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法治保障

2013-12-19 15:22:25田晓春赵依拉克
党政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公平正义中国梦依法治国

田晓春 赵依拉克

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法治保障

田晓春 赵依拉克

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复兴不应该单单只依靠经济的复兴,更重要的是文明的复兴。文明的复兴表现为多方面的复兴,其中法治是文明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明复兴的制度保障。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来看,实现“中国梦”的当务之急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中国梦;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如何实现中国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复兴不应该单单只依靠经济的复兴,更重要的是文明的复兴。文明的复兴表现为多方面的复兴,其中法治是文明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明复兴的制度保障。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来看实现“中国梦”,谱写法治篇章的当务之急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

一、“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法治

“中国梦”的实现包含着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的健全完善又为“中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

(一)“中国梦”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一直是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中国梦”。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推向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和社会主义中国成立100年之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屹立东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成真,这充分展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政治智慧与政治理想。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归根结底“中国梦”是实现每个中国人的美好期盼,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从现阶段国情来看,中国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完全可以实现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要求我们:

首先,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因此,十八大为我们描绘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已经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蓝图。

其次,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人民幸福度,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的。“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幸福梦,幸福指数的提高能促进社会和谐水平的提高;社会和谐水平的提高积极影响着人民幸福的实现。

再次,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概括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全新里程。

最后, “中国梦”的实现是为了人的解放,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中国梦”的最终价值追求。只有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宏大目标,这也是实现“中国梦”最深层次的要求。

(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部分

党的十八大将法治定位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定位为我们所要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提出要深入开展学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法治价值观的确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总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国家治理转型的价值追求,是党60余年执政的历史经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建立健全,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组成和基本保障。

为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就必须维护好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尊重人民的基本人权。法治的重要之处就在于,为社会的和谐提供可以依据的制度标准和行动标尺。法治区别于人治,就于在法律能够排出个人意志对社会发展影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过去长达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始终把人权、民主、自由这些概念称为是资本主义的概念。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重新的认识,我们也出现了各种人权的研究,我们也成立了各种人权的研究团体,我们认识到人权的问题与民主自由问题并不是属于阶级范畴的概念。在一个国家,无论生产力发展的情况如何,人民的基本人权和社会的公平正义都应该是基本的法治精神,对人权的保护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不应该有意识形态的干扰,普世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所有社会形态中人民群众所向往的。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该以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来建设好。法治的要求是人民的迫切要求,是维护人民权利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

二、用法治之手托起“中国梦”

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治国方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法治是保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维系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利益的关键所在,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法治护航,也就是必须依法治国。

法治之手是什么?我们认为就是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并以此依法治国。“中国梦”需要法治之手将其托起,而且将其托得更高。

(一)要实现“中国梦”需要国家长治久安

国家长治久安人民方能安居乐业。人权得到尊重,人民享受着良好的治安、优美的环境和健康的饮食,这些都离不开法治中国梦的建设。法治,其制度核心就是限制公权力。通过对公权力的限制,保障公民的权利,围绕这一制度核心建立起来各种法律制度和法律实施方法,形成一个保障公民利益的法治体系。中外历史发展的实践昭示,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每位公民的自我实现之梦,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国家的长治久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幸福感不仅表现在物质利益的愈加丰富上,更可能体现在自由、正义、平等、权益保障等法治文明的层面。良好的法治环境,正是以符合社会和人的科学发展规律与正当诉求的规则体系来保障人的权利,促成发展过程中各类主体的协调与和谐,把自由、正义、平等、权益保障等美好的梦想,逐步变成现实,即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生活状态。没有法治作后盾、作保障,利益就会处于不确定状态,幸福就会打折扣,国家和社会就不能长治久安。

(二)要实现“中国梦”需要法治引领推动发展

中国的一切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发展来解决,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而良好的法治环境离不开有力的法治保障。实现中国梦,需要用法治来破除阻碍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需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和社会矛盾,需要用法治来突破重要领域、难点环节、重大利益调整等方面的改革阻力,需要用法治为改革发展不断注入活力,更需要用法治排除一切可能的干扰,巩固改革发展所取得的胜利成果,实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

(三)实现“中国梦”需要法治保障公平正义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公平正义是法律的基本价值追求,要用法治保障民主、保障民权、保障民生。依法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依法对各种利益作出公正、公平、合理的分配和处置,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实现共同富裕。要以法治方式管理社会,以法治思维化解社会矛盾,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体现公平正义,建立以司法裁决为核心,以调解制度、行政复议等为辅助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结语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建设法治国家决不是要建成孤立封闭、自我服务的“法律王国”,而是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支撑和保障,使法治贯穿改革发展稳定全过程,覆盖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各领域。换句话说,法治中国,应当让人民民主更加充分和健全,让经济发展更加健康和有序,让社会运行更加稳定和和谐,让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让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与法治中国相伴而行,让“中国梦”在法治的保障中实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依法治国这一强大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要发挥依法治国在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建成更加完善的法治国家而不断奋斗。

【责任编辑:刘 伟】

D920.1

A

1008-9187- (2013)06-0114-03

田晓春,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法院法官;

赵依拉克,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法院法官,四川 成都 610051。

猜你喜欢
公平正义中国梦依法治国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人大建设(2018年11期)2019-01-31 02:40:52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关爱弱势群体 维护公平正义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学习月刊(2015年5期)2015-07-09 03:53:00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学习月刊(2015年3期)2015-07-09 03:51:00
遵循法治 促进公平正义
浙江人大(2014年2期)2014-03-11 20:16:39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环球时报(2012-04-16)2012-04-16 08: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