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大关系,当好驻站记者——一名党报老驻站记者经验谈

2013-12-21 09:34张大鹏
中国记者 2013年11期
关键词:驻站党委政府工作

□ 文/张大鹏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驻站记者是媒体与地方的“交集”所在,既是媒体的新闻采集人,也是媒体派驻地方的“使节”,既要处理好与地方的关系,又不能一味牵就地方,丧失独立性。

笔者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在《安徽日报》编辑部门工作10多年,又在省辖市长期担任记者站站长,对于驻站记者应把握与处理好的几种关系较有体会:

把握好与当地政府的“贴近”与“距离”的关系

驻站记者和地方党委政府在方向和宗旨上是一致的,驻站记者首先不能因为人与财不受地方管辖,就认为可以独来独往,不接受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领导与指导,因此要有“贴近”意识:

1.工作关系上的“贴近”。要摆正位置,自觉接受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领导或指导。我驻站期间内,通常每年都要专门抽时间拜会地方市一级的常委和各位副市长,向主要负责同志征求报道意见,通报报社报道要求,有时也会利用会议间隙进行工作上的交流。在县一级,也是利用采访的方便,主动拜访县里的书记和县长,了解他们宣传上的要求与建议,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的拜见,有时一年有5-10次之多。有时一些重大的情况反映,可通过电话随时向主要领导通报。工作关系的建立,想他们所想,可加深理解,取得他们对工作的支持。

2.宣传报道内容上的“贴近”。驻站记者要通过新闻宣传将地方党委政府工作上的典型点、兴奋点报道出来,主动贴近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如果一名驻站记者,只对自己认可的新闻有兴趣,对地方党委政府每年开展的主要工作却认为没有新闻可挖,长此以往,会大大影响媒体在当地的影响力。2010年,我所驻站的六安市大力开展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市委市政府经过清权确权、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排查廉政风险点、并制定防控措施,较好地实现了权力依法依纪、公开透明运行,为公职人员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腐“堤坝”。对这样的工作,我从新闻角度,在《安徽日报》焦点新闻版加以报道,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3.感情上的“贴近”。要与地方党委政府工作人员多交流,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与当地人民群众建立感情,想他们所想。但贴近不等于融合。除了贴近,驻站记者还应保持一定“距离”。把握这个“距离”的度,关键在于处理报道的方式方法。我在实践中,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把握:

对严重违规违纪行为,造成人民群众利益严重受损,而上级又不知情的相关情况,可通过先内部报道后公开的形式加以处理。2009年,当地一县级开发区,在没有获得上级相关部门批准的土地指标情况下,大肆拆迁圈地,老百姓怨气很大。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经过认真核查与了解,通过内部报道形式向省里反映情况。这一问题得到迅速制止。

对部门工作中出现的小失误,没有造成实质性影响的事件,可以通过信息沟通的方式转达给当地的主要负责人加以解决。我在基层采访时曾发现某乡部分村在实施民生工程中,对享受低保的人员没有按上级规定张榜公布,接受评议,群众有意见。我将了解的情况向该县、乡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了通报,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类似不影响全局的局部性问题,媒体驻站记者不可熟视无睹,但也不可大动干戈,口诛笔伐。

对于地方日常的工作内容,包括主要领导活动如调研等应保持距离。驻站记者时间久了,和各方面领导关系熟了,他们分管或主管的工作如调研、开会之类,往往邀请记者参加。对类似活动,驻站记者应保持距离。如每年的水利冬修,如没有特殊的新闻点,我基本不参加诸如此类的领导督查、现场会之类会议。

对突发性新闻事件、造成人民群众利益严重受损的事件,驻站记者有责任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情况、发布消息。在追责制成为今天施政的一个普遍规则背景下,地方一旦出事,其担忧被追责是常态。但作为党报驻站记者,我认为要有报道事实之胆,但不可有炒作之心。当地某县曾发生多个病人因输血感染丙肝事件,涉及群众20多人。尽管包括县里的主要领导都希望记者不要报道,但我还是顶住说情,在《安徽日报》一版位置给予报道,促成了问题的解决,维护了群众利益。

把握好报道内容上“宏观”意识与“微观”体现的关系

驻站记者的报道内容地方性特点明显。但是绝不能因此就在报道上出现盲人摸象的现象。驻站记者一定要注意“宏观”意识,但在具体写作中,一定要从微观入手。如何把握“微观”,我的体会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报道的事实应是普通的人和事。驻站记者的镜头和笔下的对象一定要是最基层群众,反映他们的语言、行动、思想和感情。2013年中秋节前夕,我了解到一条资讯,有位89岁的老人奋不顾身跳河救下轻生妇女。从宏观视角的把握上,这件事情弘扬了社会正能量:救人本来不易,何况施救者还是个89岁的耄耋老人。此稿在《安徽日报》一版刊出后,各大网站给予转载。小小的社会新闻之所以产生影响,在于一个小小的百姓故事,可以感染人,对纠正当下社会风气有益。

报道表现手法应综合运用,体现“现场感”。要报道基层的人和事,就要有生活气息,要充分体现出“现场感”。2011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我到大别山深处采访一位在大山里坚守了28年的山村教师典型。报道中,我只描写所见到的学校开学的情景,写项老师带领孩子们升国旗,描写他的肖像:瘦瘦的身体,高高的个儿,脸色略显苍白。写他如何给孩子们上第一堂课,教孩子唱歌,课间又忙着给孩子蒸饭。写当地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们对项老师七嘴八舌的评价。最后才写出记者的提问:为何能在山里呆上28年?并用项老师的朴实语言作答:因为他是这里的人,调走了,这里的孩子就没人教。这篇报道叙描间用,对话多用直接引语,还原现场,没有长篇大论,给人以真实的现场感觉。

报道的切口要小。微观的写作要求驻站记者报道的切口一定要小。一个北京女企业家曾到六安某县流转了大量土地进行现代农业生产。从宏观看,土地流转在当时还属新生事物,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大宗土地流转更是难事。对这样一个重大题材,我在采写报道时,着重要写的内容是:农民们为什么愿意将土地流转?这样的大宗土地流转是如何做到的?这些内容,全是用具体的人和事来现身说法。如写农民为何愿意将承包的土地流转,就从某个村的几位老农民入手,写他们对生产和农业的真实想法:是因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自己年老,给大户承包是唯一选择。这样的切口,小而自然,符合农村实情,鲜活而真实。这篇报道获当年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 2013年10月9日,本文作者张大鹏(右)在安徽寿县炎刘乡农家采访调研。

把握与兄弟站记者及当地新闻媒体“联合”与“独立”的关系

驻站记者要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所承担的重任,必须把握好与媒体同行的关系。与他们取长补短,加强合作,形成联合关系,但同时又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所谓“联合”,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信息资源上联合与共享。兄弟站记者与地方新闻媒体,均拥有丰富的信息源,放下架子,平等地与他们合作,互相联动,能取得更多的信息资源。目前大多数媒体驻地方的记者站人数都非常有限,加强与兄弟驻站记者间的信息交流,在信息上多沟通,多交流,资源共享,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部分采访活动中的联合。有些采访活动,当地宣传部门考虑方便,多集中统一行动,这样的采访因为可能是同一事实、人物、典型,在采访中,可以相互补充采访的素材;另外,对一些特殊的采访对象、采访要求,可以分工合作,以便节约时间、精力。一次,六安某县发生矿难,时在傍晚,报社催着核清事实发稿。既要采访有关部门官员,又要探访医院伤者,还要到现场拍图片,一人无法完成。只能采取与兄弟驻站记者联合采访的方法。安徽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要同期声,他去发布会现场采访官员录音,我则采访伤员并加以录音,资料共享。

驻站记者毕竟对应的是不同媒体,要求不一。无论从纪律要求还是从采访、写稿要求等各不相同。因此一定要保持各方面应有的“独立”,可从下面几方面把握。

对信息内容的价值是否切合所在媒体的价值需求要“独立”判断。同一条信息,不同记者可写出不同的稿件,原因就是各媒体的选择标准有别。同样一件突发性新闻,省级党报最多发一条消息,而都市报需要对细节进行挖掘。而有些政治性、政策性强的报道,都市报可以不报、少报,而党报责无旁贷。2013年中秋节前夕,当地宣传部联合各驻站记者采访当地的美好乡村建设。我的采访重点在于:采访群众对美好乡村建设的想法是否得到落实?是否量力而行,是否保持乡村自然风光,有无好的做法?而都市报注重的是美好乡村建设点的描绘等内容。

采访活动中的独立性。同样是组团采访,但对采访内容、采访对象的选择要保持独立性,不能人云亦云。同时,作为党报驻站记者,对一些负面性新闻事件,不要与其它媒体记者组团采访,宣传纪律不允许这样,也易造成给地方政府施压之印象,不便于了解真相,不易取得当地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应独立写稿,发布新闻。驻站记者可从当地媒体上发现一些有价值的新闻,但细节数字、出处一定要核实,写稿时要加一些背景材料,切不可当“文抄公”,这应该是一条底线。

猜你喜欢
驻站党委政府工作
新媒体时代下党报驻站记者的定位
民意直通车:架起沟通百姓和党委政府的连心桥
融媒体时代驻站记者如何适应新要求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略谈驻站记者的全局意识
综合自动化编组站施工驻站防护的探讨
不工作,爽飞了?
面对环保督察常态化_基层党委政府如何做?
选工作
党委政府重视 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