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璐 刘焕香
(1.泰顺县百丈镇包垟中心学校,浙江 温州325503;2.绍兴文理学院 数理信息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因而网络成瘾的困扰在中学生中越来越常见,逐渐成为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本文对绍兴市的5所中学进行了中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借助SPSS软件探讨了影响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素,最后从社会、学校和家庭3个层面提出应对措施.
网络成瘾[1](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人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网络成瘾表现形式有多种,主要可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交际成瘾、色情成瘾、强迫信息收集成瘾、网络技术成瘾等五大类型.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对于网络过度使用的诊断并没有公认的标准.我国“网络使用过度者”标准制定负责人陶然[2]强调:网络使用过度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对网络渴求、戒断后有强烈反应、非工作原因每天上网超过6小时.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平均每次上网时间达5-8小时的看作是网络过度使用者,而超过8小时的为网络上瘾者.
为了解绍兴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分层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1份,有效率为92.2%.统计结果表明绍兴市中学生有网络使用问题的所占比例为16.1%,而网络成瘾率为12.8%.由于判断标准、研究方法的差异,文献报道国内中学生网络成瘾率为0.89%-15%[3,4].显然,绍兴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率包含在这个范围内,而且相对来说成瘾率还有点偏高,因此务必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高度重视.
对于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用途,问卷设计的选项有:(1)聊天,(2)看新闻、学习、查资料,(3)玩游戏,(4)看电影、听音乐,(5)其他.这是一个多选题,对此本文采用多重响应法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多重响应[5],又称多选题,这是统计调查研究中十分常见的数据形式.多重应答资料因其特殊性,不方便用传统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而SPSS软件的多重响应分析功能,通过定义变量集的方式,能够对多选题进行频数分析和交叉表分析.
表1说明男生上网主要是为了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而女生则是为了看电影、听音乐、查资料上网居多.可以看出对大部分中学生来说,电脑用于娱乐的用途明显大于学习,这是中学生上网的相同之处.但也存在性别差异,尤其在查资料和玩游戏这两个选项中,男女生的差别比较大.女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用于学习的可能性比男生大;而男生对游戏感兴趣的程度远远大于女生.
表1 男生和女生上网的主要用途
绍兴作为一个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具有特殊性,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文化水平导致了家长对孩子上网所持的态度也不同.本文运用SPSS软件中对应分析法,来研究家长对孩子上网的6种不同态度对于中学生上网时间长短产生的影响,见图1.
对应分析[5]是通过分析由定性变量构成的交叉汇总来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能够将几组表面上看不出联系的数据,通过简单的定位图展现出来.图形中邻近的变量点表示它们关系密切,邻近的样品点同样表示它们关系密切;属于同类型的样品点可以用邻近的变量点来表征.
由对应分析图可以看出,与中学生每次平均上网时间8小时以上邻近的情况包括3种态度,研究发现在家长不监督、不关心、由孩子自己做主的情况下,中学生往往难以自我克制,上网时间很长,容易上瘾.与此相反,与中学生每次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内相邻近的有两种态度:家长反对上网和监督下上网,这就表明有了家长的有效监督,中学生能较好地控制上网时间.因此,为了防止孩子沉迷网络,家长应该对孩子上网进行有效引导和适度监管.
本文从10个方面描述导致中学生过度使用网络的因素(见表3),并设计成量表的形式,学生根据这些因素对过度上网的影响大小填写量表.基于调查结果,我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找出影响中学生过度上网的主要因子.主成分分析[5]也称主分量分析,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 它把给定的一组相关变量通过线性变换,转成另一组不相关的变量,这些新的变量按照方差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
首先进行KMO 检验和 Bartlett 球形检验,统计结果显示KMO 取值为0.749,说明研究的变量之间的偏相关性较好,可以做主成份分析; Bartlett 球形检验统计量的 Sig < 0.01,可认为各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表2 解释的总方差
由表2可以看出,前6个公因子解释的累积方差已经非常接近85%,也就是说总体大部分信息可以由这6个公共因子来解释.
表3 旋转成分矩阵
根据“旋转成份矩阵”提供的信息,把在每个因子上载荷较大的变量提取出来。因子1的主要变量是关于心理上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感觉快乐程度,故可以把它总结为“心理因素”因子;影响因子2、因子4的主要变量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故可以把它总结为“周围环境”因子;因子3的主要变量是课余生活的丰富度,故可以把它总结为“业余生活”因子;因子5、因子6都跟网络的娱乐功能有关,可以考虑把它们2个合为一个因子,总结为“网络本身吸引力”因子.
因此可以得到4个影响因素:心理因素,周围环境,业余生活,网络本身吸引力.由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可知,对中学生网络使用过度影响最大的为因子1,也就是说心理因素对中学生网络使用的影响很大,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内心感受,会在网络上寻求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被认同感和肯定感.
治理青少年网络成瘾关键要做好预防工作,这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
(1)抓好社会治理工作.国家要加大对网络建设的投资,努力建设适合青少年的网站,引导青少年正确利用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这是网络时代青少年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政府要推动网络立法工作[6],严惩非法建立和传播色情网站信息等不良行为,对那些利用网络聊天工具对中学生实施网络诈骗行为的人和机构予以坚决打击.
(2)发挥学校教育的特殊功效.学校要设立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心理辅导机构,便于及早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很多研究表明,引起学生过度地沉溺于网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学业压力过大,因此学校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中考和高考所带来的压力.
(3)注重家庭关怀.家庭教育的欠缺是导致中学生过度依赖网络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杜绝中学生网络成瘾,父母应该为子女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家长应该就孩子上网问题多进行沟通交流,并加以监督和引导.
参考文献:
[1]吴汉荣,朱克京.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相关因素的路径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杂志,2004,20(11):1363-1364.
[2]郭顺清,吴丹妮.上海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的现状及心理特征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0,7:10-12.
[3] Kandell JJ.Internet addiction on the vulner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J].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1998,l(1):1l—17.
[4]Mitchell P.Internet addiction:genuine diagnosis or not[J].The Lancet,2000,19:632.
[5]杜强,贾丽艳.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6]李雪娥.试论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症状、形成原因与对策[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