
[4] 陈华飞,谢亮,陈兰.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标本监测的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6(24):9-11.
[5] 文春华,张美华,肖宏利,等.一次性婴儿吸痰器在危重病人痰培养标本采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7(10):1736-1737.
[6] 姜莉,杨洪芬,钮琼,等.4064 例痰培养阳性率的临床标本留取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2,11(24):1347-1348.
[7] 巫淑芬,钟汝梅.一次性婴儿吸痰器在留取危重病人痰标本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23(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