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愈演愈烈的“招工难”,年轻人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稀缺资源;一面是骤然到来的“银发潮”,老龄化成为社会的疑难杂症。在中国人的审美观中,英雄末路和美人迟暮是最让人伤感的事情。如今,这种伤痛汹涌而至。
“我怀念你年轻时的容颜,但却更爱你这备受摧残的脸”,杜拉斯在她的小说《情人》开篇的话曾让多少文艺女青年唏嘘不已。但是你想不到,它也会让和文艺不搭边的贝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侯国新心有戚戚。在侯国新眼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老龄服务事业才值得为之情定终身。
直面老龄化社会伤痛
侯国新和老龄服务产业结缘是在1999年。父亲因为胃不舒服,去医院做了一次检查。没想到这第一次检查却也是最后一次:父亲被查出胃癌晚期,很快去世。这对侯国新整个家庭,特别是母亲打击很大。那段时间整个家里都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伤痛。为了让母亲尽快走出阴影,在外工作的侯国新决定请假两个月呆在老家陪母亲,没想到这两个月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如何让母亲和像她一样的老年人生活过得开心,如何让和自己一样的年轻人不被压得喘不过气,侯国新思考着。经过半年有针对性的研究之后,他发现老龄化是所有发达国家正在遭遇,中国也即将遭遇的问题。作为老龄化社会的产物,发达国家的老龄服务产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而在中国老龄服务产业甚至还没有形成概念。
于是,2000年,侯国新决定做早起的鸟儿,率先进入老龄服务产业。他采用居家养老和社区结合的方式,提出“娱乐养老”的概念:“娱”是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让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展示自己;“乐”是过程,让老年人在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得到快乐;“养”是基础,通过各种调养方法让老年人实现健康养老;“老”是结果,尽可能让老年人延年益寿。
把解决社会问题当成一生的事业,把解决问题做成产业,从而达到社会和个人双赢,侯国新给自己勾画了宏伟蓝图。
然而,火热的激情遭遇了冰冷现实:侯国新试图利用会员制开展业务。但是即使他用10 元/月的低价推出养老一条龙服务套餐,却依然没有老年人响应。不是他推出的服务不好,而是老年人觉得他说的东西天花乱坠,有给人上套的嫌疑。这让侯国新意识到,当前比老龄化更严重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于是他给自己的公司命名“自诚科技”,先用自己的诚心、诚信来影响周边的人,再通过周边的人影响他们的亲友。这种“病毒营销”的方式坚持三年后,会员突破了三千人。侯国新的老龄服务业务终于开始变“吸血”为“造血”,守得云开见月明。
赢利标志着他的老龄服务产业商业模式可行。正当朋友为之喝彩时,侯国新发现了新问题:会员越来越多,公司“消耗”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而中国老龄化将越来越严峻,如果在老龄服务产业体系中,老年人只处于被年轻人服务的地位,这最终会让老年人成为社会不能承受之重。只有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余热,让老年人“自治”,老龄服务产业才能可持续性发展。然而,当时国内老龄服务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可借鉴的案例。侯国新于是把目光转向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把舶来理念和国情相结合,侯国新慢慢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老龄服务模式。
把老龄人口变成“人口红利”
未来三十年,庞大的老年人事业,都依靠政府来投入不现实,必须依靠社会力量。政府打造的是公民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企业关注老龄事业,则必须把它当成一种新兴产业来经营。
所以,居家养老,必须找到利润增长点。“打造娱乐养老示范基地,创建美好老年生活模式”是侯国新给老龄服务产业定的思路。核心做法归纳起来就是十二字:学学、走走、练练、聊聊、聚聚、调调。每一条都必须忠于“娱乐养老”的宗旨,又必须成为公司利润来源。
学学,就是老有所学,居家养老,以“技能交换”教学,但是剪纸用的纸,舞蹈用的道具又可成为利润来源;走走,就是组织旅游,通过旅游调整老年人身心的同时,收取相应的服务费来达到收支平衡;练练,就是组织练习健康操之类,通过运动来延缓衰老,相关动作图册及光碟又可成为利润支撑;聚聚,就是定期把有同样兴趣爱好的老年人,组成圈子,发起活动,老年人通过聚会拓展生活圈,而组织者却能从中收获“聚会经济”;调调,就是食疗、保健养生,老年人配餐的原料都从相关农场定点采购,调理时用的器材、保健品则直接从生产厂家直接提货。
“娱乐养老”的核心有十二字,六个环节。虽然每个环节都非常琐碎,利润都非常有限,但是考虑到老年人市场庞大,现在公司已经有7万多老年人会员。抛开会员管理费不说,7万多老人每天消费,其中的利润足以支撑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当公司把众多的老年人用“娱乐养老”的理念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集群效应。老年人就不再是社会负担,转而成为一种社会资源。在公司成立之初,每名老人配备专门人员服务,仅人力资本一项就让人喘不过气,但是通过成立“社区互助小组”让老年人互帮互助,为老年人找到固定玩伴,极大地发挥了老年人的潜能。
侯国新认为,人与人之间,特别是老年人之间,都有帮助人与被人帮助的需求。只不过当今社会,因为信任感的缺失,这种需求得不到彰显。“社区互助小组”平台让大家在一起,用互帮互助的形式,既丰富了老人的晚年生活,又增加老年人之间的互动。人到老年,孤独是包裹他们的一层壳,“老年人社区互助小组”把老年人聚在一起,让他们成为“同学老年”,大家学习时“三人同行,彼此为师”,生活时相濡以沫。最终让老年人走出“空巢”感觉到海阔天空,实现老年人人际关系的优化。
当老年能实现互助了,他们对子女的依赖就降低了,无形中就减轻了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压力。对侯国新来说,他经营老年人事业人力成本也就能降到最低。很欣慰,他的这种理念慢慢得到了社会认同:如今,公司会员已达7万之多,员工虽然只有200来人,但经营起来依然游刃有余。公司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可以回报社会,从而实现社会效益。
采访中侯国新告诉记者,7万人的养老问题,如果让每个家庭独自承担,那这7万人就有可能变成7万个燃烧弹,让7万个家庭窒息。而他们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些“燃烧弹”集中起来,温和地释放热量,形成一座火力发电站,为社会重新输送能量。
人们总是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来形容老年人。的确,老龄化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刺痛,是不能承受之重。但老龄化是社会趋势,当我们不能改变趋势时,那就改变自己来顺应趋势。换个思维,“夕阳近黄昏,但却无限好”——老年人产业是“夕阳人口”造就的“朝阳产业”。“娱乐养老”的目的,就是把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痛感释放出来,在老年人中寻找隐藏的人口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