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孟剑
我不是在做没有任何利益的公司,我要推广环保理念,
可是没有资金支持什么也做不了,说白了,我就是想用商业模式养环保
2012年12月中旬,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高级研修班”在广州韶关正式开班。本次研修重点就是针对2012年末,国务院批准对全国第三批25个资源枯竭城市的领导干部进行专题培训。近百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领导干部齐聚韶城,共同为“资源枯竭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加上前两次国务院公布的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全国资源枯竭城市已经达到44个。”生态网CEO王立伟告诉记者。在王立伟看来,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环保事业将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型行业,在过去的20多年,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两个问题一直存在,一个是环境污染,另一个是资源枯竭。尤其对于资源枯竭的城市来说,快速转型是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从2000年初开始,王立伟就在某媒体从事财经记者的工作,由于工作关系,王立伟接触到许多中高端企业。在工作中,王立伟发现从2005年开始,许多中高端企业开始重视环保,无论是企业自身生产,还是在社会活动中,很多企业愿意承担环保的社会责任。同时,王立伟也发现,许多企业想做,但中间的障碍很多,因为中国的环保事业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对接机制,导致一些项目流产。这让王立伟下定决心搭建一个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平台,实现各方的无缝对接,于是在2011年初成立了生态网。
“在我看来,从事环保事业,要实现三方的无缝对接,分别是环保事业者、政府部门和环保方面的专家。许多环保事业者手里有很好的技术,但不知道如何将其推广出去,让各级环保部门了解这些技术;同时,没有环保专家的鉴定,也无法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技术的有效性。”王立伟说。
打开生态网的主页,里面包含着各类环保方面的资讯,也有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图片。王立伟希望将网站打造成纯公益的资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小到垃圾分类,大到环境治理,现在每天的点击量也有几千次。两年时间里,公司在网站的投入达到了近300万元,但目前没有从网站上获得任何收入。现在公司的员工有十几人,主要工作是和各地方的环保部门建立联系,及时发布环保信息。在这两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一些企业的帮助,但要想让网站继续生存下去,必须有经济效益维持。尽管网站从事的是环保公益工作,但王立伟没有申请一分钱的资金,他也有自己的经营之道。
目前,全国44个资源枯竭城市面临着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压力,比如,江苏徐州过去是产煤大市,但很久之前,煤炭就已经被开采完了,如果没有良好的交通优势和徐工集团这样的重工业集团崛起,城市的发展必然停滞。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这样的便利条件。比如山西的一些煤炭产出大市,多数都处在山地和丘陵地带,交通非常不便,同时也没有做高新技术的产业基础,随着开采量的不断增加,许多煤矿的煤炭产出量越来越低。政府部门为了加强管理和促进有限资源整合,2009年5月山西省政府要求民间资本在年底前退出煤炭业,许多煤老板获得了高额的补偿资金,政府担心这部分资金的大量外流,同时,这些闲置资金如果可以被激活,将会对地方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苦于没有好的项目,高新产业又不会选择在没有基础的煤矿大市当中立项。王立伟在与地方环保部门的交流中得到了这个信息。刚好王立伟知道有位环保事业者有一项石头造纸技术,这一项目非常环保,不会破坏植被,生产过程中也不会产生污染,经过政府相关部门考察后发现,当地拥有适合造纸的石头,所以王立伟作为对接方,将两方联系在一起,促成了项目的顺利开展。而作为对接方,王立伟会根据项目的额度,收取几个点的佣金。
“这部分佣金其实很少,一般由资方出,我们绝对不会让这点钱成为两边合作的障碍。国内的一些环保事业者手里有很多高附加值的技术,我了解到,人参经过特殊培育之后,可以在沙漠中与苁蓉一同种植,北京的一家企业已经在新疆建立了实验基地,效果很好,每亩有几万元的收入,而且防沙治沙效果很好,是非常好的环保项目,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王立伟如是说。
同时,生态网还会联合各级环保部门开展以生态、环保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每次组织大型活动,必然要花费一些费用,而网站的运营已经让他没有什么收入,所以他也会到外面去联系一些公司,作为活动赞助方,为其解决资金问题。为了将活动做得更有影响力,让社会各界都参与进来,王立伟也会动用自己在媒体方面的资源,邀请自己的媒体朋友帮助其宣传环保理念。“一场活动下来,我可能还会有一些资金结余,这些数额尽管很少,但举办的活动多了,我的收入也就有了,这样既宣传了环保理念,也能够让我有资金去经营网站,”王立伟说。
2013年,王立伟经营的生态网将会有新的动作,计划和一些地方电视台合作,联合环保部门成立环保演播室,给环保事业者和当地政府部门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各地区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有选择地引进项目。同时还会制作一些环保方面的电视节目,给大家普及环保知识,王立伟称,“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商业的成分,同时也能为环保事业的推广做更多的努力。”
在刚开始成立生态网时,王立伟对这份事业信心满满,但真正做的时候才发现,其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在和一些环保主义者交流时,他们会认为这样的模式不是做环保,而是以环保为借口,为自己创造利益,每次面对这样的问题,王立伟都直言相告,“我不是在做没有任何利益的公司,我要推广环保理念,可是没有资金支持什么也做不了,说白了,我就是想用商业模式养环保。”
王立伟称,曾经他遇到一位上海女企业家,以前一直从事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前几年在江苏做了一个生态园,对环保事业越来越感兴趣,当她看到山东的一片海域,由于近海捕捞过度,海洋污染严重,近海的生态链遭到严重破坏,她就想将一部分海域承包下来,让海洋自然修复,但被当地相关部门婉拒了。
这件事对王立伟的触动特别大,“我就是想尝试用商业模式去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让环保事业者的新技术形成生产力,不但有利于改善公民居住的环境,同时也会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这样的商业模式不好吗!”王立伟如是说。
当前的中国经济遇到经济下行的风险,很多资源型城市也由于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的风险。我们所居住的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刚进入2013年北京地区就烟雾弥漫,空气达到了重度污染的程度,如果能够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即使利用商业模式又有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