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代”如何教育“独二代”

2013-12-15 09:02庄庆鸿李春红
决策探索 2013年8期
关键词:亲子比例幼儿园

文/庄庆鸿 李春红

“80后”小夫妻陈方和汪清,都是独生子女,从小也没少受“众星捧月”的待遇。前年,他们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女儿洋洋。

他们会让洋洋复制自己的童年吗?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城市儿童已经进入‘独二代’时代,失去了‘独一代’儿时‘小皇帝’的待遇。”近日,研究机构艾索儿童研究咨询公司(以下简称“艾索”)发布调查报告。

记者发现“,独一代”父母在教育“独二代”孩子的过程中,许多现象耐人寻味。

提前到0~3岁的城市儿童“起跑线”

艾索的调查发现,目前“,独二代”在物质生活享受方面的倾向明显弱化,但这绝不意味着家长对孩子投入的减少。相反,“独一代”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关注越来越高,投入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早。

“呈现消费投资化倾向,消费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所以,消费更追求品质,更加具有持续性、计划性。”报告说。

陈方和汪清都是大学研究生学历。在女儿满1岁后,他们马上把她送进了幼儿园。而他们自己,当年上幼儿园时约为5岁。

研究发现,如果说80后自己的教育是始于小学,那么80后给予孩子的教育是从零岁甚至孕期开始的。

在北京、上海、沈阳、杭州、广州、青岛、西安等10个城市,“艾索”调查了2787个0~16岁城市样本。其中,一个数据是惊人的:0~3岁孩子中大约有近三成已经上幼儿园。

此外,4~6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中,没有上幼儿园的比例不到5%,有近两成上学前班或小学。

“我心里也明白,学历并不代表一切,学历高并不一定代表有好前程。但我还是会对孩子的学习有高要求,也会更重视孩子能力的成长。”汪清说着,一边望向在教室里学幼儿英语的女儿。

“由于文化教育的不断普及,80后家长的学历普遍较高。这就造就了80后家长比较矛盾的心态。这种心态,让一些教育专家找到了施展的空间,育儿书籍变成了空前的畅销书。”参与调查的研究人员说。

比起父母辈,现在孩子的“教育”和“运动”都大为提前。

调查结果显示,0~3岁的婴幼儿中,有10.8%的比例正在接受亲子教育,有11.7%曾经上过亲子教育课。加起来,上亲子教育机构的比例有两成多。

自从生了女儿后,孟女士就戒掉了自己的“逛街瘾”。现在的她连买件衣服都要犹豫半天,但对女儿的教育投入可是一点都不含糊。

她和丈夫决定把女儿送到一家口碑不错的幼儿园,每月的固定费用是1200元。再报个特色班,费用还要高些。粗略估计下来,女儿一年上幼儿园的花销为1.5万余元。

“虽然现在收费便宜一些的幼儿园也不少,但是考虑到孩子将来的发展,宁可我们过得节俭一些,也要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孟女士说。

“艾索”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幼儿园学杂费年花费均值为7474元。幼儿园阶段,学杂费年花费以5000到1万元为主流,其中1万元左右的比例最突出。

“众多商家盯住了儿童消费这一领域,想方设法开发种类繁多、高价的商品,其真正目标不是儿童,而是望子成龙的家长。”研究人员说。

“独一代”父母不能承受之重

“4+2+1”的家庭结构,让城市家庭有更大的压力、更强的经济能力来“精心”培养自己的孩子。

调查报告显示,对于6岁以下儿童的成长,接近八成家长最关注的方面是身体健康。其次是习惯养成,所占比例接近五成。

其中,重点关注的是动手能力、想象力、应变能力、群体适应能力等,勇敢和独立、扩大眼界等也很重要。而学习好、成绩好排在了后面。

父母的这一心理以及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催生了儿童教育市场的繁荣。据有关统计,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并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态势。

儿童教育,正成为越来越多家庭无法承受之重。

除了幼儿园,近年学前教育市场上出现了各类亲子机构。亲子课程和宝宝游泳课,都从孩子出生以后就开始了。某公司部门经理李女士告诉记者,一堂亲子课程收费60元,每月4节课,总计240元;一堂游泳课25元,每月12次,合计300元;去游乐园一次平均消费70元,每月4次,合计费用280元;小区附近的摇摇车一次两元,每天5次,一个月费用合计300元……

林林总总加在一起,李女士两岁的儿子一个月的教育、娱乐费用高达1120元。

调查结果还显示,城市儿童参加早教、培训年花费均值为4073元。

在被调查的儿童中,参加早教、培训年花费分布较为均匀。其中,年花费1000元、2000元、5000元相对比较高些,占比分别超过一成。年花费在两万元以上的,也有一定的比例。

“互联网一代”的忧与乐

互联网正在成为城市孩童的另一种“早教”。

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谢先生送给妻子一台平板电脑作为生日礼物,没想到的是,使用方便的平板电脑俨然成为他们4岁女儿最为钟爱的“玩物”。

小女孩不仅能熟练地在平板电脑上轻轻敲打,还能自己玩色彩鲜艳的电脑游戏。电脑中还存放了很多她最为喜爱的动画片。只要动画片一放,小女孩便紧盯电脑屏幕,有时候一两个小时都停不下来。

谢先生开始担忧:虽然平板电脑能很好地“哄”住女儿,但如此长时间地近距离看动画片,真担心女儿过早成为近视眼。

每年寒暑假和小长假,是城市孩童视力下降最快的时期之一。电脑、手机、PSP游戏机等电子产品,已成为学生视力的“杀手”。

调查显示,7岁以上儿童经常使用的电子产品与服务主要有QQ、普通手机、学习机、点读机、复读机,其次是微博、Ipad或平板电脑,再次是MP4或Ipod、PSP等游戏机。其中,7岁以上儿童拥有QQ的比例超过六成。

“如果说70后是经济转轨一代,80后是独生子女一代,那当今的儿童就是互联网一代。”调查人员说。

“独二代”的上网时长更非“独一代”儿时可比。调查显示,城市儿童平均每次或每天上网58分钟,学龄儿童周末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为两小时。

他们发现,儿童经常上网比例高达76.3%,且上网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4~6岁孩子中上网比例超过五成。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上网比例明显快速上升,13岁以上的孩子,上网比例高达93.2%。

“独二代”的上网时长更非“独一代”儿时可比。调查显示,城市儿童平均每次或每天上网58分钟,学龄儿童周末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为两小时。

调查结果显示,儿童上网最主要的目的是玩电子游戏,其次是聊天和查学习资料、看动漫、跟同学老师互动。作为衍生物,QQ空间、QQ游戏等也成为儿童的最爱。

发微博也渐成孩子们的新流行。据“艾索”统计,儿童拥有微博的比例超过两成半。

假期培训的无奈

31岁的张霖(化名)说,现在城市教育的高度竞争节奏,同时苦了家长和孩子。“那么多培训班不仅花钱,而且孩子往往也很抵触,经常赖着不想去上课。我们当妈妈的接送也疲惫不堪。”

她的孩子有一次苦着脸大喊:“妈妈,别放假了,假期比上学都累!”

“艾索”调查显示,有五成的儿童在暑假参加各类培训,有近四成儿童在寒假参加培训。

“与其让孩子在家里无所事事,看电视玩游戏,还不如学点才艺。”这是许多家长的想法。

张霖为自己6岁的孩子算了一笔暑期培训账:钢琴一对一课程:200×30=6000元;钢琴:13000元;一套5本带光盘的教材费:480元;零食等其他项目花费:500元;合计总花费达到19980元。

才艺培训是很多孩子暑假要面对的另一道“关”。舞蹈、跆拳道、游泳、声乐、主持艺术、乐器弹奏……这些都能找到培训班。

记者了解到,目前才艺培训的费用差别很大,启蒙级舞蹈课50元左右一节,“一对一”教学的乐器指导收费较高,基础课约为80~100元,名气较大的指导老师课时费高达200元以上。

在孩子们眼中的“培训地狱”里,英语、美术手工、舞蹈属于培训项目“第一集团”。

其中英语最突出,参与培训比例占总体受访者的45%,美术手工、舞蹈所占比例分别为三成左右。

奥数、作文、乐器、跆拳道处于第二阵营,所占群体比例在一到两成。

接下来,是表演主持、羽毛球乒乓球、轮滑滑板、课程辅导等,所占比例在5%~10%,属于第三阵营,然后是棋类、足球篮球、机器人科学等。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用上补习班吗?在学校学的不够吗?”记者问一位刚给孩子报了假期英语班的妈妈。

这位年轻妈妈摇了摇头:“但他们班的孩子几乎全都在假期补习,老师也倡导上补习班。我们不给小孩报班补习,再开学他就与同学有差距了!”

“我们并不想让孩子上课外班,孩子累,家长也累,耗时又费钱。可是不学,孩子的小升初就更没把握了。”家长钟先生如是说。

被调查儿童最近一段时间的最大梦想是考到自己理想的成绩。另有超过一成的孩子梦想“不用上学出去玩”。

“社会的竞争压力也投射到了小小的孩子身上,值得社会和‘独一代’父母们深思。”“艾索”公司研究人员说。

猜你喜欢
亲子比例幼儿园
人体比例知多少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