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王晶
风水大师董易林有过两次心跳的经历。
第一次是在1996年,年轻的董易林第一次在没有父辈的指导下开始真正面对客户。“心里像揣着一个小兔子一样,嘣嘣地跳,都快要从嗓子眼蹦出来了。”说起当年的这些“囧”事,如今已在风水界做得风生水起的董易林还是心有余悸,“农村孩子到了大城市,见到那些和自己气质迥然不同的人,况且还要用你所学的东西从对方身上赚取利润,当时真是紧张。”
董易林当时的紧张不是盖的,来回搓着双手,额头挂着汗珠,说话也开始乱了方寸。坐在董易林对面的客户张总看到他这幅模样笑了:“小董老师,你不用担心,不管你看的准不准,我都付你钱。”
董易林明白,不是钱的问题,但正是张总的这句话缓解了他的紧张。深呼吸之后,董易林接过客户的话说:“我确实是紧张,您是我的第一个客户。您看这样行吗?如果我说的准,有些道理,咱们就继续谈下去;如果我说的不准,今天咱们算是交个朋友,我分文不收。”
事情接下去的发展正如我们所料,董易林在没有很多客户信息的情况下,仅根据坐在自己对面这个人的八字和面相,开始了头头是道的讲解。很快,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董易林赚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笔钱,他和这位客户不仅成为长期的生意伙伴,也成了多年的好友。
从七八岁开始跟着祖父背诵易经口诀,董易林接触风水行当已经几十年。“小时候一点都不喜欢,甚至有些反感。”在别的小朋友放学后可以随便玩的时候,董易林却得回家背书,小孩子的贪玩让董易林从心底里对风水产生了深深的排斥,即使“家族传承”这样的大帽子扣在他脑袋上,董易林还是跟家里宣布,自己的理想和易经、算命没有半毛钱关系。
转折点出现在上学的课间时段。纵然再不喜欢易经、算命,从小的耳濡目染让董易林学到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东西。课间操时,大家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董易林,争着吵着让董易林给自己算命。突然间的被关注,让小小的董易林有点受宠若惊,“整个班级除了老师被尊重,就是我了,那时候开始我就有点自豪。”
几代从事风水行业的董氏家族的长辈可能想不明白,这个原本跟家里大人对着干的小家伙,为何突然之间喜欢上了风水,整天跟着大人屁股后面问东问西。
这一晃时间就到了1995年。这一年,父亲应邀到北京老年大学讲授易经。在去与留之间,董易林开始纠结。去,意味着自己再也没有回头路,北京那么大的城市,没有文化知识,就只能靠着易经、风水吃这碗饭,没有任何其他退路;留,留下能做什么呢?跟自己的祖父一样,给人算算命,维持温饱,养活儿女,直到老去。
夜里,躺在床上,月光透过窗户映在董易林脸上。他睡不着,翻来覆去,在去与留之间徘徊,他想起了小时候学校的那种“被关注”,回忆起那种“自豪感”。董易林眼睛一闭,去吧,去大城市看看不一样的世界。
初来乍到,董易林只能跟着父亲在老年大学当父亲的助理,上课时,坐在教室后面旁听,下课后,给学员们倒水添茶。虽然听课的都是老年人,但他们对易经的向往和尊敬,让董易林有些始料不及。在与老人们的交流中,有人告诉董易林:“易经是中国真正的文化,你父亲了不起。”如今,董易林回忆起来,也许正是这句话坚定了董易林从事易经的决心。1996年年初,董易林站在了老年大学的讲桌前,开始了他的易经生涯。
“董老师,我在你公司楼下,你下来一趟吧。”来电话的是董易林的第一位客户张总。这时的董易林已经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公司,公司面积不大,只有二十多平米,办公室里就摆着一张桌子。当时天气转冷,虽然装有空调,但因为需要自己交钱,董易林强忍着寒冷在办公室里待着。
接到电话,董易林有点迷糊:平时都是他自己就上来了,今天让我下去,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想到天气冷,走动走动也许就暖和了,董易林屁股一抬就跑下了楼。
那是2002年底,推开写字楼的玻璃门,一股寒风迎面扑来的同时一辆系着大红缎子的夏利车出现在董易林面前。张总站在车旁,把一串车钥匙扔给董易林:“这车以后就是你的了。”说完开着自己的奥迪走了。
董易林这才想起来,2001年,张总要去广东做生意,在去之前,他找到了董易林,并告诉他,这笔生意对他非常重要,让董易林看看,此次南下能否成功且要注意些什么。董易林经过详细了解和测算告诉张总,“这笔生意不能做,最大的问题会出现在‘人’上,当然,还有其他问题,但相对于‘人’的因素,其他问题构不成威胁。”
董易林建议张总放弃这笔生意,但张总却有些犹豫,“这样吧,我先期去考察一下,看看情况如何,如果真如你所说,我送你一辆车。”
在和广州的企业经过长达半年的沟通后,张总放弃了这笔生意。果然如董易林所说,在长时间的接触中,张总发现,对方一味要见“钱”,其他各项事宜都不关心,由此可以判断,对方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骗子公司。若不是董易林提醒,自己的几百上千万就会落入对方口袋,这与一辆夏利车的价格来说,董易林帮自己把损失降低了太多太多。
说到这里,董易林为我讲了一段小插曲。张总在创业初期买了一套房子,董易林看后告诉他,“要想事业有大成就,必须得搬走。这个房子的风水我调不了。”张总不理解,明明有房子住,还要出去租房子。心里想不明白,但张总还是照做了。在董易林的帮助下,张总租到了一套风水上佳的住房。“直到现在,他生意做得那么大,还是住在租来的那套房子里。所以说,真正的风水局是看不到的”
“我的客户遍布全球,大部分都是企业老板。很多人对易经经历了从信到不信,再从不信到信的过程。”董易林所说的“不信”在客户刘总身上表现最为突出。
初次接触刘总,董易林被他满满一仓库的“转运”吉祥物威慑到了。刘总告诉董易林,自己一开始是很相信易经和风水,只要有人告诉他,公司要摆什么东西能转运,不管什么价格他都会买来摆放。可是时间一长刘总发现,几年过去了,自己的企业丝毫不见好转。“到后来,我看到风水先生就头疼,库房里不放别的,全都是这些大师们给的东西,我又舍不得扔,只有放在这里告诫自己,风水这东西不可信。”
董易林笑了,“易经里有句话叫:物有所成,必有其用。每一个物品的形成,都是有他的价值和作用的,只是摆放的方向以及是否需要摆放的问题。”
刘总听完愣了一下,没有说话,但从此以后他们却成了朋友。
几年后的一天,董易林接到刘总电话,邀他晚上共进晚餐。吃饭也不是头一回,当天晚上,董易林和平常一样穿着休闲装去赴约。到了吃饭的地方董易林被吓了一跳,刘总西装革履,系着领带,甚至袖扣都扣得整整齐齐。董易林以为还有重要人物前来,正准备道歉时,刘总说话了:“我正式聘请您做我们公司的风水顾问。”
原来,几年来的接触,刘总也在暗中考察董易林的“本事”,通过几次董易林对他公司的整改和调动,刘总发现,公司确实有一些实质性的改变。“我觉得,你够这个资本。” 听到这句话时,董易林觉得这是对自己最大的认可。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董易林帮助刘总做了不少公司的重大决定,而最大的一次决定莫过于全面放弃原本从事的行业,改做一个八杠子打不着的行业——房地产。
一直以来刘总从事的都是医院器械销售的生意,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对器械的需求加强,刘总的生意也跟着越做越大。2007年,董易林和刘总有过几次很深入的谈话,谈话的内容围绕着是否转行。董易林告诉刘总,根据他的运势和八字,并不适合做金属类的生意,虽然医疗器械属于医疗类,但器械却是实实在在的金属。一个人的命运一定要和风水结合,否则再好的风水也不一定能适合这个人。
这也许是董易林遭遇的时间最久的一次讨论,每次都不少于三天。在董易林的坚持下,刘总很快将自己广州、深圳的医疗器械生意停下来,并用三个月时间处理完手里的器械,用所有的资金投资房地产。“他的第一个项目是在天津的滨海新区,全是独栋的企业楼,不到八个月时间,两三百栋楼全部卖光。现在,刘总一年的收入是以前的好几倍。目前,刘总在珠海、厦门、呼和浩特三个城市拥有四家房产。”说这句话的时候,董易林的眼神中流露出小小的自豪,用收入来衡量客户及自己的成功,也许是最直接而又有效的方式。
“我结婚的日子,孩子的生日我都记不住,但是,第一次在新浪讲课的日子却记得非常清楚,2004年12月26日下午三点,这是我的第二次心跳。”
第一次心跳面对一个客人,董易林紧张,但却很快克服了;第二次心跳,不仅要面对上百号听课的人,还要面对主持人、镜头和灯光。“你想想,那是什么心情?心跳的特别厉害,连说话的声音都在发颤。”
就是在这种紧张情绪和发颤声音的陪伴下,董易林结束了他在新浪的第一次讲课,出乎意料的,反响极其热烈。随后的几次讲课,新浪专门多开辟了几间教室,即使如此,来听课的人还是挤满了教室。在课上到第五次的时候,新浪主编发话了“由于人太多,以后董易林的课直接改直播吧。”董易林火了,他的视频点击率始终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随后几年创立的微博,粉丝量也都雄踞首位。“我都是真实粉丝,没有僵尸粉。”董易林笑着说。
即使红了,董易林也改不了自己的一个习惯——“挑毛病”。“很多做楼盘的,万科的王石、soho的潘石屹,他们都很怕我,为什么?因为我看完他们的楼盘会点评,并且会留下我的名字。”
董易林最著名的一次“挑毛病”发生在北京盘古大观身上。2008年,与北京奥运会一起火起来的还有与鸟巢西侧的盘古大观。除了均价11万每平米的天价引人注目之外,空中四合院出现也引发了人们的讨论。在一片赞誉声中,董易林却剑走偏锋,评论盘古大观不接地气,缺乏气场。这一观点瞬间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引用,在当时引发了一场关于盘古大观的风水大战。
“我写了那么多‘挑毛病’的文章,只有一个人来找过我,这个人就是观唐的老板陈总。”
董易林与观唐的交锋有点“血雨腥风”的味道。“观唐的人通过新浪网找到我,一进门就问,谁说我们观唐风水不好?我们观唐风水为什么不好?”通常都是董易林给人挑毛病,这次终于等来了给董易林挑毛病的人。看着一干人进来,董易林也不着急,拿过图纸指给观唐的人看,“住在这一片的几乎都是当官的,他们最近得出官司。”听我说完这句话,观唐领头的人笑了。
回到公司后,观唐的人将董易林的话原封不动地告诉陈总。江湖就是江湖,不打不相识是江湖规则,就这样,董易林和陈总见面了。
时年2005年,董易林还是个毛头小子,虽然见到董易林时陈总并没放在心里上,他们之间的谈话还是开始了。董易林告诉陈总,观唐是上等的风水,只是把位置搞反了,于是出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一番交谈后,陈总开始对这个年轻小伙子刮目相看,当时拍板将二期的173栋别墅交给董易林。一拍即合之后,陈总提出了一个要求:户型做出来之后要求董易林召开新闻发布会,一是告诉大家观唐的风水没有问题,且很好;第二,告诉公众,观唐聘请董易林作为风水师。“商人就是精明,他给了我一个没有台阶的台阶下,一旦开了新闻发布会,房子要是卖得不好,我可是要负责任的。”董易林说。
后来,新闻发布会如期举行,房子卖到最后供不应求,这其中,董易林付出了不少。“保姆住哪个房间,主人住哪间,包括老人的住所,所有的一切我都要安排好。房子还没有完全建起来,陈总带来了世界各地的风水师来看,最终,他们也没有挑出什么大毛病。”如今的观唐,是北京风水界的一个标杆,董易林对自己的这份作品很是得意。
采访结束前,董易林说,“父亲曾告诉我,你学会易经之后,一夜之间就可以成为富翁,但是,这样的路永远不会长。我并不缺什么,所以我只想做文化,做我真正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