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艳华
(吉林省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 吉林 长春 130062)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中的许多干部都转业到地方工作。 他们中的大对数被安排到各级政府的重要岗位。 各级政府将他们组织起来一些培训,军队也创办了文化学校和培训班对其进行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军转干部的文化水平, 使他们能够很好地担当建设新中国的重任。1977年,邓小平同志主持军委工作后特别强调了军转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此, 我国的军转培训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 规范化。1981年,由部队牵头,我国首次对当年转业到政法战线的52000余名军转干部进行专业培训。从1981年到1985年,全国各地采取军地结合、条块结合、行业之间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办班方法, 先后培训了37万余名军转干部。1985年11月17日,全国首次召开了军转干部培训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对军转干部进行培训,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关系到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的百年大计。会议明确:军转培训应由简单入门训练向正规训练,由“游击式”培训方式向建立军转培训中心转化。会议决定筹建军转干部培训中心, 组织力量编写适合军转干部的培训教材。
一年后,全国建立了近百个军转培训中心,一个以培训中心为骨干的培训网络初步形成。同时,全国统一的军转干部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也紧张地开展起来。教材初步分为工交、财贸、政法、党政和其它五大类,分立20个专业。为了加强培训中心的建设,各地先后通过开座谈会 、调研和走访等多种形式,探索军转培训方式、方法。军转培训也像军转安置一样,越来越受到军转干部的欢迎和用人单位的关注。
上世纪90年代初, 针对军转干部分配的专业比较分散的特点, 军转培训中心在教学管理和组织方法上作了较大改进,尽量将转业干部人员集中、分片设点、按专业编班培训, 并在专业培训前组织军转干部参加一定时间的适应性培训。有的省、市还组织军转干部到纪念馆、企业等地参观,这种培训尽管时间短,但收效却很明显。
1992年,国家推行边培训、边考核、边分配的办法,并在江西、海南、云南、甘肃四省和中央国家机关进行试点。改进培训工作的具体办法是,在转业干部定向分配后,即去地方参加培训,培训工作结束后,办理转业手续,由省军区(警备区)直接介绍去地方报到。据统计,从1986年开始建立培训中心到1996年,全国各地逐步建立了200余处军转培训中心。
经历前期探索后,20世纪90年代,军转工作进入了规模化、制度化阶段,军转培训成为军转安置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997年7月, 在邓小平同志提出开展军转工作20年之际,全国召开了军转培训主任会议,会议强调,要按着军转改革的整体部署,推进培训改革:一是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培训经费。二是逐步在全国建立区域性培训基地。在部分专业实现全国范围的规划培训,有计划地培养高层次的转业干部人才, 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三是加快军转培训法规建设。从1995年起,把军转培训分为岗前、岗后两个阶段进行,转业军官上岗前接受10天左右的适应性培训, 军转干部分配上岗后,再用2-3个月时间进行专业培训。这种分段培训既保留了岗前、岗后两种培训模式的优点,也避免了其中的不足,使原有培训又前进了一步。
吉林省对军转工作十分重视,从1989年开始,全省的九个市、州和省直都陆续成立了军转培训中心,专门负责计划分配的军转干部培训工作。20多年来,省内各军转培训机构认真探索,扎实工作,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积极开展军转培训工作,为吉林省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吉林省军转培训中心于1989年成立, 是负责省直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培训的专门机构。2006年以前,中心除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培训外,尚未开展其它培训项目。培训业务单一,培训周期短,制约了中心的发展。吉林省军队转业服务中心于2001年成立, 主要负责政策性强、 工作量大的吉林省中直自主择业转业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以及省中直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
鉴于两中心的实际状况,2006年6月吉林省人事厅厅党组决定将吉林省军官转业培训中心与吉林省军队转业干部服务中心实行合署办公, 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职能整合使中心的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出来:一是从体制上解决了军转培训职能单一,作用弱化,军转服务保障工作职能分散,机构重叠等问题,初步建立了“大军转”的发展模式;二是业务上解决了军转培训中心业务单一,资源闲置浪费,而军转服务中心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三是机制上优化了中心内部的人员配置,激发了整体活力。2007年3月,吉林省军转大厦投入使用,大厦坐落于长春市市中心,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大厦设配先进,功能齐全,为做好军转安置服务保障工作奠定了硬件基础。 职能整合后的军转培训服务中心班子团结, 中心上下干劲充足,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进步。
合署办公以来来,经中心上下的共同努力,高质量地完成了计划分配转业干部的培训任务和军转安置任务, 完成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和退役金核发、医疗保险办理等基础工作。通过举办专场人才交流洽谈会,设立人才专柜,举办汽车驾驶员、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等技能培训手段,积极为自主择业干部搭建或创建就业平台, 完成了吉林省中直机关多名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的解困任务。
我国对军转培训工作非常重视, 但目前还缺乏全国统一的、系统的培训规划,地方政府的一些单位和部门对军转干部培训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 许多单位往往把军转培训当作一个程序,象征性地走过场,没有真正地重视这项工作。一些转业干部也是履行程序,不按时上课、不重视培训工作,认为培训对他们转到地方工作岗位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这些都给军转培训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要让他们既在思想上转变,又在行为上转变, 就需要在制定人才工作政策时考虑转业军官人才导向, 切实把转业军官人才培训纳入到国家人才资源整体开发规划中。军转干部服役多年,为部队建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奉献了青春,做出了贡献,他们现在却面临着适应新的职业角色的问题, 所以军转培训工作不仅是做好转业安置工作的需要, 更是稳定现役干部队伍、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需要。对此,军地双方应以积极的态度把转业干部“扶上马,送一程”,在现有条件下充分调动各类资源,帮助他们完成职业角色转换。转业干部也应从岗位实际出发,积极调整心态,配合地方培训工作,走出择业误区,通过培训改善素质结构,提高适应地方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在培训形式上做到多样化, 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分层次进行培训的方式。 第一层是对口安置的专业技术干部。这些军转干部学习能力比较强,到地方也是技术骨干,对他们只需要进行短期的认门教育。多带他们到各个单位参观学习, 以便使他们更快地适应地方工作。第二层是年龄较大、职务较高的转业军官,应对其进行半年的适应性培训。这部分转业干部职务比较高,在部队权力也比较大,刚到地方,有一定的心理落差,所以要尽快让他们在思想上发生转变, 要请一些有名望的教师,多学习理论课程。要对他们有耐心,多与他们沟通,满腔热情地关心他们的疾苦,千方百计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其能自觉地接受组织安排,安心参加军转培训,尽快转变角色,以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第三层是年龄较轻、职务较低、可塑性较强的转业军官,应把他们作为军转人才开发的重点。 这部分转业干部一般都在30岁以下,学习能力特别强,接受事物也比较快,所以要进行较长时间的专业技术培训,要让他们多接触新鲜事物,在专业技术上多学习,使他们在新单位能担当起比较重要岗位的工作。
目前, 我国的军转培训主要由政府和军队承担培训任务,这种单一的政府主导模式缺乏社会中介机构、社会团体的参与和支持。要真正把培训任务完成好,必须调动多方力量,充分发挥地方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的优势,使军转培训真正融入社会。一是可以参照西方的培训做法。在美国,没有专门设立军人培训机构,只建有少数的培训基地,主要利用地方资源实行多方位、多内容的培训。 军人服役期间可以选择与自己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知识训练,自行参加学习,部队规定学分制, 其分数在转业时提供给地方安置办做为择业时的参考。美国在军队中有15种职业资格认定,与地方培训内容和标准一致。 凡在部队期间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和证书,退役后地方政府全部承认。美国现役军人可以借助地方院校攻读大专、本科和硕士学历,每周至少上两门课。而一旦确定退役,可继续坚持读完原有的学历或申请上其它大学和参加其它培训, 这样就实现了现役培训和退伍培训的有机结合, 确保了退伍军人的终身培训。二是集中培训和个人选择结合。培训主要分两方面:一方面,军人离开部队前,军队要对他们进行集中3天的培训, 主要对转业干部提供就业指导,告诉他们如何找自己认为有兴趣的工作, 如何实现职业转换,如何用法律维权等等。让转业干部通过集中培训提高对角色转换的认识,提高适应新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转业干部离开部队后,地方军转部门要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同时邀请家属一起参加。政府在社会培训机构和各种专业网站上提供菜单式、 自助餐式的培训科目,由转业干部自己选择。由于满足了个人需求和职业选择需要, 这种人性化的培训让军转干部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一是加快制定《转业军官安置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军转培训的方法、内容、时间及经费来源等,将军转培训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是切实解决军转培训经费来源问题。目前,我国转业军官培训经费主要由国家、军队、地方共同解决,人均培训经费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培训需要, 因此要加大国家和政府对培训的投入力度。还可借鉴发达国家实行的“教育资助金”的办法,该办法规定,军官在服役时,按工资比例缴纳一定数量的个人教育基金, 国家和军队再为其提供相当数量的助学金, 军官转业后即可享受政府和军队为其提供的教育资助和优待。
自主择业干部人数的逐年增长对自主择业干部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他们的培训,除需要同计划分配军转干部一样的培训外,更需要择业、创业等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在这样的挑战中,以往的自主择业干部培训机制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2010年之前军转干部的培训主要以转业后的地方培训为主, 这对一些离开部队就面向市场, 需要通过竞争获取就业岗位的自主择业干部来说,培训显得过于仓促,效果也不太明显。 从2011年开始吉林省逐步建立了军地相结合的培训模式,逐步改变了以地方培训为主的状况。借鉴国外的培训经验,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专业技能培训,使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从“以军为之”转到“军地两用”上来,增强了军转干部适应地方工作的能力。
拓宽培训渠道, 把封闭教育转到开放培养上来。2012年,吉林省又开展了个性化培训工作。市场经济要求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因此,在对自主择业干部进行了适应性公共课程培训的同时, 也使他们对进入市场有了一些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所谓个性化培训, 就是根据每一个择业干部的就业方向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如计算机培训班、驾驶员培训班、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班、厨师培训班等等。这样的培训虽然不能独立完成,需要借助社会资源,但依托了一些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来配合培训效果非常好, 很受择业干部的欢迎。 从2013年开始吉林省还准备开展择业干部企业定向培训。 择业干部培训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提高他们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 生存能力和拼搏能力、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因此可考虑采取政府和企业联合组织培训形式, 把自主择业干部推荐到企业, 先培训,然后择优上岗,从而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有一些军转培训单位已经把军转干部送到企业去见习, 军转干部借此可以学到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企业也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军转干部,这是目前最有效的培训方法。一方面,请进来,让择业干部了解市场和企业,选择适当的时机, 特邀职业介绍机构给军转干部介绍市场形势和企业的生产经营、人才需求等情况,使择业干部尽快实现身份的转变。另一方面,走出去,把自主择业干部推向社会和市场。向企业宣传自主择业安置政策,介绍自主择业干部情况,直接向企业推荐人才,组织自主择业干部参加应聘面试,扩大他们的社会认可度,促成自主择业干部到企业实训,实现军转干部和企业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