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因出版社邀请,去一个偏远的小镇上做一场新书签售。
坐上汽车,长途跋涉,到站后,前来接站的是当地书城的一位小姑娘。她扎两个小辫子,一脸明媚的微笑,见我下车,赶忙上来接过我手中的行李包,礼貌有加。
酒店住宿等安顿好后,小姑娘主动邀请我说,要带我去小镇四处逛逛,盛情难却,于是我便随她一起去感触下小镇那宁静而祥和的魅力。
穿过许多大街小巷,见识了许多古老风景文化,然后见在一个不知名的拐角处,围着许多人。我挤上前一打听,原来是一对年轻的父女在此处乞讨,显得可怜楚楚而又无可奈何。
可是,四周的行人可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这对父女是骗子,这么年轻却要以乞讨为生。没有内心的尊严感,让人瞧不起。于是,这些围在周边的人,没有一个伸手援助,而是众口指责,纷纷纭纭。
我看这位中年男子涨红着脸,低着头,似乎非常卑微而自责。同时,他的一只手拼命搂着身边的女儿,因为显然。女儿没见过这样的场景,就快要委屈得哭出声了。
“走吧,这样行骗的乞讨者,我们镇上到处都是。”书城里的小姑娘敦促道。
我从西装的内侧口袋里拿出一个褶皱的信封,摊开,然后从裤袋里拿出200元,塞了进去。穿过人群,走到这对父女身边,将信封递给中年男子后,转身对周围的人说:
“其实,我们大家不必指责和嘲笑,相信我们在场的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刻,如果可以,谁都不愿意低头乞讨的。我相信他们,因为,我认为,善心,是不可以用来怀疑和欺骗的。”
一席话,周围的人似乎有所触动,然后有人开始离去,慢慢地,人群就开始散了。中年男子连忙对我说感谢,我微笑示意不必,然后告辞离开。
第二天在书城的签售会开始了,主办方做了张很大的横幅,然后在签售桌上摆放着一堆我的新书,我信心十足地握着手中的签名笔,等待着读者上来购买签名书。
起初,出版社的发行人员脸上都挂满微笑,和我一起等待着读者一哄而上的情景,可是,出人意外的是,书城里的人只是零零散散走过来几个,然后购买,一个小时下来,居然只买出20来本。
看着签名桌上还像座小山一般堆积着的书,我开始有些急了,而这时,出版社的发行人员也都没有了先前的微笑,似乎有些紧张而惊讶。这样的冷清签名售书场景也是我第一次遇见,这显然让我措手不及,也十分尴尬。心里直后悔,不应该来到这个偏僻的、文化程度落后的小镇的。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书城的顾客也开始减少,购书索求签名者更为少。正当我与主办方商议着撤销活动时,突然一大群民工装和十多个小学生一般模样的人冲进书店,都口喊着我名字,说要买签售书。
看到这个阵势,主办方来劲了,赶忙又从仓库搬出几包书出来,然后书城里面的读者,也因为这样的情景,以为来了什么“大明星”,也都围了上来购书,甚至是书城门口大街上的行人,也都进来了……这些书瞬间一售而光。令我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在人群中。我看到了两张熟悉的脸一那对乞讨的父女。
活动结束后,我深深握住了中年男子的手,示意感谢,因为这些人,都是他宣传带过来的。可是,这位中年男子却向我鞠了一躬,同他交流后,才知道——
原来,他们都是从外地来到这个镇上做一个铁路工程的工人,因为工程时间长,他们大多数人都把家人带过来了。前段时间,因为工地上的活太累太重,他的腰被扭伤了,一时间不能上班。但不上班家里又必须得开销,于是,百般无奈下,行乞了。本以为做乞丐很容易。装装穷。扮扮哑,就可以有份收入。可是事与愿违……
“陈老师,当我被众人指责奚落时,当时我的心里别提有多懊悔,身上像被无数蚂蚁吞噬着,恨不得立即消失。因为我的确如他们所说。丧失了自己的尊严感,利用了行人们的同情心……是您帮我解了围,您说善心是不可以用来怀疑和欺骗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于是,当天回去后我就去和老乡朋友们说,大家都敬佩您。今天早上又恰巧看到街上的签售传单,我一看是您,就发动他们一起来捧场,作为我对您的小小感谢。”……
这真是生命所赐予我的一次意外厚礼。而连接我与中年男子之间的情感纽带便是那颗纯真如初的善心。我想,不论时光挪移多少年,走过多少荒芜,我都会记得曾有那么一句话,温暖了两个彼此陌生的人的生命记忆,这句话便是——善心,是不可以用来怀疑和欺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