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效民
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偶像是指“用木头、泥土等雕塑的供迷信的人供奉的人像”。这些东西往往是通过塑造一个形象——死去的人或者传说中的英雄,被人们所崇拜,这些东西叫偶像。新华词典还有一种解释,“特指一种传统的信仰和理想”。
偶像崇拜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我认为人类是需要宗教的,现在中国是个无神论的社会,其实无神论也可能产生多神论,现在好多“大师”就是在钻这个空子,他们把自己自封为“大师”,让人们对其进行顶礼膜拜,而许多中国老百姓由于缺乏好的教育,缺乏对科学的认识,缺乏科学精神,所以就会拜倒在这些“大师”的脚下,所以这些所谓“大师”很有市场。
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用竺可桢的话来说,就是要“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独立的人格;要想有独立的人格,就必须舍弃一些个人利害。对真正的知识分子而言,精神需求更重要,要有点儿尊严,人格独立。学术腐败的代价之一,是独立人格的丧失。
说到社会转型,有一个到底往哪儿转的问题。我觉得所谓转型至少要注意三个方面:一个是民主,一个是科学,还有一个是自由。我认为自由更为重要,人是有头脑,有思想的,他的思考应该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如果不让人说话,人不就是机器了吗?人不就是奴才了吗?是极少数人甚至几个人的智慧高呢,还是十几亿人的智慧高呢?
最后我想说,社会平稳转型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整个社会的努力,二是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