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视域下的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

2013-12-12 18:44:38王钰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孟德斯鸠决定论性格

王钰

孟德斯鸠是地理学派的创始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集大成者,在《法的精神》中,他指出法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人类的精神特点和内心情感。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之所以存在很大差异,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地理环境的作用,一个国家的气候、土壤,面积与其民族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都有联系,这些联系共同构成“法的精神”,对法律的制定产生决定性影响。那么,近距离解读“地理环境决定论”,它在新时代中,又被赋予怎样的意义呢?

一、关于“地理环境决定论”

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孟德斯鸠分别从法与气候性质的关系、法与土壤性质的关系来阐释地理环境的作用。孟德斯鸠特别强调气候的作用,用大篇幅论述了由于气候差异,导致的各民族的民族性格、感情、宗教、道德风尚和法律的差异,气候带来的冷热感受引起人们警惕度的变化,间接影响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形成;土壤条件同人民的性格和国家的政治制度也有密切关系,土地的贫瘠驱动人民开疆拓土,使人不敢懈怠,变得俭朴耐劳、骁勇善战,而肥沃的土地条件往往导致人民居安不思危,因富裕而软弱、怠惰,容易屈服,缺乏自由精神;疆界对政治制度会产生影响,“小国宜于共和政体,中等国家宜于君主治理,大国多实行专制制度,亚洲一些帝国,由于疆界辽阔为防止割据,只能实行专制制度,而欧洲,由于天然区域划分,成为实行法治,人民爱好自由并保持独立的前提”。

依据这些言论,孟德斯鸠被认为是不折不扣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者,然而笔者认为并不能据此认定其是真正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者。因为,孟德斯鸠所表达的由气候、土壤和疆界所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是针对法律的制定,并且也只是相对于历来忽视地理环境的作用而言,重新把地理因素置于与其他因素同等的地位,更非以地理条件来决定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将地理条件的作用作为人类发展的第一决定要素,最终只会导致宿命论。

二、中国与“地理环境决定论”

中国虽然没有首创“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概念,但对地理环境因素的考虑自古就有载,《管子·水地》记载:“地者,万物之原本,诸生之也,美、恶、贤、不肖、俊之所生也……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何以知其然也,夫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管子以水文和土壤作为人性美丑、巧愚、善恶的“根菀”。可见,自古以来,中国对地理环境在人文发展中的作用就足够重视。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模式也产生极大影响,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文明的起源与环境有着莫大的关联,文明的发祥地一般地处温带或亚热带,无论是气候、土壤还是水文生物都特别有利于文明的形成,中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所以古文明发源地就有中国在内,也因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国的文化特性温和、内向,是一种超验的世界观,国人偏于感性,形成的是伦理型社会。在中国,地势结构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式。以四川盆地为例,由于山川走向造成的向心地势结构,自然形成向心的凝聚力,成为文化交流和汇集融合的中心的自然基础。如若天然地势将地区分割,形成各自封闭的地域,就会很难形成统一的文化中心。

同样,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也因地理背景所成就。以大家耳熟能详的金庸人物作例,金庸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必定非常用心,人物饱满,个性鲜明,而在刻画人物性格和人生经历的时候,地理环境的作用相当显著。郭靖能够成为侠者,与其自小生长在草原的经历有关。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是我辈拟撰的,好似前人提出过“海洋性格”、“区域性格”等一样。由于各地的地域环境、人文和经济发展不同,人的性格、价值观以及整个人生都会出现较大差异。郭靖的童年,是在蒙古度过的。边疆淳朴直接的民风,形成了郭靖朴实、善良、宽广的性格特点。这以后,他随师父来到了中原,中原不如蒙古单一直接,环境致使中原人文环境大不同于蒙古。接受了汉人文化、武功教育、人文风情的他形成了新的价值观、为人处世方式与理念。从总体上来说,是蒙古的大漠生活塑造了他的基本品质,而中原生活则重塑了他的精神理念,就是这样的地理环境和生活背景的特别,成全了如此大漠英雄、中原侠客,所以虽然《射雕英雄传》其书大部分是在叙述一位侠之大者的养成史,但其实金庸先生对于地域养成性格这个方面塑造的笔墨也是很重的。

像这样,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对于女性人物形象的描绘,作家们都会注入许多类似“区域性格”的元素,尤以写南、北方女性的性格差异最为明显。古时候,北方女性长期在寒冷贫瘠的条件下生长,形成敢于抗争、敢爱敢恨、不甘于命运操作的性格特点,许多文学作品都已此为区分点。所以当三国中出现了生长于北方的(现河北境内)甄宓一人时,许多看官的眼光都被她所吸引。她的信命惜命,忧郁婉约像极了小桥流水间的仙子,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样一种北方女子却拥有南方女性特征的特例的出现,终会让人们在诗文中缅怀那一抹倾国倾城。而南方温暖潮湿,在许多文学作品中的南方女性形象都偏温柔软弱,善隐忍。所以当阿朱这位敢爱敢恨、古灵精怪又为爱献身,极具北方女性特征的女性出现的时候,连金庸先生自己都爱极了她,金庸先生用“眼珠灵动,自有一股动人气韵,双眸如星,容貌娇美俏丽,肤色白嫩,光滑晶莹,犹似粉妆玉琢一般,活色生香,娇俏可喜,集江南灵秀之气于一身,令人眼前一亮,笑靥如花,是天下少见的美貌女子”来形容她的气质外貌,却又将之付诸于犹如大海般的胸怀,希望用自己的爱化解仇恨,这样一位像长江穿过南方小镇的女孩,孰能不爱、不为之侧目。

三、现实意义与“地理环境决定论”

先不论地理环境是否成为立法的决定因素,是否是形成不同文化模式和影响人文的主要因素,在当下,值得注意的是,将地理因素放在一定的位置,足是在提醒人们自然与人类关系的问题,警醒人们有关生态价值观、可持续发展和生命共同体的共存共享问题。远古,人类只是自然的附属品,对自然有着虔诚的膜拜和敬畏。随着生产力发展,人们对“地理环境决定论”产生倨傲的心态,其逐渐丧失地位,地理环境决定论变为“地理或然论”。而今,人笃信人定能胜天,一方面,这是一种对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鼓舞,另一个层面,却需谨记,人胜天的背面是天也定能胜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自然以生态危机、资源危机、能源危机、人口和自然灾害等问题报复人类,严重阻碍人类发展。重新匡正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就是在警醒这个事实,要主动尊重地理环境、尊重自然,反对漠视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决定论或许有待考证,但其引申的生态价值观确实值得人们思考和采取行动。

四、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指向:自由的西方与专制的中国

在肯定地理环境决定论价值导向作用的同时,不妨深入挖掘一下,或许地理环境决定论背后也隐藏一些动机和指向。不同的气候、土壤、疆界环境形成民族不同的特性和情感,也导致社会形态和体制发展的迥异。温热地区的人怯懦、逆来顺受,尤其是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气候宜人的地理条件,适宜人类居住和繁衍,人们适应这种状态,安于各种既定的法则,保证当下,不愿多想,更不提争取。像中国古代这样封建专制的社会便是可分享的典型。古代本身生产力条件比较低下,自然和地理环境的决定作用便十分凸显。古代中国的人们休养生息的条件优越,不需要扩张和变化,反对斗争,因为不需要斗争,也因长期的安逸生活和封闭自守经不起斗争,所以古代中国可以筑起道道城墙,用专制封锁百姓,当然,人们也习惯这样的高压,相反,西方的整个性格都是扩张的,由于各种地理条件所囿,西方民族需要突破狭隘的发展圈地,也因为在贫瘠、不适宜的气候下生长,骨子里便形成抗争的精神,向往突破狭小的海洋空间,迈向大陆更广泛的维度,这样便形成了自由的民族特性。地理决定论似乎就是在指向这样一个事实:西方整体是向往自由民主的社会制度和氛围,而东方特别是中国则是安于强权专制的。“与其用心思指导自己的行为,倒不如被人奴役好受些”。“中国缺少自由主义的”,这样的说辞一直以来都是抨击中国的制度的所谓“例证”,所以对待“地理环境决定论”,要“一分为二”,看到它的导向意义和时代价值的同时,不要被别有用心的言论所利用和迷惑,利用地理环境决定论来标榜自由的西方,贬低所谓的中国“专制”。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3]管仲.管子[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4]李学智.地理环境与民族性格[J].历史教学,1994(3).

[5]张秀清.论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学说[J].前沿,2004(10).

[6]乐钢.地理想象与地缘政治:崛起与衰落的世界版图[J].国外社会科学,2010(6).

猜你喜欢
孟德斯鸠决定论性格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
猫的性格爪知道
孟德斯鸠与市民社会的概念
面向经典的法学研究·解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性格反转
对麦克卢汉“技术决定论”思想的再审视
新闻传播(2015年5期)2015-07-18 11:10:27
气象影响文艺:从结构决定论到文化生产论
阅江学刊(2015年5期)2015-06-22 11:05:22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中学生(2015年31期)2015-03-01 03:44:35
孟德斯鸠与中国
性格描绘词
海外英语(2013年1期)2013-08-27 09:36:04