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钦差,真“唯上”

2013-12-20 04:32江曾培
检察风云 2013年9期
关键词:行骗骗子官员

文/江曾培

一个叫赵锡水的人,自称“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司长”、“副部级巡视员”,在云南、湖南一些地方行骗,不少官员信以为真,热情接待,甚至聘其为政府顾问。近日,国务院研究室下发通知,称没有此人,要求有关地区采取措施,制止并揭露赵锡水的诈骗行为。

冒充官员行骗,古已有之,外也有之。果戈理的著名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写的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冒充“钦差大臣”的故事。不要以为这是凭空的艺术创作,《钦差大臣》的情节是有生活根据的。1835年,普希金向果戈理提供了他知道的一件事情:在彼得萨拉城有个叫巴维尔·斯维尼纳的无赖,冒充彼得堡的一个大官,招摇撞骗,频频得手,后因干得太过分,才被识破下狱。

在我国,老舍于上世纪50年代写过一个名叫《西望长安》的话剧,内容也是揭露冒充官员的骗子的。骗子名粟晚成,其生活原型叫李万铭,装扮成早年就参加革命的“老红军”和“模范共产党员”,窃取了国家机关中的重要职位。这一诈骗案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这表明,不论古今中外,都早有巴维尔、李万铭这类人物的出现,政治骗子是由来已久的,今天粉墨登场的赵锡水之流,不过是老谱的袭用。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从来就是社会的一种毒瘤。人们需要倍加警惕的,不仅是假烟、假酒、假奶、假药等各种假“物”,还要警惕假专家、假大师、假郎中、假乞丐等各种假“人”,其中的假官员,更需要用力防范。

以“钦差大臣”面目出现的冒牌官员得逞,严重地伤害了政府的形象和信誉。它暴露了政坛上严重的“唯上”“唯权”意识,下级官员对上级官员心存膜拜,基于自身政绩和仕途的考量,希望能给上面下来的官员以好印象,因而只要听说是上面来的,往往就不辨真假,笑脸相迎。如果自身还有些不干不净之处,对上官就更是百依百顺,以求包涵谅解。这样的心态,就给了骗子以可乘之机。别林斯基指出,《钦差大臣》中那些包括市长在内的地方官员,所以会被漏洞百出的骗子所骗,“是市长的惊恐万状的想象力的创造物”。也就是说,正是在“唯上”“唯权”意识主导下,内心的“惊慌”才会使他们看不出骗子的漏洞,将一个骗子“创造”成“钦差大臣”。《西望长安》中的粟晚成,所以能在多个行政机构中骗得那么得心应手,也是钻了官员“唯上”、“唯权”的空子,听说他是高级领导人所证明的人,就不问真伪,不作查实,诚惶诚恐地奉为上宾了。

生活中还有些政治骗子不到现场,只要冒充领导或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给下属打个电话,就能实现诈骗目的。某市一个区的税务局长,接到骗子冒充国家税务总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当即不假思索地说:“总局领导有事办啊?放心,他的事就是我的事。”随后就按骗子提出的资助要求,汇去了钱款。这里显示的,也是讨好上级的“唯上”心态。内中的教训是在不能一味“唯上”的同时,还要健全官场的运作机制。对上级要尊重,但不可为讨好上级而丧失原则。即使不是骗子,将公款汇给领导个人也是错误的。

俗话说,“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政治骗子这个“虫”所以“生”出来,虽然有它自身的原因,但也由于政坛有“腐 ”。要彻底清除这些政治骗子,在大力除“虫”的同时,也要努力治“腐 ”,从思想上、制度上堵住一切漏洞,使骗子这类害人虫难有生存生长的环境。

猜你喜欢
行骗骗子官员
骗子?
谨防借“新冠疫苗”行骗
替身儿子善意“行骗”
警惕借“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行骗的不法行为
骗子鸟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诚实的骗子
挖空心思收取论文版面费,搜索引擎放松监管推波助澜:假网站冒充期刊行骗,该严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